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雪婴 《唐都学刊》2009,25(4):76-79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变迁,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出现了分层,人们的信仰也呈现出一定分层次性.社会各阶层在信仰上的表现和异同,信仰与阶层的辩证关系,信仰在促进阶层和谐乃至于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人们关注社会冲突与和谐中的和谐现象,阶层间信仰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论初唐的社会和谐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唐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着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种内在的和谐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初唐的社会和谐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君民关系之和谐———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之间的基本和谐;君臣关系之和谐———统治阶层内部的和谐关系;文化之和谐———三教并盛和文化繁荣;夷汉之和谐———中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基本和谐、团结局面。  相似文献   

3.
伴随社会转型以及社会变迁的加速,我国社会阶层呈现出愈发多元复杂的状况.分层多元化在实现了社会伦理关系从单一到多元、从对立到互补、从封闭到开放、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表现为:贫富分化现象造成层际关系紧张及伦理关系失范,畸形的阶层结构引发伦理秩序紊乱.为了尽可能地遏制负面影响,构建科学合理的阶层结构,应在和谐理念的引领下,努力实现三个统一:一是不要从起点上更要从结果上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实现社会分层的多元化与合理性的统一;二是重视不同阶层在利益上的互补和道德上的互助,实现伦理关系的多样化与互补性的统一;三是确立统合意识及其相应的整合机制,实现伦理秩序的复杂性与协调性的统一.如此.才能确保实现社会伦理关系的和谐化.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两者之间既有着不可切断的继承关系和内在必然的逻辑联系,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两者在理论基础与本源、立场与价值观、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理论体系的基本政策上有着一致性;区别主要体现在理论形成的国际环境从相对封闭到全球化、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哲学思维从斗争到和谐发展的转变,国家形态从过渡性到长期性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为主向人民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矛盾的转变,社会性质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总体布局从探索到不断丰富的转变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地位差别的一定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社会分层的实质是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状况。西安社会阶层目前已经分化为党政机关和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上述十大社会阶层在全国大城市具有代表性。社会阶层不和谐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业劳动者阶层处于明显劣势;产业工人的地位迅速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社会阶层的地位迅速上升;贫富不均。西安对全国构建和谐社会阶层的启示包括:关键要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市委和市政府尽快建立有效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公民应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就业和再就业应列为"一把手工程";设立"弱势阶层受损补偿准备金";大城市应构建"菱形社会结构",尽快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大城市应多管齐下,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向弱势阶层倾斜;我们应在所有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社区的村委会设立"民意接待室";新建"和谐社会指标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6.
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之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萍 《学术交流》2005,4(12):151-154
和谐社会之和谐是和而不同.从宇观视角观之,和谐是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是人、社会、自然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状态,这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选择.从社会视角观之,和谐是差异性事物的统一,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协调统一,这是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理性选择.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观之,和谐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社会主义既追求效率又追求公平,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观之,和谐是民主与法治的统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之一,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孙波 《社科纵横》2008,23(5):129-130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和谐建设主张,包括"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和谐思想、"群居和一"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及以"隆礼重法"为核心的政治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历兰 《学术交流》2008,(2):176-178
在当代中国,从革命文化向建设文化转变,是历史的必然.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从革命文化向建设文化转变的开始;而和谐文化论的提出,则标志着在认识上从革命文化向建设文化转变的大体完成.和谐文化论揭示了建设文化的主题和总特征是建设和谐文化,而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理论中,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可以概括为一个“一二三四”的模式:中和———社会和谐的核心;仁与礼———社会和谐的两大纲领;养均齐———社会和谐的三大基石;君本论、官本论、民本论、农本论———社会和谐的四大支柱。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董爱玲 《社科纵横》2008,23(4):22-23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战略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站在今天的历史坐标点上,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结合,反观相关的战略思想,其理论的总括度、视角的广度和深度、观念的前瞻性、基础性地位等无不凸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进一步充实、发展和调整侧重面.  相似文献   

11.
刘介民 《探求》2005,(6):22-25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构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社会微观结构的和谐,社会宏观结构的和谐和人的各种需求和功能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论述之。  相似文献   

12.
塑造和谐心态、实现自我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和重要基石.自我和谐的理念可以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找到历史依据.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德是万物分享形上之道而各自获得的本性,二者皆以和谐为内核.从和谐的道德出发,老子反对世俗的价值观,主张人应尊道贵德、无私无为、修身养性,兼具高尚道德品格与高度社会责任感,成为自我和谐的圣人.老子关于和谐道德的论述启示人们:要实现自我和谐需要对人生的终极价值有所把握;需要在培养健康统一人格的同时,加强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实现自我和谐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关联性和互动性.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条切合实际、现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林娅  孙文营 《探求》2006,1(1):16-19
古今中外思想家有很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可以成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借鉴。中国先人的和谐社会理想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实现社会稳定为首要目标追求;重视社会个体的人格完善和身心和谐。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理想启示我们:要将和谐社会的实现视为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确立科学合理的和谐社会目标追求;要充分发挥社会个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社会和谐观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以及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社会和谐观对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威 《社科纵横》2006,21(8):16-17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三个方面的主要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资本主义制度是当前生态危机的主要社会根源的理论;生态文明是人类和谐社会程度的标志理论。在全球性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些理论为我们建构和谐生态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构建和谐生态观主要包括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观,和谐的生态消费观,以及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17.
城镇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晓明 《学术交流》2007,(12):163-16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建设和谐社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邻里关系是社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反映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及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从微观角度反映整个社区的管理和发展状况。城市空间住宅结构的转变、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初级群体衰落使传统邻里关系功能弱化,而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则是新型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社会功能。加强社区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完善社区制度是构建新型和谐邻里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工作,深深地感到如何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思想,正确认识与处理劳动人民內部两条道路斗争问题,是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实践中,也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我现在就劳动人民內部两条道路  相似文献   

19.
管理与和谐     
社会的发展是革命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即质变时期与量变时期的交替过程。革命时期靠革命实现根本变革从而实现发展,和平建设时期靠管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和谐并实现发展。今天,我们面临从革命到执政和建设、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双重转变,和谐是时代的最强音,和谐与管理的关系成为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稳定与平衡是和谐的两大要素,是管理要解决的两大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资源型企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企业成长务必强调和谐.科斯、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从交易成本视角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对我国资源型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的分析,促进其和谐成长的路径选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企业成长理念;加强对资源型企业的制度供给,进一步深化公司制改革;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设备装备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