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何出版物都离不开校对,无论是专职的校对还是兼职的校对,还是作者本人校对。校对,在编辑出版工作的流程中起着校误订讹,把关防漏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 所谓校对,依据成说就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一种思维活动。就词义讲,校和对在内涵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对,是将两个参照物进行核对,使其  相似文献   

2.
校对是书刊出版的重要环节,校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延伸和继续。科技期刊有时由于一个字、一个符号、一个数字的差错,轻者使读者费解,以讹传讹,严重的还可能在社会上造成危害和事故,贻误他人。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作好学报校对工作,保证出版刊物的质量。 我国古代就重视校对,把校对叫做“校雠”或“校勘”。西汉的刘向在《别录》中说:“技雠,  相似文献   

3.
<正> 每当在报刊上看到错别字或勘误表时,总使我联想到校对工作的重要性。校对的职责就是要消除出版物在排字制版过程中,在文字上、标点符号或版式上出现的一些错误或疏漏。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为什么在报刊上还有错误出现呢?有人说:“洋洋数万言难免有点错别字。”这句话到底对不对?从办刊物的宗旨和校对的职责讲是不允许有差错的。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校对的学问。古人非常重视校对工作,清代孙德谦写《刘向校雠学纂微》就是研究校对工作的。只有掌握了校对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提高校对工作的质量,以我校学报为例,我试从校对的两重含义的四个方面作以探讨,以期达到重视、加强并改进校对工作,保证出版物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出版工作日益电脑化,校对工作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近年来的图书质量下滑。防止校对工作边缘化,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是目前出版行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下面分别从出版管理工作者和校对工作者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开展新时期的校对工作。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指出:“专业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直接影响图书的质量。”建立和健全校对机制,是现代出版生产的客观需要。“出版社应配备足够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负责专业校对工作。”出版管理工作者在思想上应充分认识到校对工…  相似文献   

5.
谈校对工作     
校对是图书报刊出版发行的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校对同编辑及出版工作人员有着互相配合的密切关系,忽视校对工作,就不能提高出版的质量。校对不单是改正几个错别字或标点符号,如书刊的内、外封面设计、版权页码、定价、内容插图等,都要经过校对  相似文献   

6.
办好学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选题策划、组稿审稿、栏目设置、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发行等诸多环节,校对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辑工作的继续,对于保证学报质量起着把关作用.文章论述了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期刊校对出现差错的原因和具体表现,最后就如何提高编校质量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校对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理科学报应当重视其校对工作。为了保证校对质量 ,学报编辑不但要明确高校理科学报的校对特点 ,弄清校样中出现差错的原因 ,而且要掌握各校次的基本要求 ,掌握校对方法和校对符号 ,保持良好心态 ,注意劳逸结合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学报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校对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校对的本质属性是校误订讹.<辞海>(1979年版)、(1999年修订版)对校对的界定是片面的,用以指导实践是有害的.应将校对条释义为:"图书、报刊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如果原稿等参照物有误,即使校样与其相符,也应一并订正,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校对是学报出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学报许多差错是由于校对不过关造成的。说明了学报校对环节的薄弱,严重影响了学报质量。高校学报编辑承担着双重角色,既是编辑又是校对,由此决定了学报编辑苦练校对功夫的极端必要性。必须把校对当作一门学问来学习,把校对放到和编辑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减少失误,提高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校对误差要引起信誉危机,产生排它性:既排斥读者,又排斥作者。学报的校对误差,虽不可一概而论,却也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值得研究。把校对意识纳入编辑的质量意识学报的编辑出版是一个前后连贯的系统工程,从组稿、选稿、改稿到编排、校对,必须层层把关,才能保证出刊的质量。一般地说,如果前一道工序“亡羊”,后一道工序还可“补宰”,而校对是使文本最后定型的工序,是把住质量的最后一道关,清样签  相似文献   

11.
出版进入“0和1”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出版具有稿件传递快捷、节约成本、缩短出版周期,工作效率高的优势。数字化出版带来了新的编辑校对模式,对编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出版给高校学报校对带来了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采取适应数字化出版的措施,提高学报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11条规定,“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这一条明确规定了责任校对存在的必要性及其职责。然而,责任校对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有相应的权力作保证;有责无权的责任校对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同时,赋责任校对以相应的权力也是重视校对工作的重要表现。那么,责任校对该有哪些权利,才便于他更好地开展工作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选人“组阁…  相似文献   

13.
报刊编辑出版思想与活动是青年毛泽东这一时期革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明确办刊编辑出版宗旨;将报刊编辑出版工作与新知识、思想的宣传及实际斗争“三者”有机结合;从实际出发,将办刊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将作者、编者、印刷装帧者与发行员“四合一”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毛泽东青年时期报刊编辑出版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编辑和校对是保证出版物文字质量的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编辑对原稿进行审读和文字加工,校对根据原稿校正排版清样的差错,这是编辑与校对的关系的主要形式。从我国编辑实践的历史发展看,传抄、雕版时代的编辑,是编校合一的,到了活版机印时代,校对从编辑工作中分离出来,至今,大的出版社和报刊社都是编校分家、各司其职的。学报由于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加上人力、财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基本上采取的是“编校合一”的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但又在另一方面锻炼了编辑的基本功,提高了编辑的基本素质。下文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校对是出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质量是构成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校对是责任编辑的重要职责。时下,责任编辑要主动学习新技术,改变以往的工作和思维习惯,提高校对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3,(5):122-123
<正>图书校对在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处在编辑后、印制前的关键环节,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校对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校对人员的素质,因此培养提高校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图书高效、优质出版的重中之重,也是出版事业向着健康、有序、高效方向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很多出版社存在校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7.
邹韬奋报刊编辑出版思想的教益冬春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编辑、政论家、出版家和革命家.从职业说,韬奋是从事编辑和出版工作的。他的“最大的愿望是办好一个刊物”。据统计,韬奋一生,主编的报刊9种,参与编辑的刊物(或担任特约撰稿人)有9种.他以...  相似文献   

18.
编校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与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对一本刊物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并做好编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不断提高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提高科技期刊校对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工作关乎科技期刊质量的大事,不论是期刊的管理者还是编者都希望不断提高期刊校对质量,经过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认为博学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是搞好校对的先决条件,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提高校对质量的保证,另外还必须熟悉出版行业的知识和法规政策,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提高校对质量,从而提高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编辑校对与作者校对识别差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是期刊印刷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校对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高低。本文试从编辑校对与作者校对的识别差异对比入手 ,分析二者的优劣 ,进而提出他们之间的互补关系 ,说明编辑校对的作用和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