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王夫之很重视对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研究,本文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概念。马、恩曾把人称作“社会的生物”(《马恩全集》第2卷第166页)。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恩全集》第4卷第167页)王夫之的著作中没有人的受动性、能动性之类的概念,但他在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状态 ,因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思考 ,但要对自由做出正确的解释就必须对自由的前提进行反思。一方面 ,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历史存在物决定了人具有受动性 ,人的这一特性成为人们向往自由的对立面前提。另一方面 ,人类的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决定了人具有能动性 ,而人的这一特性则是人们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但是,核心的问题还是主体性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综观这几年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可以发现有两种颇具代表性的不同规定: 一种是从主体的角度,从主观出发,将主体性归结于人本身。认为,所谓主体性。只是在人本身规定人为主体的属性。包括主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自觉性等)、主动性、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实践概念是一种生命实践的概念,而生命实践理应包括能动性与受动性这两个方面。在人类哲学史上,生命实践的这一双重维度不仅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灵与肉之间,不仅体现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式的身体行为与实用主义式的身体行为之间,亦以所谓的儒道之辨、所谓的理学、心学之辨贯彻于整个中国古代的践行理论讨论之中。其实,正如古人的阴阳合德思想表明的那样,能动性和受动性双方在人类生命实践中始终是须臾不可分的,任何完善而完美的人类生命实践活动都是能受一体活动的体现。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克服现代实践观中日益膨胀的唯心主义,也为我们走出现代主义文明与后现代主义文明的两难选择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人的主体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是近些年哲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但在争论中,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只停留在表面,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深入具体地探讨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如何能够并存,如何能够相互符合,它们的契合点具体表现在何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确立起以能动性与受动性、自由和责任的辩证结合为内涵的人之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对自由的理解,必须充分认识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独有的特性,但在谈能动性时不能忽视人的受动性。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人是自由与限制的统一。人的自由受自身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制约。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和利用它们,才能取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多次提到,作为“类存在”的人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能动的存在物,而且还是受动的存在物。“受动的”(leidend)这个术语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理论。费尔巴哈对这个术语的解释为马克思全面阐释人的本质以及人类本质力量的全面实现提供了理论根据。费尔巴哈认为,当人感觉到自己是个体的、有限的和感性的存在物时,他实际上所感到的是自身的周围环  相似文献   

9.
陈海静 《兰州学刊》2006,1(6):33-35
人的实践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考察审美活动,就不能仅仅拘囿于能动性这一个方面。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往往只关注于能动性而忽略甚至曲解了受动性,在对实践美学的研究中便出现了许多理论误区。笔者认为,受动性并不等于受制约性,它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调整自身的生理或心理活动来接受、适应并回应外界刺激的机能。人类的审美感性正是通过受动性机能进化而成的,只有深入澄清受动性概念的美学意义,我们才有可能重建实践美学的理论阐释力。  相似文献   

10.
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早已被人们认识和发掘,多有著述。除主动性外,主体还有没有受动性,哲学界鲜有论及。本文拟就主体受动性的概念、特征,以及它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谈些描述性的、不成熟的意见,目的在于清理出自己的思路,求得同仁们的指教。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主体性既包括能动性又包括受动性。受动性揭示的是人对客体对象的依赖性、受制约性和受束缚性 ,它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受动性。人的受动性可划分为外在受动性和内在受动性 ,外在受动性体现为人对客观规律、条件、手段和社会关系的受动关系 ,内在受动性体现为人对自身肉体、思想和知识的受动关系。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能动性和受动性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两者的统一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辨证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受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支配的,但又不能离开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着的人,即是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的。正确认识人的自觉能动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正确的自觉能动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人对客体的关系,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一方面,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另一方面,人的意识、目的又来源于客体,受客体的制约、限制。人在社会实践中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即能动性和受动性。这是马克思早已阐述过的问题。我国哲学界对能动性问题已经做过不少有益的研究,但是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受动性问题,却没有引起研究。本文试图就受动性问题做一点探讨,谈点肤浅的看法,请哲学界的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理论界围绕能动性与客观性规律的关系问题,曾进行过长期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两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有的在承认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性的反作用。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认为,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并不是相对应的范畴,因而构不成对立统一或者谁决定谁的现实关系,也不存在一定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对客观规律的决定性反作用的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主体能动性),首先指的是主体的一种属性,是主体自主、自动、自觉地进行创造、适应对象世界的特性。毛泽东曾指出,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性。主体创造对象世界,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实现的。这无论是在思维领域创造一个观念的对象世界,还是在实在领域创造一个物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人 ,作为认识的主体 ,具有能动性 ;主体认识的能动性 ,推动了人类认识的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 ,主体认识还具有与能动性相反的另一特点———受动性。受动性与能动性是主体认识所固有的二重性。我们在肯定主体认识能动性同时 ,还应对主体认识的受动性予以揭示和探讨。这对于我们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唯意志论有重大意义。“受动性” (Lehdendsehn)这个术语来自费尔巴哈。“受动”是唯物主义的经验原则 ,它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不是来自神或“绝对精神”的启迪 ,也不是主观自生的 ,而是由客体引起的。费尔巴哈提出“自我是有形体的 …  相似文献   

16.
正确发扬人的自觉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所谓自觉能动性,就是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思想或思维的能力;二是人的实践活动;三是人的意志和干劲。当然,这种自觉的能动性,不仅仅指正确的言行,也指错误的言行,因为错误的言行也是人的能动性。所以自觉能动性有两种,一种是脱离实际的,就是主观主义的自觉能动性;一种是符合实际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因此,毛泽东同志一方面告诫人们,“反对主观地看问题”,“一个人的思想,不根据和不符合客观事实是空想,是假道理,如果照了做去,就要失败,故须反对它”,另一方面又强调指出,“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作格结构是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构式,作格结构是一个最小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通过对作格结构动词呈非宾格属性、受事主语化的句法意义分析,揭示了作格结构的受动性是其信息状态模式和话语功能实现的基础,从而发现作格结构传递的信息全部为未知新信息,整个话语以受事为话题对事件发生进行焦点识认性陈述。  相似文献   

18.
<正> 人的活动既是主动的又是受动的,但有的活动偏重于受动性,有的活动偏重于主动性,前者如认识活动,后者如价值活动。审美却把受动性和主动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受动性和主动性的和谐自由的关系,这正如周来祥先生所说:“审美所追求的却是对象的和主体的和谐统一,是真和善的统一,既包括客观对象的规律性,又包括主体的合目的性(对象对主体的关系、意义)。”(周来祥《论美是和谐》第129页)  相似文献   

19.
既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要求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我们做任何—件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去年的大跃进和今年上半年的继续跃进,正是由于我们的广大干部坚决贯彻执行了党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界囿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反映论的二分化、对立化的预设,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诠释为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这实质上依然是在传统二元论的范式内对于认识论的再阐释。究其根源,则在于将反映论狭隘化、一维化为受动性,进而将受动性的功能曲解为直观化、镜像化,使其与主观化、同一化的能动性对立起来。这种曲解不但表现在理论中,而且也表现在现实中。因而从现代西方哲学发掘出的认识论的非同一性之维、感性活动之维和文化符号之维等维度,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受动性之维展开深入探究,可以对我们这个日趋祛感性化、祛生活化、祛历史化、祛文化化、祛民族化的时代提供化祛的法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