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近闻,一亏损企业厂长大发怨气,历数信贷困难、资金紧张、市场疲软、产品积压等困难。由此,我想到四川泸州长江起重机厂。他们面对“硝烟弥漫”、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不发怨气,苦练底气。以“职工收益靠企业效益,企业效益靠职工努力”的“长起哲学”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引导职工两眼向内革新挖潜。自去年至今年6月份已实现双革四新834项。节约资金289万元,资金紧张得  相似文献   

2.
罗宇浩 《经理人》2004,(8):31-31
最近各大媒体关于德隆集团退守新疆的新闻闹得满天飞,尽管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来说,比这让人遗憾得多的事情也不少,但德隆的退守毕竟给笔者一些感叹,前两年一直备受推崇的“德隆模式”被称为是头脑智慧型,也一度成为某些中小型企业竞相学习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经营的好坏就如同一个人是否有钱,而管理的好坏就如同一个人是否健康。“经营”是财,“管理”是寿。一般来说,企业经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把业务做起来,通过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来服务于哪些市场、客户,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而出等等。而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企业界的心目中 ,重视小发明胜于获得“诺贝尔奖。”为了广泛倡导小发明 ,他们普遍开展被称为“一日一案”的国民运动 ,号召人们立足本岗位 ,每天提出一项革新提案 (又叫“岗位发明”)。松下电器公司就是依靠一个电源双插座和把蜡烛改为灯泡的自行车灯的发明 ,使一家只有5个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今天驰名世界的大公司的。70年代 ,三菱电机公司也是靠一种结构简单的电被褥烘干机使公司起死回生的。其实 ,我国企业界也有不少类似的事例 ,不少企业的小发明有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 ,只是近几年来这项工作被忽视了。其实 ,小发明大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 自“点子大王”何阳靠卖“点子”致富,企业靠何阳的点子,甩掉亏损的帽子,走出行将倒闭的困境,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后,点子就是财富,点子就是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些专家、学家纷纷下海,创力“点子”公司。于是,一夜之间“点子公司”、“头脑公司”纷纷挤身市场。有消息说,仅上海、北京就达2000多家,无怪乎有人惊叹“点子”成“金”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如何有效地做属下中  相似文献   

6.
政绩是一个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的外在体现,是衡量、评价一个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凭政绩用干部”,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目前考核干部政绩的标准、方法和手段还不够科学、不够系统、不够完善,给一些搞政绩浮夸的人提供了投机钻营的机会,因而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炒作政绩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夸大政绩、炒作政绩的人得到提拔重用,更是误导了一些干部,使他们滋生了“政绩靠炒”,“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领导干部热衷于政绩炒作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7.
<正> 从某种意义上讲,董事在我国企业界作为一种“头衔”出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对于这个“头衔”,不少人未必真正了解,更有甚者,一些董事也不甚“懂事”。有的人,你别看他的名片上这董事,那董事,“头衔”挂了一大串,可事实上却不一定“懂事”。 董事不“懂事”,往往很容易“坏事”,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董事,尤其是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中的董事,作  相似文献   

8.
<正> “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在临别之际向其取经挖宝的做法,必能促进公司的发展。 人之将“别”,其情也真。 “跳槽”者虽即将离去,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倘在此时企业召开一个隆重而简朴的欢送会、话别会,由企业主要领导参加,肯定“跳槽”者与本企业的业绩与贡献,欢迎他们为企业临别赠言,  相似文献   

9.
<正> 在激烈的经营活动中,不少经营者买卖艰难,财断源尽。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经营无方,屡入“误区”。经营者要在经营观念和经营谋略上避免掉入“误区”,必须念好六个“未必”经。 一、“薄利”未必能“多销” “薄利多销”是一种经营观念。也是一种经营谋略,一般而言,“薄利”往往能收到“多销”的效果。然而,现代经营活动中,也经常出现“廉价”商品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决定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很多,除了价格之外,还包括消费者的偏好与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要在价格上求廉,还要  相似文献   

10.
本刊 《经理人》2009,(7):32-37
经济低迷,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环境突变,企业经营环境恶劣,靠什么赢得竞争?《经理人》认为,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打造“巧实力”!的确,不单纯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硬实力”一靠规模、垄断地位和生产能力等推动和支配利益相关者;也不单纯是“软夹力”—靠受人尊敬的领导方式、同社会环境协调一致等实力来吸引和影响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文化人当中也有发了财的,但文化人发了财大都还保留着文化人的味道。财是大了气也不见得粗,温文尔雅,温良恭谦让,连胃疼了也是只吃温胃舒不吃养胃舒。也许是受传统的影响,发了财的文化人大都还信奉“家财不外露”这一套,好像文化人发财算不上是走正道,上不得大台面;或者是知道文化人还是穷的多,怕露了财有人登门商借,让自己为难;甚至有的是怕露了财引来劫匪上门,为一点钱弄得家破人亡也难说。不管怎样,“家财不外露”也说不上有什么不好,但有的文化人为了进一步发财的方便,还是不得不置办一些行头,比如手机或者小轿…  相似文献   

12.
肖舒楠 《决策探索》2010,(13):28-29
炒股、炒房、炒黄金、炒字画、炒外汇、炒期货、炒基金……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开始加入“炒钱族”行列。网上时不时出现的“找工作难不如去炒股”、“工作10年不如炒房一套”等言论,也在激发出更多年轻人“炒”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企业需要结合市场环境与自身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创新发展。“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不断推进业财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业业财融合水平。基于此,文章重点从“互联网+”与业财融合相关内容入手,简述企业业财融合面临的挑战,分析“互联网+”企业业财融合的信息特点及作用,最后提出“互联网+”下的企业业财融合实现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时刻记住,把‘人’拿掉,‘企’字就只剩‘止’了”,这是深圳威特电子公司总裁胡玉荣办公室墙上的一条横幅。此言独到精辟——光“止”字了企业还怎么发展? 据SSIC(中国社会调查事物所)的一次调查显示:五年来北京的电子行业,流出与流入的人才之比高达2:1。人才的流失,不仅仅是走了一个人,还带走了产品、技术、带走了客户,最终带走了市场。 所以,只有留住了人,企业才不会因失去“人”而“止”步不前。当今,我国企业对外要参与国际竞争;对内要调整结构,精简人员。可谓压力重重,不少国有企业举步  相似文献   

15.
<正> 时下,在全国一些大中型国营企业存在着公物私拿现象,有人曾将“以厂为家”曲解为“工厂就是我的家,家里缺啥厂里拿”,于是偷“公”“拣”料,也就理直气壮了。 就笔者所在地某食品厂质检负责人介绍:厂里每逢中秋节前月饼生产旺季,不少职工,特别是因人手不够招进的一批临时工,不少人偷拿月饼及其一些高档糖果饼干,有时一天要丢失几十盒,尽管厂里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仍屡禁不止。 一家纺织厂新调来一位厂长,决心挖潜堵漏,增加效益。一天,他召集全厂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6.
盘点人才     
任何企业的效益都是人创造的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北宋苏洵曰 :“为将之道 ,当先治心”。商界有言 ,“盘物先盘人 ,得财先得心” ,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 ,但归根结底是用人问题。有这样一件事 ,在一次工商界聚会中 ,几位老板谈起自己的经营心得 ,其中一位说 :“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 ,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 ,一个整天嫌这嫌那 ,专门吹毛求疵 ;一个杞人忧天 ,老是害怕工厂有事 ;还有一个经常摸鱼不上班 ,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另一位老板听后想了想说 :“既然这样 ,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 !”这三个人第二天到新公司报到 ,新…  相似文献   

17.
<正> “两费”是指企业管理费和营业外支出费,即新的财务制度所规定的企业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费用。新旧财务制度对这两项费用的划分内涵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内容总和是基本一致的,这是企业只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发生的费用。一个大中型企业每年要发生成千上亿元的“两费”,要靠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来承付。  相似文献   

18.
<正> “回扣”是指在商品交易中,卖方在收取的贷款内扣除一部分,回送给买方或其代理人,其实质是对销售利润的再分配。 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不少经营者据此大行其通,“回扣”已经成为某些企业或者个人化大公为小公,或者是化公为私的一种手段。从某种程度上看,“回扣”污染了商品交易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因为“回扣”的作用,一些名优商品往往竞争不过伪劣商品,广大消费者和诚实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 “回扣”究竟属于什么性质,拿回  相似文献   

19.
艳子 《经营管理者》2002,(10):41-41
<正> 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认为: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人心。要赢得别人的心,就必须拿自己的心去交换。因而集团始终将尊重员工视为企业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他们对员工的“赛马不相马”便是“换心”的体现。所谓“赛马不相马”,即员工的命运前程不是由领导“相”来左右的,而是凭真才实学,靠勤奋努力“赛”来决定。以此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在近几年先后兼并十多家亏损企业并使之全部扭亏为盈。靠的就是这一深得人心的“杀手锏”,以人为本,以心换心的经营理念。 无独有偶,都说“顾客是上帝”,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不少地方或企业正在以成为“世界加工场”的一员而备感自豪,认为这也不失为发展事业的一条捷径,因此只图安于现状。其实,优势会变成劣势而“蒸发”企业,最终导致经济脆弱,长期受制于人。所以,我们的企业不应以此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