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梦阳是明代中期的代表性作家,有关李梦阳的文学研究一直是明代诗文研究的重心.通过对20世纪以来李梦阳及其相关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可以觇视未来明代诗文研究在普遍关注文学思想的前提下,对明代作家的基本文献状况、生平、交游、创作等会逐渐重视,从地域、思想、政治、时代风气等“大文化”等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也将进一步展开.随着新的学术增长点的扩充,明代诗文研究会进一步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挑战与机遇同在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如何深化研究思路,开拓研究格局?陈书录所著的《明代诗文的演变》(以下简称《演变》,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该书通过《轨迹篇》、《特征篇》、《动因篇》三大主干结构,对明代诗文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努力开拓诗文创作与理论批评交叉思考的新路,力求把握明代诗文作家、批评家文化心态与审美心态演变的内在规律,不仅将明代诗文的整体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而且在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拓新上提供了成功经验。 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尊重历史与更新视角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游离历史的真实而奢望视角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李梦阳诗文东传朝鲜半岛及对古代朝鲜文学的影响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梦阳,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诗文很快就东传到朝鲜,对朝鲜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文人以阅读其诗文、次其韵、刊印其文集等方式接受了他的作品.同时也时他的诗文及理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批评.多数人对他的文学理论、创作风格、总体成就持赞誉态度,肯定其在明代文坛的领袖地位,也有少数人对他的理论和创作进行了责难.而李梦阳诗文东传朝鲜的最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了朝鲜李朝中期的文学革新.  相似文献   

4.
“模式”的研究与研究的“模式”——评曹萌《明代言情小说创作模式研究》李永祥在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里,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研究,是有些门庭冷落的。它远不如诗文词曲,也不如杂剧传奇、长篇小说。究其原因,我认为,仍旧有残存的轻视市井文化的文学观念作怪。自宋元话...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 ,明代文学研究长期以来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有二 :一 ,对明代文学的特色认识不足。明代 ,雅、俗文学相互交融 ,集团意识和流派意识空前自觉 ,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时代 ,但总体来看 ,目前研究还是重视不够。二 ,研究领域的狭窄和严重失衡。明代文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俗热雅冷现象。众多学者视小说、戏曲为明代文学的主流 ,研究的重心明显向此类通俗文学倾斜。诗文词赋等传统文学样式受到冷落 ,并对明代文学思潮的整体研究缺乏兴趣。明代文学研…  相似文献   

6.
】谭元春的诗文集在晚明有众多刻本,然而由于刊刻时间大多不明,对掌握各版本间的传承授受造成一定困难。本文通过考察谭元春诗文集的各个版本,从相关文献入手,将目前可见的谭元春诗文集按时代分为明代单刻本和清代选本两个部分论述,对诸版本的授受源流、刊刻时代、具体面目进行说明,并比较其优劣异同。  相似文献   

7.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戏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诗文占于很大的比重,也有着较高的成就。由于“四梦”的巨大影响,使他蜚声曲坛。因之,“世但赏其词曲而已,”对于他的诗文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汤显祖诗文与戏曲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要全面确定他在文学和戏曲史上的地位,也应该对他的诗文成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明代前期政权运作与诗文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大明江山稳固,明代前期朝廷本着实用的态度确立了正统诗文观,并采取多种措施将其推上了当时文坛的主导地位。此一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政局处于稳定、政治权力处于上升期,朝廷倡导的文学观念通过政治手段是能够得以推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传世孤本孙鑛<排律辨体>为例,探讨晚明诗文总集某些体制变化和内容特点.主要在于:明代中叶以后,诗文总集卷首一卷的形式广泛流行,编纂者常常利用卷首的凡例、总论或题识,集中表达自己的研究心得,诗文总集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从此更为密切;单一文体的诗文总集不断出现,说明当时对于诗文形式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在选题或诗文篇目选择方面,编纂者更加注重别具一格的出新,以及尽可能地追求完整和保持原貌.<四库全书总目>作者否定晚明总集的说法,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0.
谢铎,生于浙江太平(今浙江温岭),历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官至礼部右侍郎国子监祭酒,一生著述颇丰,从其学者颇众,为当时重要的理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然而,这样一位明代学术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人及其诗文竟在历史的迁逝中渐被淹没乃至遗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永明诗文、梁代中期诗文、宫体诗文等三个方面 ,对二十世纪的齐梁诗文研究作一宏观上的回顾 ,考察、梳理了一百年来齐梁诗文研究的历程 ,凸现了齐梁诗文在二十世纪的研究特色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研究者对齐梁文学逐步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张静 《晋阳学刊》2007,(1):36-39
诗文集序作为一种文体不仅体现序作者对诗文的评价,而且反映其所处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学术风范等时代特征。元代遗山集序体现了北方士人的文化意识及民族意识;明代集序反映明人狭隘的正统观和文学评论中的史学意识;清人序言则折射出清代的思想政治背景及学术风气。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学界对顾炎武的研究呈现重学术而轻文学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究其根源在于顾炎武本身就是一位对清代学术诸领域有着奠基性重大意义且并不以文人自居的研究对象.然而,事实上,顾炎武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且影响深远.因此,诗文研究,应是顾炎武整体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应当摆到与其学术思想研究并重的位置上.现从诗文集整理情况、生平事迹研究、诗文创作研究、诗文思想研究四个方面,对二十世纪学术界对顾炎武的诗文研究状况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诗文风貌从永乐至弘治初,大体经过了台阁体由鼎盛到衰落而茶陵派、山林诗兴起的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是诗文内容由鸣国家之盛到吟咏个人性情,审美趣味从平和安闲的正则典雅到求真率性的清新自然.这主要是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的权威性下降和以程朱理学为官方统治思想的松动,引起明代士人心态的关注点由国家向个人转移.  相似文献   

15.
台阁体是明代前期文学的主要特征 ,一般以诗文见称 ,但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词作 ,其创作队伍是以“三杨”为主的台阁大臣。从前后两个阶段来论述明代台阁词的创作风貌及其成因 ,以此表明词作为极具抒情性和审美性的文学样式是远离政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近代诗文研究的百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世纪是近代诗文研究的奠基时期 ,其实绩表现为 :整理出版大量史料作品 ;以“两派一社”为中心构建起近代诗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以京、沪、鲁、豫、苏、杭、湘、闽、粤、贵、甘诸省市为中心 ,形成了近代诗文研究的全方位、多民族的格局。由于近代诗文研究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 ,所以带有启蒙和开创的色彩 ,其表现为 :“自己研究自己”(以同光体和南社研究为代表 ) ,偏重个案研究 ,综合研究成果较少。原因在于多数研究者的文化准备不足 ,对近代文化和近代文学的整体缺乏深入了解和合理把握 ,囿于线性思维和机械反映论 ,以致使 2 0世纪初一些著名学者的有关论述 ,到了 2 0世纪末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研究者的思维和视界 ,使得一些研究成果难以达到较高的文化品位。随着近代诗文研究的深入 ,该学科正在从一般现象研究向综合研究过渡 ,从自我研究向客观研究过渡 ,标志着近代诗文研究正在具备现代学术文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止止堂集>是明代戚继光的诗文集,王熹校释本于2001年中华书局出版,为戚继光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某些注释因失考而产生错误,兹举一例,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在 2 0世纪以来的明代文学研究中 ,各种研究方法 ,包括实证研究、社会历史批评、文化批评、审美批评、文本批评、比较研究等 ,争奇斗艳 ,硕果累累。同时在近 2 0年还出现了从社会历史批评转向文化批评、从审美批评转向文本批评的倾向。本文对 2 0世纪明代文学研究方法述其原委 ,评其得失 ,以便为 2 1世纪明代文学研究的继往开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任明华 《齐鲁学刊》2013,(1):132-136
明碧山卧樵纂辑的小说选本《幽怪诗谭》,具有理论批评和文献方面的独特价值。书中小说作品共穿插诗词约410首,以诗歌为主体,是典型的"诗文小说"。这是对明代诗文小说创作实践和范式的总结,体现出明代有意幻设的小说观念和追求怪奇、娱乐的审美功能。编者对作品的时间、情节等进行了改动、增删,虽有迎合读者心理和趣味的意图,总体上却提升了原作的艺术水平。同时,还保存了许多明代小说作品及诗歌,具有重要的文本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明代诗学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对明代诗学主要流派的研究 ;二、对明代诗学主要范畴或术语的研究 ;三、探讨哲学与诗学之间的联系。兹依次就相关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一、关于明代诗学主要流派的研究明代诗学流派 ,以茶陵派、前后七子、公安派受到的关注较多 ,而关注的焦点则是 :这些流派在诗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其基本特色是什么 ?茶陵派标志着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开端。 1 980年 ,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第三册选录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其说明云 :“明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