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1000万留守儿童状况堪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统计局调查发现,父母双亲或一人外出务工的农村孩子中,厌学、孤僻、滋事及人身受侵者相对较多。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中由于父母双亲或一人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儿童数量也越来越大,成为一支数量不小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国家统计局估计,目前全国约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而且种种迹象表明,“留守儿童”数量还大有逐年增加之势。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组织河南省城调  相似文献   

2.
寨下村位于赣西。根据调查与寨下小学提供的资料,寨下村父母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54人,占到全寨下小学生人数的35.2%。另外父亲外出打工的有23人,占小学人数的15%。我们发现寨下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世强  李鹤 《社会福利》2011,(12):32-32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群体的关注逐渐增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不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称为"留守儿童";另一类跟随着进城打工的父母,称为"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4.
2004年的一个冬天,天气寒冷,笔者在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中心小学见到:中午快放学时,很多老太太、老爷爷提着一个饭盒在校门口等候。放学铃响后,他们蜂拥进低年级教室,把饭盒递给自己的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这些学生吃完饭,他们又把饭盒带回去。该校校长告诉笔者,这些学生是“留守儿童”,主要是由爷爷奶奶看护,或由外公外婆看管,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们与父母的联系主要靠电话。这些由爷爷奶奶送饭送菜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新宁县白沙镇推行了“代管家长”制,即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教师代为其家长,从学习到生活实行全程负责。此举系基层义务教育领域的重大制度创造,是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敏 《社会工作》2011,(10):54-57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在社会转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剧过程中产生的。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核心。而家庭教育又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外出打工父母这个责任主体以增强其教育能力,同时积极争取社区、学校、社会、政府多方资源和力量以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而这也将促进社会工作走进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在社会转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剧过程中产生的.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核心.而家庭教育又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外出打工父母这个责任主体以增强其教育能力,同时积极争取社区、学校、社会、政府多方资源和力量以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而这也将促进社会工作走进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家庭亲子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农村人口进域务工潮流的兴起,在中国农村出现了数量非常庞大的特殊家庭:留守妇女家庭。所谓留守妇女,是指由于丈夫长期(通常在半年以上)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被称为“留守妇女”。  相似文献   

9.
近日,微山县开展了“手牵手、心连心”爱心妈妈与孤困儿童帮扶结对活动。在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募了150名有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爱心妈妈”,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方式与孤儿、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  相似文献   

10.
厉飞飞  陆芳 《社科纵横》2014,(4):166-168
本文以苏北地区43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探讨235名留守儿童幸福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分析是否住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已占到学龄儿童的一半。(2)苏北地区初中学龄留守儿童总体幸福感高于常模水平,是否住校对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需要多举措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2日一大早,江西省定南县鹅公镇李僻化老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做好饭菜,叫醒由他照看的7个孩子准备上学。据了解,定南县有600多名小学生是留守儿童。为能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该县通过像李僻化这种家庭寄宿的形式,共委托了100多个“代理家长”,照管留守孩子。这些“代理家长”大多曾经是民办教师,有的有10多年教学经历。学校与“代理家长”签订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民,社会进程的重要载体、他们将都市与乡村连通,促进城乡社会共同走上社会演进的快车疲乏、在波澜壮阔的“民工潮”风起去涌之时,农民“回流”正日益壮大、它正在成为中国社会跨世纪的伟大抉择。“回流”现象诞生于90年代初,是在第一批出外打工的“先锋民工”身上出现的。6年来,“回流”渐成气候。浙江台州东塍镇现在外出打工者不到1000入,反而吸引外地前来打工者800O入。山东省青州市目前有2万多名离家离土的农村劳力返乡。湖南省冷水滩市目前有3万打工仔(妹)回乡求发展。江西省于都县目前有3200多打工仔(妹)回流。目前一…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主题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素质、人身安全等,但留守儿童问题是复杂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还将继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被“制造出来”。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外出打工问题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当前,日益汹涌的“民工潮”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比较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笔者近几个月来长期深入乡村、农户参与了对四川省某县6332个农户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的专题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和走访座谈,笔者对当前农民外出打工的现状、问题、对策等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调查中笔者还惊奇地发现,目前理论界普遍将外出民工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提法其实是很不确切的:因为当前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把外出打工挣钱作为首选职业,绝大多数外出打工者并不是…  相似文献   

15.
中日农村农民外出打工对比分析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周维宏农民离开本地农村,外出从事雇佣劳动,从封建时代就已经产生,它的原形大概是封建劳役。中文有“打工”一词,日语则写作“出稼”。农民外出做工历史久远,今日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限制和...  相似文献   

16.
汪建华  黄斌欢 《社会》2014,34(5):88-104
本文批评了“农民工”和“留守儿童”两种研究问题意识割裂的现状。通过对 “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试图在两种问题之间建立系统性的关联。研究发现,有留守经历的新工人相比其同辈群体更频繁地转换工作。对工种性质进行进一步划分后的统计模型表明,体力工种相对非体力工种、非熟练工种相对熟练/半熟练工种,有留守经历的新工人相比其同辈群体,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流动性。这说明有留守经历的工人更难适应世界工厂高强度、异化的劳动方式。父母外出打工造成亲子分离,儿童家庭责任感淡薄,但也带来更优越的经济条件和更少的务农经历,由此共同导致了有留守经历的工人频繁的工作流动。留守经历是“拆分型农民工生产体制”的产物,但某种程度上它又加剧了这一体制持续运行所面临的困境。逐步赋予工人公民权,修复家庭生活,是解决系统性危机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的留守儿童呈现出明显的规模扩大化和低龄化。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来自于父母的陪伴、关爱以及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道德品质危机,经常出现任性、自私、说谎、冷漠、暴力等,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论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切入点,对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立德树人教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面深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逐步开展有针对性、覆盖广的关爱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从今年9月开始,湖南省衡山县全面启动了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建设。数据统计对象为衡山县农村0—18周岁、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儿童。据悉,该县将在2015年1月31日前,建成数据覆盖率100%、录入准确率达到95%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在日前召开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会议上,衡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育全在讲话  相似文献   

19.
正江西省宜丰县现有近4000名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或由祖父母照管,或被寄养,甚至单独生活。由于年龄、文化水平等种种条件限制,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存在"不想管、不会管、不善管、不敢管"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宜丰县把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创新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建立关爱档案。通过进村入户,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摸底调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两会召开之前,国务院出台了一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意见,要求外出务工人员尽量携带子女共同生活,对此有不少网友附和表示农民工抛下孩子外出不配做父母。然而事实是他们并非不愿意带上孩子,而是城市将孩子挡在了门外。根据统计局数字,2014年中国有1.68亿外出农民工,其中只有3500万幸运者得以举家搬到城市,剩下的1.3亿打工者不得不接受与家人孩子分隔两地的现状。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中已经有六成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