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系统理论(DST)关注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过程。如何描述和研究这一多变量共同作用的变化过程一直是该理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动态系统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内部自变异的研究上。动态系统理论着重研究内部自变异过程的原因以及如何研究这一变异过程的方法。语言自变异发展过程对于语言教学有启示,当然动态系统理论在内部自变异这一研究问题上也存在不足,有待于更深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自发式批评话语畅销,并以日常流行语言的方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时下语言中成为最时髦的话语。它实质上是一种话语的失控,这种话语的失控状态,一方面是对文学理论、文学观念的热切关注,另一方面却是对传统话语的漠视。自发式话语批评表现为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反传统,一是反潮流。  相似文献   

3.
根据竺可桢同志《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文.它向人们准确地传播了有关物候学的知识,唤起人们对于物候学研究的兴趣,激发人们热爱科学的感情.同时,它象散文一样清新、流畅、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我就《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语言特色,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诗意也有赖于语言的优美动人。深刻的思想,独到的感悟,优美的意境,都要依赖语言来传达。梁衡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其散文语言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具有美的多方面的质素。梁衡散文的语言美在《秋思》中主要体现为语言的整齐美、精炼传神美和华丽美。  相似文献   

5.
陆抗说:“宣物莫大于言。”这是对语言功能的高度概括。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是社会的重要交际工具。艺术地运用语言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民族的语言以丰富优美著称于世。语用的艺术十分讲究结构的完整与和谐,十分讲究形式的优美与变化,十分讲究语境的机制及神韵,情感和动作的配合。因此,我们研究语言艺术,不光是研究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果完善优美,而且还要注意对话双方在心灵上善美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语言界,日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它的美,不仅表现在和声悦耳的发音方面,还表现在为数众多的细腻丰富的优美词汇。常言道:语言产生于社会。什么样的社会产生日语这么优美的语言呢·如果对日本这个国家一无所知,也就不能体会这种语言的优美。因此,作为外语工作者,要想深层次掌握所从事的该国的语言,就必须了解这些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即日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日本人的心理、审美倾向等。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聆听了一节语文示范课。作课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学素养。她那优美的教学语言、亲切的教学姿态,从步入课堂的那一刻即把我深深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8.
享有“语言大师”盛名的老舍,一生写了七十多部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还始终保持我的‘俗’与‘白’.”作者就是使用这样的语言,犹如丹青妙手,一笔一划地为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幅幅清新优美的景物画.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英语新闻标题中被频繁使用。读者根据主题自洽原则,正确解读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意义,才能正确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金庸是一个难得的自觉追求个人语言风格的通俗小说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铸造了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物我一体”的优美意境。对电影艺术的借鉴,又使得金庸小说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画面感。金庸小说常常通过人物的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特点、语言的内容及说话的方式等等不同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一种幽默、风趣,又不乏讽刺、批评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1.
叶君健用英语创作了小说The Mountain Village,后将其自译为汉语《山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进行改动或加工,基本保留了原作的本来面目,导致译作不管是在语言风格上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给国内读者留下了一种“陌生化”的印象。这一方面是译者坚持自己翻译原则的体现,即,第一,译者没有权利也不应该随意删节和改动原文;第二,翻译作品应该保留一些“洋味”;第三,翻译应为语言的进步服务。另一方面也是译者精通多种语言,从而使母语和外语之间产生联系和影响的结果。这种陌生化的译文为读者展现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具有特殊韵味。同时,作为文学翻译,他的这种自译方式对自译方法的选择和翻译语言的表达形式,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互联网体系相连之后,一种诠释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事实本身的新闻路径。在自媒体平台上,公众使用自媒体语言表征主要体现在平民化与个性化的彰显,传播的交互性与失信性,参与主体的良莠不齐等表征。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要加强自媒体与词媒体传播的网络监控,加强互联网设计的页面更新,创新自媒体媒介使用的准入和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3.
弗雷格在创立现代逻辑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函数的说明。他认为,函数是不饱和的、需要补充的;当自变元补充函数时,就形成完整的整体。根据自变元的类型,函数可以分为第一层函数和第二层函数。函数-自变元理论是概念与对象分析的基础,是弗雷格构造现代逻辑系统的理论前提和关键方法。第一层函数和第二层函数是区分一阶概念和二阶概念的基础,弗雷格由此构造了量词理论,从而创立了现代逻辑。同时,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基本方法是逻辑分析,弗雷格的函数-自变元理论是逻辑分析的理论基点,对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运用语言描述生活,抒发情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因此作文课上教师们往往注重语言的训练,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但是却忽略了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一篇好的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感受,缺少精神内涵,这篇文章将会成为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刚踏入高等教育学这一学术殿堂的新人,我非常幸运地拜读了田建国教授的《现代大学新理念》。全书逻辑严谨,内容丰厚,词句优美,文字激扬,让我着实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和思想的深邃。《现代大学新理念》不仅抓住了理论研究的焦点和难点,也紧紧扣住了教育实践的时代脉搏,显示出  相似文献   

16.
《史记》在语言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史记》在语言方面取得的成就标志着我国语言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史记》的语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者叙述性的语言,一类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从数量上讲,作者叙述性的语言占较大的比重,是作品的主体。人物的语言虽然不如作者叙述性语言的数量大,但在《史记》中也占有一个不小的比例。它在突现人物性格,表达作者观点,表现作品主题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史记》比喻成一幅质地优美,构图精湛的绵绣,那么,作者叙述性的语言便是这幅绵绣优美的质地,而人物的语言则是这幅  相似文献   

17.
佛教的口业观念中,“绮语”是修行所忌的严重罪业,自南朝始文人就常依此自忏语言之过;“净”是佛教重要的道德目标和审美理想,文章首次提出并讨论了“净”作为美学文论范畴的相关问题。“净”作为佛教思想影响下文人语言的标尺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与“绮语”概念一起影响并约束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观念,构成了对绮靡虚丽文风的反动。  相似文献   

18.
格雷林悖论是由德国逻辑学家格雷林提出的一个语义悖论,属于自指悖论的一种。本文详细解说该悖论的语言定义规则,说明产生格雷林悖论的矛盾根源在于语义不详,概念不明以及违反定义规则,抛除了这些因素,则格雷林悖论再无悖论可言。  相似文献   

19.
自省能力是人类区另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性质之一,也是哲学思考得以可能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具有自省能力的主体如何推理进行形式刻画,这样刻画的逻辑我们称为自认知逻辑。文中我们给出了简明直观的自认知逻辑系统,包括它的语言、语义、扩张以及可靠性、完全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的自明性不是对象自身的自在显明,而是相对于一个主体的直接被给与。自明显现的直观对象不仅有纯粹的经验材料,还内在的包含了主体的先验认知形式,因而胡塞尔的自明性主要是逻辑的和谓述的自明性。作为知识的绝对起点和终极标准的自明性是一种先验的自明性,而一旦这种静态自明性被引入时间和辩证法,就会被转变为解释学的文化生成意义上的相对自明性,作为哲学起点和终点的绝对自明性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