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355青少年维权中心高校工作站的设立,为维护大学生权益提供了新的平台。12355高校工作站在运行过程中,应以"法律诊所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成为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公益性法律援助服务的"法律诊所"。为此,对12355高校工作站的建设目标、服务模式、组织机构建设和服务流程提出了探索性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诊所法律教育的不断深入,面临的问题日趋凸显,比如学生出庭严格受限、"双师型"师资配备不足、办案经费缺乏保障以及如何与实务部门深度合作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诊所教育的实际效果。着力打通地方法律援助机构与高校法律诊所对接通道,科学制定与地方法院、律所等实务部门联合育人培养方案,加强与地方企业、妇联、工会等单位开放办学,充分利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优质资源,大胆引入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调处机制,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和优化诊所教育模式,为国家法治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3.
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的互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红粉 《南都学坛》2006,26(4):96-97
扶困助弱,弘扬法制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法律援助与诊所法律教育的共同追求。利用诊所法律教育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与通过法律援助方式进行诊所法律教育,将推动二者共同发展。为此,需要明细的法律规定与适宜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经验出发,探索了诊所式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工作结合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针对高校法律诊所如何缓解案源稳定性问题、经费保障问题、诊所学生开展法律援助的法律保障问题、人员流动性给案件处理衔接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开拓案源、拓宽法律援助经费来源、完善诊所管理以确保援助工作有效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法律诊所是美国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作为一种法学实践教学方式,它通过让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社会正义。由于我国有完善的法律援助机制,加之法律诊所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很少有法律援助案件进入法律诊所,所以法律诊很难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即使有足够的案件来源,法律诊所高昂的运行费用对多数高校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由于国情的不同,美国式的诊所教育在我国缺少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国内首家定位于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诊所式"法律研究与公益咨询服务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诊所,于2014年12月11日挂牌成立。该诊所除了承担民商事、刑事、弱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传统功能外,还依托"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  相似文献   

7.
经过40多年的发展,诊所式法律教育业已成为许多国家法律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世纪之交,诊所式法律教育被逐步引介入中国法学教育之中,其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广西大学法律诊所草创于2004年11月,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使其在诊所法律教育移植与本土化构建方面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随着与法律援助和法学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力度的加大,加以时日,我国诊所式法律教育必将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法律诊所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法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都遇到了师资薄弱、资金短缺、学生实践机会少等问题,寻求新型的法律诊所模式的构建,是突破传统模式的瓶颈所需。新型法律诊所模式主要包括:对诊所进行部门化,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诊所面对社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设"法律讲堂",把司法引进校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学生法律诊所实践课堂的参与度,实行全程实践教学;扩大资金的来源渠道,以保障法律诊所教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的诊所法律教育被引入中国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经费、学生身份、案源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成为诊所法律教育目前在中国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认真研究和解决诊所法律教育中国化过程中的问题,将有力推动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法律赋能理念的发展,两者相结合的法律赋能诊所成为一种新型的法律诊所形式。法律诊所和法律赋能在目的上彼此接近,在气质上彼此契合。一方面,法律赋能为法律诊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主题,另一方面,法律诊所为法律赋能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资源,因此,法律赋能诊所这一形式颇有价值。强调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以社区为基础,注重当事人的参与,均构成了法律赋能诊所的特点。而以学生及当事人利益为依归,以法律赋能为基础更是这一诊所形式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法律赋能诊所可以开展个案法律援助、社区法律教育、社区法工培训、社区法律调研和法律政策倡导等活动。为了促进法律赋能诊所的发展,可以用量性和质性方法对其管理和教学质量、赋能成效进行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