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盗罪及其在我国国内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盗行为已经是国际刑法中一种比较严重的犯罪,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内刑法中尚没有对海盗罪的规定。从战略的意义出发,我们很有必要对海盗罪的罪名进行规定,这样不仅有利于打击海盗行为,而且也有利于对我国国家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多国派亚丁湾护航编队阻止海盗活动而绩效不佳,重要原因是:既没有受理海盗案件的国际特别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院亦不受理海盗案件;我国《刑法》没规定海盗犯罪,对海盗国际犯罪的司法管辖权难能实现。我国的刑事司法管辖权制度面对东海、南海,经由马六甲海峡跨印度洋水域的海盗、毒品、走私、恐怖活动等国际犯罪、跨国犯罪,凸显适应性疲弱。在国际法场合,就跨国犯罪/国际犯罪案件行使刑事管辖权,具有彰显国家主权、海洋权益的“证据保全”的重要意义。且应对日本、南海周边挑起海权争端国家“依法维权”情势,当适时修改我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相衔接;促进联合国反海盗国际特别刑事法庭建设;推动国际刑事法院改革,建立惩治国际犯罪长效机制等举措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亚国家效仿世界各国的恐怖危机处理模式,形成了体系完整、及时高效的刑法、反恐法和单行法并举的反恐法律网络。在国家宪法、刑法和宗教法中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规定了危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各种行为、非法宗教活动及其表现形式和禁止方式,在国家实体法律中构造了反恐法律的体系。鉴于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危害,中亚国家以独立立法形式颁布了专门的反恐法律,从实体和程序上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罚的有关问题。反恐法具有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高度统一性、极端主义在法律上的定位、国际反恐公约的内容被国内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美军在利比亚的反恐行动突显出许多法律上的问题,鉴于目前国际组织及各国、各地区的反恐实践,首先应明确恐怖主义活动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行为,针对恐怖主义犯罪应以适用刑法为主导,辅之以其他应对措施。对我国反恐策略而言,应以刑法的正面预防为主,即刑法需提前介入,同时制定一部反恐单行刑法,以明确恐怖主义犯罪的范围,另外应将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有关罪行及时转化为国内刑法的罪名,以此加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力度,确保刑法反恐机能的充分发挥。国际刑事法院对于其管辖权的补充性原则及范围应有所突破,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国际反恐的合力效用。  相似文献   

5.
刑法中公务犯罪主体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回顾了我国刑事立法中关于公务人员犯罪主体的规定,分析了建国以来的六个法律及司法解释中有关界定公务犯罪主体的具体方法,探求1997年新刑法中相关规定的立法渊源。重点考察1997年新刑法对公务犯罪的规定体系,从刑法解释学的角度归纳新刑法在对公务犯罪主体进行界定中所体现的二分法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杜邈 《南都学坛》2007,27(1):94-96
在新的反恐背景下,澳大利亚通过颁布法律修正案和制定专门反恐怖法,进行了一系列刑法修正工作,加大了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力度。以澳大利亚刑法为借鉴,我国刑法亦应明确基础性概念,完善罪名体系,集中规定恐怖活动犯罪,并规定特殊刑罚减免事由,从而为国际反恐合作提供完备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七)>顺应社会发展,对提升刑法抗制犯罪的效能具有积极意义,但其第13条的颁行,暴露了当前我国受贿犯罪法律规定在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以及相关法律术语等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得实际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与立法初衷相差甚远.从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技术及传统思维方式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呼吁尽快建立受贿犯罪罪名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刑法中的无被害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将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与趋势,但是我国立法与刑事政策在无被害人犯罪这个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其原因有实践中的问题,亦有理论上的困惑。这种状况将影响我国社会与法律之发展。文章从阐述无被害人犯罪理论出发,对我国刑法中的典型无被害人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刑法中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虽然规定了100多种单位犯罪,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法律规定,单位危害社会行为得不到惩处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司法实践的困惑。我国单位犯罪应以现有规定为基础,从社会危害性和单位自身特征出发,确立单位犯罪的标准,对单位犯罪的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刑法中罪与罚的规定黄肇炯,刘全胜国际刑法(internationalcriminallaw)是国际社会在同国际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同国际犯罪进行斗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一个近年兴起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国际刑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盗活动口趋网络化、产业化以及军舰护航已不能完全遏制海盗行为的情况,提出了制定打击海盗的国内法,成立部际反海盗联合指挥中心,建立海盗风险防范联合基金,制订危险海域航行应急预案,加快反海盗技术装备研发,加大护航力度,增设“海盗险”等措施,以加强海盗风险管理,确保我国的国际航运地位,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虽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1条将海盗的行为地限定在公海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但是根据此公约第58条第二款之规定,发生在专属经济区、毗连区内的暴力、扣押、掠夺行为仍然是国际法的海盗,各国都可以根据此公约第105条、第107条之规定行使登临、扣押和逮捕等司法管辖权。在领海内发生的暴力、扣押、掠夺行为,属于国内法的海盗,沿海国根据属地原则来行使管辖权。外国经沿海国同意、联合国授权,也可以进入他国领海打击海盗,但此授权不能成为国际习惯法规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对于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问题还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兴起原因、国际法上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一定范围和条件是可以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应给予这些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当代海盗犯罪呈现出与以往海盗犯罪不同的特点,因而仅适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海盗罪的相关规定来对海盗罪进行打击会显得力不从心,结合当代海盗犯罪的特点,比较借鉴相关国家关于海盗罪的规定,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海盗罪行为对象的拓宽。由于现代海盗罪作案方式的特殊性,为了有效地惩治海盗犯罪,可适当参照英国1700年补充法令的规定,"同船谋反以及对船长采取拘禁行为或限制自由以阻止船长对海盗行为的抵抗都可视为海盗行为",将海盗罪行为对象予以拓宽,不再局限于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物,而拓宽至任何船舶或飞机。二是海盗罪行为领域的延伸。由于目前海盗犯罪不仅仅发生在公海领域,海盗犯罪亦正呈向领海发展的趋势,因此如果一味地遵循《公约》所规定的只惩罚发生在公海或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的行为,就会使相应的海盗犯罪无法受到惩罚,故为有效地打击相应犯罪,应取消对海盗犯罪行为领域的过度限定。随着当前海盗犯罪的日益猖獗,海盗作案手段的更加凶残,只有将海盗犯罪进行作案特点的归纳、立法上的重新审视以及立法完善措施的思考,才能顺应当前制止海盗犯罪的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国际私法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国际私法理论是当代国际私法学的一种新兴理论 ,本文从其哲学渊源———后现代主义出发 ,评析其基本主张及其对当代国际私法发展的影响 ,并结合中国的具体理论与实践 ,探讨中国国际私法学对该理论的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6.
索马里的无政府状态,使其成为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理想的滋生地,并使该地区的海盗有可能向海上恐怖主义蜕变。海盗行为的"恐怖主义化",将极大地威胁国际海运安全。本文以国际冲突与地缘政治的视角,深入分析海盗行为"恐怖主义化"的成因及其对国际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尝试探索解决索马里海盗"恐怖主义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外层空间军事化的内涵包括军事化利用人造卫星和外层空间武器化两种情形。国际法对外层空间军事化的规制,应当根据这两种情形而采取相应的具体模式。既有的国际条约法不能够充分地、有效地对外层空间军事化进行规制,未能禁止外层空间武器化活动,完善国际条约法又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建立禁止外层空间武器化活动的国际习惯法规则应当是实现国际法对外层空间军事化规制的理想路径。禁止外层空间武器化活动的实践行为已经基本符合构成国际习惯法的物质要素,即国家实践的要求,但在心理要素即法律确信方面还有所缺失。国际社会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促成这一国际习惯法规则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前南刑庭视角下的国际刑事法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发展最为突出的领域莫过于国际刑法,其中前南刑事法庭的设立和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因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而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与安理会之下的前南刑事法庭相比,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促进了国际刑法的变革和国际关系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跨国犯罪对传统的法律控制模式提出挑战.欧盟及其成员国适应控制跨国犯罪的需要,针对维持跨国犯罪的"生命线”--跨国洗钱采取法律措施,改进传统的国际刑事司法机制,协调控制跨国犯罪的单边机制、双边机制和多边机制.欧盟及其成员国所构建的法律机制对21世纪国际社会控制跨国犯罪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