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古代英雄圣人们都被拉到平凡琐碎的现实生活中.鲁迅的幽默、调侃和戏仿(鲁迅自称为"油滑"),让现代读者感到"大话"和"无厘头"的味道,导致了认为<故事新编)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或"类"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观点.从表现和实质两个层次客观辨析<故事新鳊>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本的关系,同时详细分析比较鲁迅与后现代主义者在文本中解构历史上体现的思想差异.  相似文献   

2.
引入"新批评"的"反讽"理论解读中国现代小说,就能打开一个个丰富而深邃的精神空间.以对鲁迅<故事新编>的解读为例,就由此进入了一个由鲁迅独特的生命意识、历史意识、文化意识与哲学意识所组成的,具有巨大认识价值和警示意义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孙犁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决定了其小说具有众声喧哗的复调特征.<光荣>与<铁木前传>就是突出的例子.<光荣>中的秀梅和小五思想不同,性格迥异,构成二声部合唱.  相似文献   

4.
鲁迅晚年创作的<故事新编>,通过三种途径对历史和神话进行大胆的改编和创造,即"历史的同时化呈现" 、"取一点因由"再"随意点染"、人物形象的"脱冕".历史和神话为什么能被鲁迅象"橡皮泥"一样任意地揉搓?是因为<故事新编>是西方表现主义深刻影响下的产物.在表现主义那里,为了表现作家的思想和个体情感,历史可以成为主观表现的工具,被创作主体随心所欲地撕碎、变形、颠覆、改编和创造.  相似文献   

5.
王蒙的小说创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作品数量丰富.在他不同时段的作品中,存在一种"互文"现象,即对某种经验类型、典型场境或故事的反复重复,其中,"大义灭亲"的故事类型在他不同时期的小说中一再出现."重复"是原型的典型特征,王蒙小说中"大义灭亲"的故事,就具有了"原型"的意味和价值."大义灭亲"的故事,最初出现在<小豆儿>中,继而重现于<青春万岁>中,最后在"季节系列"中再度重复."大义灭亲"故事在重复时,某些故事因素被轻微地改写,从而引发了故事语义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杂带"油滑"的<故事新编>创作时间跨越13年,此间,鲁迅经历了一个由新文化运动旗手到颠沛民间甚至是众叛亲离的荡激过程,其创作心态和艺术手段也必然随之经历变化.油滑,符合这种人生转变时期的心理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仿拟了浙东民间戏曲的"二丑艺术",但却有利于保持韧战者的心理优势,同时也表现了鲁迅作为文化先驱的"无情面地解剖自己"和类似玩世不恭的"捣乱"与自嘲.循此理解,关于长期存在的<故事新编>"油滑"争议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苏懿  程德强  潘颖 《东方论坛》2005,6(2):50-57
虽然<故事新编>的研究在整个鲁迅研究中相对滞后,但通过对近十年<故事新编>研究成果的检点与梳理,仍然可以发现<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等一批重要成果.在这些标志性成果所划分的区间内,对其间种种特色各异的成果进行回顾与整理,能够在总体上显现出以往研究的特点,并启示着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台北人>中的所谓"风尘女性系列"指的是<永远的尹雪艳>、<游园惊梦>、<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与<孤恋花>这样四篇小说作品,它们讲述的都是风尘女性(曾经的或现在的)的故事,并且拥有近乎相同的故事结构框架:风尘女子与豪门巨商的恩怨情恨纠葛.这篇论文试图从叙述学的角度解析这些小说文本是如何戏剧性地呈示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风尘女性的命运情状与性格心理的,并揭示这些小说文本之间所具有的结构关联.  相似文献   

9.
由<说苑>上溯历史故事在先秦古籍中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一个由核心到边缘再到核心的发展过程.第一次转变是从"史"到"文学"的转变,第二次转变是从"文学"到"史"的回归.两次转变的质素不同,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信息.刘向采用历史故事著书有多方面的原因,在<说苑>一书中,对历史材料的处理也有多种方式.尽管<说苑>的文体归属至今仍无定论,但它在中国小说文体形成之链上具有重要作用,是小说观念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作家创作<阿干歌>的触发点切入,首先分析了小说文白杂陈语言特征之后游移古今的叙事视点,进而指出作家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分寸力度,最后探析了太子爱情传奇作为"最后一个"的故事模式所产生的艺术想象空间和文学魅力,打通了从历史纪实到小说虚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并购融资与市场化融资体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企业并购融资市场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规模过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并购融资行为非市场化等突出问题。资产证券化为建立市场化融资体制提供了可能。建立市场化融资体制应从完善股权结构、发展债券融资、创建并购基金、丰富金融商品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案件受理费的征收方式之一是按比例征收。这种征收方式要求必须存在一个征收基数。财产案件是否都存在征收基数,具体应当选择诉讼中的哪一价额作为征收基数都是按比例征收方式不可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邦伸是乾嘉年间四川著名的乡贤代表,其晚年热衷于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他编纂的《全蜀诗汇》是清代四川全省第一部清诗总集,对清代四川后续诗歌总集如《蜀雅》《国朝全蜀诗钞》等的编纂有着重要的垂鉴价值与示范效应。虽然《全蜀诗汇》今天仅存残卷,但可以在张邦伸编纂的另外一部诗歌总集《汜南诗钞》的研究基础上,对《全蜀诗汇》的编撰体例、诗歌评点和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管窥,还原其本来面貌,以期推动清代四川诗歌总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数字出版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的影响,提出了调整采集目标、优化馆藏结构、联合采集、突出特色等基于数字出版环境下的文献资源采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晚清宁波学者姚燮,以大梅山馆藏书驰名学林,在晚清藏书史中独树一帜。其藏书是自身经历的一种折射,反映了普通士人与百姓的文化崇尚。姚燮的藏书思想已经走出了乾嘉时期“佞宋嗜古”的鉴藏文化,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晚清浙东士人藏书从“尊赏鉴”到“重藏读”的社会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数字馆藏建设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高校数字化馆藏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并对数字馆藏建设中数字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如何处理知识产权及馆藏数字化与图书馆建设的关系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明代皇室收藏不力,为私家收藏提供了空间。士人雅好“玩好”促使鉴藏的兴起。明中后期,商人地位有了一定提高,他们投身鉴藏并借此标尚风雅。江南赋税严苛,使得时人不再把投资局限于田产,鉴藏本身又能致富获利,投资转向鉴藏是顺理成章的事。明代鉴藏胜于之前任何朝代,是政治文化氛围和经济物质影响的双重结果。嘉兴项氏在鉴藏上成就了一番事业,是晚明文化、经济乃至政治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行政收费法治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收费是政府在征税之外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也可称为政府收费或者行政征费,我国立法称行政性及事业性收费。虽然行政收费有税收不可代替的功能,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行政收费终究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是一项与相对人的财产权利密切相关的行政行为,自然应当奉行行政法治原则。目前,我国行政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均肇始于行政收费的设定,因此,行政收费法治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依法设定行政收费。  相似文献   

19.
从电子商务的交易特点入手 ,分析电子商务的涉税问题 ,进而提出建立电子商务的税收体系 ,并提出把寻找中国税收电子化的最佳结合点作为税收电子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唐代采诗制度及其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存在太常卿采诗和风俗使采诗两种形式的采诗活动,盛唐和中晚唐可能也存在太常卿采诗制度,唐无采诗之说不确。元白创作新乐府,其直接背景即是初唐既已存在的采诗制度,白居易希望在中唐恢复采诗制度,以使其新乐府在流传到民间后为朝廷所采集,从而起到讽谏的作用。但元白新乐府最终未曾入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