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的农村劳动力省际迁移数据,结合新劳动力迁移经济理论,对logit模型进行了扩展,加入了农村信贷市场、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农业受灾比例和老年抚养比,考察它们对省际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信贷市场越不完善、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越高、农业受灾比例越大和老年人抚养比越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外迁的比例也就越大。因此,在中国农村金融和保险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农民分散农业风险和稳定家庭收入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从西部农村劳动力个体转移决策的角度,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Logit回归,研究可知,劳动力自身素质、外部客观条件和个体偏好是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西部农村家庭收入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决策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建立收入敏感指数、家庭经济压力指数、个人能力指数和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指数及其阀值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进行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存在76.93%的非理性转移,未转移劳动力中存在64.3%的未转移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马捷 《统计与决策》2005,(11):51-52
劳动力流动不仅是其个人的行为,对整个家庭的未来收益都会有影响,本文从农户家庭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力流动视同投资决策行为,则应该存在一个触发劳动力流动的城乡收入差(目的地收入与出发地的收入差),使其在平衡预期收益和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迁移空间距离的变化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迁移空问距离是劳动力在本省内和省外迁移距离,其特征包括劳动力来源地和目的地的分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性不断增强.根据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 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的空间距离变化以及农村劳动力省际迁移来源地和目的地变化及特征.  相似文献   

5.
给出一种以神经网络为工具,完全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各迁移因素静态弹性的方法。此方法可以通过有限的数据挖掘迁移因素的内部特征,区别于常见的统计分析和回归方法,定量的计算结果弥补了常规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推拉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决策.文章在对模型进行改造后,增加了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心理因素和自身能力因素,通过分析得知,除传统的城市和农村的推力、拉力对其回流决策有重要影响外,这种心理因素和自身能力因素对其回流决策的作出也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顺 《统计与决策》2007,(2):106-108
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本文以代表性家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家庭基于区域风险及其相关性影响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根据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力迁移流动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的基本情况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资料推算,1 995年1 1月~2 0 0 0年1 0月,我国常住地发生变化(跨乡、镇、街道迁移流动)的人口(以下简称“流动人口”)为1 371 4万人,其中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内流动的人口1 0 0 1 4万人,跨省流动的人口370 0万人。在全部流动人口中,1 5岁及以上的就业人口(以下简称“流动就业人口”)为8341万人,其中省内5 5 2 4万人,跨省2 81 7万人(有关数据详见表1 )。表1流动人口状况单位:万人,%推算总体数据占合计的比例合计省内流动跨省流动省内流动跨省流动流动…  相似文献   

9.
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盛来运 《统计研究》2005,22(8):72-2
一、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迁移理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可能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他指出:比较经济利益的存在,会促使社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但瑞文斯汀(Ravenstein)是最早从人口学的角度全面研究了人口迁移原因,并利用大量的数据总结出那个时代的“人口迁移规律”。瑞文斯汀提出了人口迁移的六个原则:一是有关人口迁移与距离,人们能迁移到他力所能及的地方;二是有关迁移的时间,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三是人口迁移总会遇到不同的阻碍;四是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容易迁移;五是女…  相似文献   

10.
以五年窗口期的盈余标准差衡量公司的经营风险,运用2001~2005年集团控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集团化经营模式下成员企业公司风险的分散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集团成员企业较独立经营企业面临的公司风险较低,集团内部资本配置与成员企业盈余波动关系不明显,但两权偏离发生时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可能异化为资金转移隧道,增加成员企业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风险决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早在两百多年前,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 damSm ith)就已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他认为经济个体是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此后,“理性人假设”就一直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前提假设之一。这一假设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具有严格的数理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宋健 《山东统计》2005,(3):19-20
解决并妥善安置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这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威海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矛盾依然存在.剩余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应十分关注这个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农村劳动力流动这一问题从制度上、观念上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进而讨论了影响流动人口的因素、流动人口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人口流动的对策及相关政策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时间序列以及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基本特点,并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1998年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生产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呈不断增大态势,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非农行业劳动力回流农业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本文拟通过分析西青区劳动力就业状况,进一步探讨如何根据地区实际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返回的比重逐年降低,而且转移劳动力仍以男性、轻壮劳动力为主。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返回的比重逐年降低,由1997年的2.9%下降为2004年的2.2%,如果扣除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部分,返回劳动力的比重则更低。返回的比例降低,说明转移劳动力的目的性增强,稳定性提高。从转移劳动力的性别来看,在地域性流动中,男性人口是地域流动的主流。在2004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所占比重达65.8%。从流动人口的年龄来看,轻壮年劳动力是生力军。18岁以下的比重为3.5%,18-40岁的比重为72.1%,40岁以上的比重为24.4%。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从人口迁入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省内迁移与跨省迁移进行聚类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迁入省的经济特征与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进行假设,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与迁入省的非农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对外依存度、城镇失业率、区域总人口和文盲率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目标的风险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目标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决策者目标的不同类型及对应的目标效用函数,并针对决策者目标不同以及决策方案属性值为随机变量的风险型群决策问题,提出基于目标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群体偏好集结方法.首先,该方法将属性的随机性、目标的随机性及决策者目标的满足程度转化为目标期望效用函数;其次,按期望效用类似的线性集结方式进行个体偏好的集结;最后,根据群体目标期望效用值形成方案排序.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进行二元Logistic模型检验,发现女性、已婚、群众、转移时间长、目前工作状况不好,以及能对未来家庭生活有所改善等因素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对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推行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出乡镇从业的劳动力总数已达1.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6%,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6%,广泛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