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通过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颜庆荣 《天府新论》2005,(Z1):323-324
地理空间想象与图像运用能力是地理学科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也是地理教学中需要重点突破的一个难点所在.在实际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图像运用能力却较差.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成了提高学生地理的兴趣和能力的"瓶颈".地理空间想象与图像运用能力的培养可分以下步骤进行一是运用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空间的感性知识;二是利用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地理想象能力;三是通过图像应用,提高空间想象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出现一些阅读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妨碍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排除阅读心理障碍要靠老师的正确引导,可以通过巧设疑问、鼓励创新、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等多种办法,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赵维贞 《阴山学刊》2001,14(4):77-79
从阅读课的特点出发,加强审美教育,使二者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实施审美教育的活动轨迹为整体诵读,感知美;咀嚼语言,品味美;创设情境,体验美;展开想象,再造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物理学的"场"理论引用到德育领域,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研究情境德育场的含义和构成因素,阐明情境德育场对德育效果的影响作用,阐述了情境德育场的实践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情境教学,还应利用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和挖掘大自然中的各种情境资源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情境德育场内的各种德育情境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最终统一于情境德育场.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态度看来,感知与想象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一态度不能区分微弱的感知与想象之间以及生动的想象与感知之间的不同.胡塞尔从时间现象学出发做出了一个奇特的发现:想象一方面通过其在前摄、原印象和滞留中的作用构造了当下在场和现实世界从而与感知难分难解,另一方面,想象自身所构建的想象世界却被排斥在现实世界之外从而迥异于感知.胡塞尔制作了"时间相位"概念来破除想象行为的效应困境,尽管他"本该"使用"先验想象"或"先验想象力"这一现成的传统术语.  相似文献   

7.
李敏 《南方论刊》2005,(9):60-60
情境教学是以“情”为中介的教学新模式。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使学生获得对事物本质和相互关系的认识,巧妙地把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与学等有机结合;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感情与理智投入到创造性学习中去,笔者想谈谈情境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尝试。一、电化辅助,再现情境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图景,运用包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启发联想,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渲染,让学生目驰神往,观此思彼,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设计一系列小问题,运用储存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在头脑中重现。《荷塘月色》是情景交融的散文典…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4,(8):253-25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由于受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运用体验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因其教学方式多样化,从传统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激发学生的内需出发,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该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可采用创设场景,思考辩论体验法;经典回放,情境再现体验法;追寻典范,感悟人生体验法;典型案例,身临其境体验法以及模拟演练,亲身感受体验法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社会空间与艺术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多元化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种日益加深、复杂多变的"边缘-主流"的两极化"异位"状态;商业机会主义日益成为威胁艺术内在活力的敌人.面对当代艺术,必须以广阔的多重视角审视其存在状况与功能,以加深对当代艺术情境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贞 《南方论刊》2003,(6):51-52
初中一年级数学新教材摒弃以往较为僵硬的教学方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本文试列举教材中几个情境教学例子,欣赏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性思维,是指联想、想象、求异等思维活动.学生的整个作文过程,始终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即离不开发散性的思维.所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辅助的英语口语考试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为基础、以交际能力模式为考试目标,将测试内容、角色和场景高度融合后的一种“仿真”评价组织形式。计算机辅助高考英语口语考试题型的设计应遵循真实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等原则,采用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口头作文等形式。计算机辅助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中交际能力要通过测试任务和测试情景来实现。在三种典型情境中,模仿朗读情境构建语言能力;角色扮演情境构建语言能力、语用能力、策略能力和流利度;口头作文情境构建语言能力、语篇能力、流利度、语用能力、策略能力。  相似文献   

13.
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生活,存在一种"单向度化"的趋势,即将人的愿望和诉求扁平化。同时,考虑到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输出他们自己的"自由民主政治生活"的范式,这种"单向度化"同时还意味着其他国家在有关政治生活的想象方面被一种单一的模式给规制,从而没有办法和能力去意识到并主动地打破这种范式的规制。这种被意识形态化的"政治生活"输出,倘若换一个角度来看,会成为我们创新的一个起点。比如,"情理"这一概念本身包含了在地化和生活情境具体化的诉求,从而为我们在规范层面上进行政治生活的想象和创造开放出多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公路工程制图"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存在着"理解难,想象难"等问题,本文对五年制高职道桥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学情现状,通过研究完善教学内容,将"公路工程制图"课程划分为基础理论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分为多个子模块,加强专业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5.
贾佳 《南方论刊》2010,(10):96-9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鉴赏更是获取其美妙绝伦之所在的艺术。本文通过加强音乐学习中的"听觉感知"、引导培养"音乐的耳朵"、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感受与鉴赏教学以音乐为本,以听赏为主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聆听和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佳蔚 《天府新论》2004,(Z2):234-235
在山水旅游中游人通过观山看水体验山水"物境"的自然之美,因其身处其境,情景交融,由此产生"情境".实现情感与理性的超越是山水旅游追求的"游"的最高境界.从"迁想妙得"中调整物我得关系,通过想象去创造,去获得人与物之间的精神交流,物我两忘,由心灵自然与外在自然的浑契无间体现人之心灵的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自然科学的根本途径,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指出物理教学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实验为中心。创设物理环境,做好演示实验,使每个学生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8.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引入情境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基本做法是问题创设情境,角色扮演体验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在情境创设中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要符合思想性、时代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多媒体音乐教学的感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音乐教学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倡导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音乐审美情境创设为手段,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多媒体音乐教学超大容量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提供了鲜明的感知形象,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注意、知觉、记忆、想象等心理学效应。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主义"图像表象"的身体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通过直觉、灵感、想象等创造出与现代都市生活在本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的象征图像,这种图像表象是一种身体的活动,是对世界上生活-身体(lived-body)存在方式的一种表达.从身体维度来审视现代主义"图像表象",不仅可以揭橥这种图像表象活动是一种由艺术家亲历参与的图像意识行为,从而把握现代主义艺术"意义"发生的深层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明了现代主义为何把艺术表现的"情境性"、"事件性"推到极端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