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社会道德风气发生着最为深刻的变化,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正由单一向多元,由“信赖型”向“独立型”转变。因此,必须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找到传统道德与现代连德之间的结合点,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转型使得传统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封闭、僵化和保守逐渐向现代社会的开放、变革型的生活方式过渡。这种过渡引起了人们道德文化变革的需求。然而道德文化理念在许多方面还停留在与一元社会相契合的水平,并没有从总体上应答现代社会转型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人们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道德文化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达型的过程中,道德观念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道德主体个性化、自主化;道德目标、道德原则现实化;道德标准和评价多样化;道德观念淡化。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必须加以认真的导控。  相似文献   

4.
对道德建设的○思○关雅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领域生活方式和条件的变化,我们的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主流是进步的,是在酝酿着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这种结论的根据是:目前社会道德风气变化中最深刻、最有力的变化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道德风气上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型"向"独立型"的转变.因此,必须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政治教师和政治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6.
道德流变轨迹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燕青 《齐鲁学刊》2004,1(3):22-25
道德流变是在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合力作用下的历史演进过程,这种演进意味着传统道德向现代伦理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留下深刻的痕印及演进轨迹。概括地说,道德流变的轨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义利的分离性到义利的统一性;从律令的苛刻性到律令的宽容性;从价值的单向性到价值的辩证性;从取向的内敛型到取向的进取型。  相似文献   

7.
刘宏 《江汉论坛》2007,(12):116-117
图书馆是提高人们思想、文化、理论、政治、科技等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进入新世纪,图书馆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从采集到借阅等一系列环节都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显示出一系列新的特征,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其社会功能,必须大力提高图书馆员的政治、文化、专业、信息、道德等各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社会文化价值由“政治-道德-教化”型向“经济-利益-消费”型的转变.大众文化在中国文化市场形成的过程中高歌猛进,扮演起这个时代文化英雄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社会文化价值由"政治-道德-教化"型向"经济-利益-消费"型的转变,大众文化在中国文化市场形成的过程中高歌猛进,扮演起这个时代文化英雄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道德人格以道德知识、道德素养、道德形态为介质,依次经历外部强制、主体认同、自觉实践三个阶段,并实现道德知识向道德素养的内化,道德素养向道德行为的内化以及由道德品质到道德人格的提升,才能最终生成.  相似文献   

11.
当前道德建设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道德建设的制度思考汪肖良(浙江省委党校)一、问题的提出在社会经济由传统体制向现代制度转轨的过程中,社会道德发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目前理论界在评估这一变化的基本走向时,大致存在两种典型的不同观点:"滑坡"论认为,与五六十年代以无私利他为主导精神的伦...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力度的加大 ,高校劳动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笔者认为只有改进工作方法 ,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活动型向参与型转化、常规型向创造型转化、福利型向维权型转化”,高校教育工会工作才能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政府管理过程中,人们已普遍意识到道德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现存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各种问题,道德诉求作为政府管理追求的应有境界,将成为政府管理道德化、建立道德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构建新型公共领域的今天,更要求现代政府不能单纯地依靠技术进行管理,而是要将技术、制度、伦理共同维系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会转型时期干部的道德建设□李铭远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道德滑坡”。对此,人们忧心冲冲。如何使这一过渡顺利实现?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干部队伍。而...  相似文献   

15.
作为道德秩序的监护者,国家在推动社会道德进步方面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初国家主导的美国道德进步运动,揭示了社会变迁与道德进步的一般规律.而自1949年以后,中国国家导向的道德进步运动,也经历了从阶级道德向公民道德的本质转变以及由社会动员向制度安排的机制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基本道德准则变化的理由;目前的道德转型主要是道德行为约束机制的转变——禁止型取代倡导型占据主要地位,而根本的道德精神没有改变。因此,“道德重建”是不可取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市场需要,其根本的教学特点是实践观念强。公关作为纯经济的市场行为,要求公关教育必须面对市场由理论型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即将公关道德、理论和业务三方面的教育内容转化为适应市场的公关能力。这是公关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道德调整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实现了伦理学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自然道德的拓展 ,把人类道德关怀扩展到自然界 ,扩展到地球的整个生态环境领域 ,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应成为建立生态环境道德原则的出发点和核心。因此 ,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生命与自然界 ,实行可持续发展应成为生态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李辉  杨秀香 《理论界》2008,1(6):35-36
在目前社会转型的初级阶段,由于道德失范的不可避免性,必然要借助于制度化来推进新时期的道德建设。道德制度化并不是对道德合法性的否定,而是实现道德他律向自律转化的中介和桥梁,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必经环节。由制度的强制导致道德的自觉是道德制度化的合法性所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