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为语文学科“文道”统一规律所决定。不过由于说明文自身的一些特点,其思想政治内容往往容易被师生们忽视,这不但会影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也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说明文也应是“文”与“道”的统一 说明文当然应以说明为其主要表达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仅仅只能是对客观事物的单纯说明,它同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历来强调“文道合一”,即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本与我们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但如果矫枉过正,不顾及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有时就会事与愿违,既达不到“文”的良好训练,也可能使“道”的教育缺少形象生动的载体,不易为学生接受。这种情形主要表现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左”倾。现列举几种情形与同仁探讨。一、教材对作品人物形象的评价还停留在单一的阶级分析层面。人的性格是多重性的,而我们的教材对作品人物的评价却是几十年如一日,缺少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例如:…  相似文献   

3.
今天,又谈起“文道统一”的问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就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和人们对语文教学中“文”与“道”关系的认识来看,笔者认为再来一番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科自身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所讲的“文道统一”,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文章本身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因道成文”,“文以载道”;二是指在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即“以文悟道”,“因道学文”。“文”与“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特点。它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目前出版的一些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专著和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论文,各说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则: 1、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原则(或“文道统一原则”,“文道统一、以文为主”,“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不可分割原则”); 2、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原则(或“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听说读写并  相似文献   

5.
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给人以不少启发。这里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的问题。其间容有偏颇,无非想抛砖引玉,引起同志们共同重视这一问题。 所谓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字、词、句、篇的讲读分析,正确地阐发其思想内容,做到以道统文,因文见道,把课文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完整地而非孤立地、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中学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 语文课中的“文道统一”是指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二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语文课具有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八种方法进行思想教育。 (一)范文朗读感染法。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广泛,知识丰富,体裁多样。书中典雅的诗句,脍炙人口,使人赏心悦目;清新的散文,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优美的小说,扣人心弦,使人如醉如痴。教师以情感人的朗读能收到使学生艺术上受感染、思想上受教育的效果。尤其对一些抒情色彩浓厚的散文和诗歌,从不放弃用朗读教学感化学生的良机。如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师一开始朗读时就用悲恸、敬仰的语调把学生引入一种思念、缅怀总理的意境。而当读到“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呀,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时,教师的感情达到顶峰,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此时学生也动了情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辨析出发,阐述了学校德育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和区别。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概念.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只有从理论上真正理顺高校德育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两课”教学与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特点和优势,统一思想,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辨析出发,阐述了学校德育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和区别。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概念.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只有从理论上真正理顺高校德育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两课”教学与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特点和优势,统一思想,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将语言分为“内容”和“形式”,继而将“言语形式”作为“语文学科”“独立”的标志性因素.这种“言语形式教育”论违背了“语言不可分”和“语文能力整体性”的规律,虚化了语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走向了一条歧路.集文史哲经等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古代语文教育暗合了语文作为“百科之母”的综合性特征,从“文道一体”的 本体观念,到目标、内容、方法都符合语文教育的固有规律.因此,回归“语言文化教育”是当代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的内涵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强国梦、富民梦、国家梦、个人梦的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中国梦”为灵魂,以“中国梦”为载体,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实现其目标。文章通过阐述“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分析了“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了以“中国梦”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纵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量作品,无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感情。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由文章自身的这一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从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看,其“道”,即作者蕴含于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达到“文”和“道”的统一,将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地结合,就必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这门学科,是基础学科,综合性很强。既具有工具性,又有教育性、发展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相应地接受了思想道德的教育,陶冶了个性情操,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智力,拓展了非智力因素。因此,中学的语文教学必须改变“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分析讲解,轻形象感染;重习题式训练,轻实际能力培养”的“三重三轻”现象,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我想着重谈谈其中的两个方面。一、文道结合,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我们历来就有“文以载道”、“道以文载”的教学传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无一不是“文”和“道”的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方法林林总总。有的就文讲文,有的架空“论道”,有的文道虽并重,却是“花开两朵,各表二枝”。依我看,文道统一的教法最为可取。 “文”与“道”,本是古代文论中的术语,是指文章的形式与内容而言。“文道统一”,作为文论中的重要命题,前人多有精辟的论述。汉代王充曾在《论衡·超奇篇》中,把“文”与“道”比做是“皮壳”与“实核”的关系。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宋代周敦颐《道书·文辞》中的至理  相似文献   

14.
王跃 《新天地》2011,(10):187-187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变化,寻求与之思想交流的平台,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探索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引入心理学等方法,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关注大学生,实现教育的“网络化”、科学化、现代化,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结构形式和语言材料几个方面列举了汉语言的歧义现象,说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不能无视语言的“局限性”和“包容性”同时存在的特点,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章是有机统一体,是思想、思维、文化、审美在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构建和谐言语网络的产物。只有进入言语网络,“因文明道,因道悟文”,语文教学才有高效率。这是语言“局限性”和“包容性”给语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语文教育尚存在的不讲政治或忽视政治的倾向.提出“语文教育要讲政治”的论题.从语文与政治的关系、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育原则、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论证.力图从理论上探明语文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朱熹在传承“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基础上,提出“文从道出”“文便是道”的观点。他主张“文”与“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形成中和辩证的文道观。这种文道观决定了他对待“文”的辩证态度。在文辞方面,朱熹主张“义理从文字中迸出”,强调文辞是义理的重要载体;又宣称“视言语诚如糟粕”,认为领悟义理后可以忘记文辞本身,秉持的是“得鱼忘筌”的态度。在“文采”方面,他主张“文字奇而稳方好”和“文以伟辞”,注重文辞技巧、文法、修辞的综合运用;同时他又轻视或反对“胭脂腻粉”“妄言绮语”“用意崎岖”的“巧”文。理解朱熹的文道观,不能以“文道分离”“文道合一”或“重道重文”“重道轻文”单一观点进行判断,而应回归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进行辩证地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说明语文这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具有独特的功能。 把语文课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不是始自今日。我国封建时代,无论启蒙读物还是较高程度的教学用书,都渗透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观点。新中国诞生后,国家教委一直倡导语文教学要做到“文道结合”,即要把基础教学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二者不可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是确定语文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的重要依据。如果肯定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那么,就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目的任务,又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编选教材的标准之一,并把“文道统一”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此等等。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可能放任自流。如果强调语文学科具有基础工具性,那么,从教学目的的提出,到教材内容的编排,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就都必须突出和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而绝不允许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惟其如此,广大语文工作者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