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夷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发祥于山东半岛,与当时的中原华夏族、南方苗蛮族鼎足而立.东夷族曾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化,后来在夏、商王朝的镇压下人口锐减、文化退步.西周初期东夷文化并入了齐文化而再度辉煌.齐文化作为我国先秦文化的主流又引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进步.本文即探讨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2.
关于东夷文化,自西周以来.有一个“落后论”的传统观念.这个传统观念.一直流传了长达三千年之久.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山东城子崖和两城镇龙山文化的发现.才引起人们对“落后沦”传统观念的怀疑.五十年代末.泰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引起学术界对东夷文化的极大关注.此后不久,山东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这一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的确立,完全证明了东夷文化是东夷族独立创造的、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具有独立系统、独具风格特点的灿烂文化.东夷人的史前文化并不比中原同期文化落后.且在某些方面具有领先的地位.光辉灿烂的东夷文化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3.
图腾、图腾神话与古代符瑞——中国古代图腾文化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图腾崇拜作为一种原始社会的组织制度在步入阶级社会后逐渐消失了,但是它的信仰方式却以另一种历史的变态———符瑞信仰长久地保留了下来。符瑞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征兆信仰方式,它与图腾崇拜之间至少有两点关键性的联系:一、符瑞的物象有很多来自上古先民崇拜的图腾物;二、与前一点相联系的是,符瑞与图腾神话之间的关系亦十分密切。通过考察具有图腾崇拜背景的符瑞,亦可略窥中国古代多元文明相互融合为一的这一伟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5.
大学的各类专业的系统教育活动说到底就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过程;殊不知,传播文化知识的场所的主体与客体及环境急需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起源、理念、结构、规律进行证成和梳理;以此解决各类大学教育创新动力不足、思辨性元素匮乏递减、知识结构层次相互阻隔、机制体制抑制重叠的桎梏性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东夷文化是古代山东土著居民东夷人辛勤劳动创造的土著文化,它与中原文化不同,独具特色,又与中原文化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源流.到殷商时期,中原文化吸收了东夷文化发达起来,反转来给东夷文化以巨大影响.到汉代东夷文化逐渐融合于汉文化的分支齐鲁文化之中.东夷氏族鼎盛时足迹遍及辽东半岛、苏北、淮北、陕西、河南、山东半岛广大地区,在其被融合的过程中,胶东是这一种独具特色的土著文化的最后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黄帝神话传说与东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蚩大战,并非仅是黄帝族与蚩尤族之战,乃是炎黄联盟与整个东夷族之间的大战,即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大碰撞大冲突。东夷族虽以兵败告终,但东夷族中有相当多的氏族后来归附、混同、融合于黄帝族中,两种风格殊异的文化亦随之大交流大融合,故而黄帝神话传说中便呈现出诸多东夷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东夷海洋文化及其走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 ,东夷文化具有着厚重的海洋文化性质。首先 ,东夷人靠海用海 ,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生活来源 ,不仅大量食用 ,而且将贝等海物作为装饰品、货币以及铲、锄等工具。其次 ,东夷人的航海活动开拓了东北亚海上交往越渤海 ,抵辽东、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传统航线。同时 ,靠海用海和屡涉风涛 ,东夷人产生了人面鸟身的海神信仰和鸟与太阳通体崇拜的信仰习俗。然而 ,海洋文化发达的东夷部族与创造了南方海洋文化的百越部族相比 ,更早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随着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东夷海洋文化便在大陆型主体文化的笼罩和辐射之下 ,开始居于从属与边缘地位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法,通过对有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搜析,从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三方面对我国古代东方南北两支文化系统——吴越文化和东夷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出它们之间在物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信仰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互有异同。本文最后指出:华夏文化通过多渠道播散到四周,当然包括播及到吴越和东夷地区;同时,吴越文化和东夷文化又影响和丰富了华夏文化,因而,从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中能追寻到吴越、东夷文化因素的根苗。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上古时期的东方古老部落,东夷和东夷文化一直以来吸引着很多学者的目光,研究成果颇多.目前学者大都认同,东夷主要分布在今山东东部、江苏北部和河北南部,因其族系多,又泛称九夷,其创造的东夷文化是华夏文明起源中重要的一元,在考古上表现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  相似文献   

11.
转形期的图腾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意识形态是一定物质基础的产物,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意识形态的转换。然而一切进化现象的变革,不是截然的生与灭,旧阶段的残留物,常为构成新阶段的必要原素。例如原始社会的图腾制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在氏族制确立之后,  相似文献   

12.
浅论阿尔泰语系民族鹿鸟图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信仰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最早的原始信仰。鹿、鸟崇拜是在我国北方先民和阿尔泰语系民族中广泛存在过的原生型信仰形态。鹿、鸟二兽也是阿尔泰语系萨满教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神偶和标志。纵观考古学、民族学、历史文献学资料,古今阿尔泰语系诸族的鹿、鸟崇拜具有较多的图腾信仰典型特征,如图腾祖先、图腾徽记、图腾牺牲、图腾禁忌、图腾艺术等。但是,由于地域和族群的不同,鹿、鸟崇拜在阿尔泰语系诸族中的表现不尽相同,显示出一定的地区、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3.
楚墓出土的“虎座鹿角鸟”,在考古发掘报告中称“虎座飞鸟”或“虎座立凤”。它由水制的卧虎、展翅欲飞的立鸟和真实的鹿角以榫卯结构的方式合成。它是楚国出土器物中最能调动人们视觉快感的随葬品,也是古代中国乃至古代东方典型的造型艺术品。如果将东西方艺术分为石造型和木造型两大类别并加以比较,那么二者的差异就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4.
畲族图腾文化重构在当代引发重大争议,现状如下:第一,认同"盘瓠崇拜"是畲族唯一图腾崇拜;第二,批判"盘瓠崇拜",回避和淡化对图腾崇拜问题的讨论;第三,承认"盘瓠"和"凤凰"的双图腾崇拜,认为当代应主推"凤凰崇拜";第四,无"盘瓠崇拜"或"凤凰崇拜"的争论与困扰,直接重构"凤凰崇拜"。考察畲族图腾文化重构的现状与趋势,得出如下启示:第一,族群图腾文化重构从未停止,在当代有加速之势;第二,群体创伤记忆对族群图腾文化重构影响深远;第三,图腾文化对族群认同的决定性作用正在改变。  相似文献   

15.
河洛文化的滥觞开启了河洛文化的历史。从考古所发掘的材料可以看出,河洛地区的社会进步与生产工具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到了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生产工具的进步,大大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文献材料来看,伏羲氏时代社会发展相对缓慢,而进入五帝时期,河洛地区政权建设和文化的发展,最终引导河洛文化走向新的历史阶段。考古资料和文献学视野下的河洛文化内涵相互印证,表明河洛文化是中国境内最先发育成熟的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畲族图腾文化,对于研究畲族的社会生活、图腾遗俗、氏族起源、民族关系及其演变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此略陈管见。 畲族的盘瓠图腾 始于原始社会至今仍在畲族社会中广泛流传的盘瓠神话传说,以及与此相联带的祭祀始祖盘瓠的图腾礼仪、图腾标志、图腾文艺、图腾禁忌等典型地反映了畲族图腾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女书”字符中的崇鸟意识与古越人鸟图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女书”字符构成中蕴含的造字者的崇鸟意识和我国东南地区古越人的鸟图腾文化。作者认为,揭示这一关系,可以为考究中国“女书”文字的历史渊源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原生态文化摭谈——兼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文化的一种初始的、质朴的、更贴近艺术源头的状态。原生态文化具有质朴、少加工、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等特点。目前当下原生态文化广受欢迎,既有其社会历史原因,也与人们文化观念的变化和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关。现代社会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手段,亦为原生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原生态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以及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对人类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但其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失。对原生态文化,我们应充分认识其价值,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挖掘、保护和发展,这项事业意义重大,也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9.
一 横亘于内蒙古高原上的阴山和蜿蜒东去的西拉木伦河,是我国北部原始文化的摇篮。那里发现了大量岩画——凝定于岩石之上的历代的不同族属的文化遗存,再现了先民们往昔游牧、狩猎、祭天、祀祖的种种生活场景。 那些神秘莫测,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的人面像岩画令人格外注意。 人面像艺术是出现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从美术史上来看,它是大致产生于新石器时期至青铜时代之间。几乎具有世界性。除陶器和青铜器上的人面像之外,大量的人面像更多见于原始的岩画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巴、蛮二族图腾文化 (图腾物、氏族名、姓氏等 )的比较 ,同时运用汉藏语的演变规律加以论证 ,从而得出了巴蛮同源、巴族源于蛮族的结论。文中 ,还对畲、、傣等族源于蛮族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