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的社会科学学会经历了一个创立──缓慢发展──壮大的发展过程。1963年3月,广西第一个社科学会──广西历史学会成立,其后便受“文革”的影响而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9年又有少数几个社科学会成立。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才使广西社科学会得以发展、壮大,1984年成立的广西社科联,对社科学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大批的社科学会在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相继成立,使得广西社科队伍空前壮大,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交流空前地繁荣。到目前为止,广西社科学会已达一百多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成就、问题与对策刘小龙一、成就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开始利用外资,至80年代中期初具规模,到1993年为止,整个农业领域利用外资的协议金融已逾80亿美元,利用外资兴建的农业项目已经遍布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末中国贫困规模和程度的估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八十年代末中国贫困规模和程度的估计*李实古斯塔夫森本文以1988年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选择相对贫困线从不同的侧面测度了80年代末中国的贫困规模和贫困程度。研究表明,80年代末,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但农村贫困的地区性差异又非常明显。虽然...  相似文献   

4.
无限的渴望:诗人之死肖鹰即年代末90年代初,是诗人死亡的岁月。而这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诗人新生的岁月,不到10年之隔。我们曾在80年代中期以后,感受到了当代中国自我诗性存在的消解,诗歌的内在性消亡。这种消亡以四位青年诗人的肉体生命的电光疾逝般地殒亡...  相似文献   

5.
论美学的学科定位吴琼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美学理论或者说“元美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喧嚣到沉寂的过程.在80年代,人们对美的本质、美是什么等问题的争论可谓是热火朝天,但喧闹的背后却总是掩饰不住理论的贫乏与单一,捉襟见肘之处比比皆是。于是,80年...  相似文献   

6.
唐:我注意到您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致力于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在80年代的学界,这还是一个陌生的全新领域。请问,您开垦这一领域是出于何种考虑?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万:涉足现代西方伦理学对我来说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本科时,受到章海山老...  相似文献   

7.
回归传统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陈晓明90年代的中国大陆与80年代相比是如此风格迥异,特别对于那些生存于80年代文化潮流中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毋庸置疑给中国大陆带来生机和希望,80年代人们追寻现代化,急切摆脱落后与贫困,崇尚西方...  相似文献   

8.
论自主开发与吸收引进相结合孙婉洁80年代以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先后运用后发优势“科技立国”的示范下,各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也于80年代掀起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技术引进浪潮。这一趋势似乎使人们形成一种观念,即只有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无论从数量上做以比较,还是从质量上进行评说,都远远胜过建国后的27年,并且在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和1992年至1994年曾经两度辉煌得令姊妹文学刮目相看。在这期间,最能代表散文创作实绩的是一大批亲历性散文,在今后的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意识"与"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杨 《江汉论坛》2002,(3):80-8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所谓的“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重新变成了一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在接连参加几次有关的学术讨论会的过程中,置身于辩论激烈的会场,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场景在8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在80年代,“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根本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甚至在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它们都会被毫不犹豫地忽略乃至省略。在80年代的文学史叙述中,公式化概念化、政治化的“文革文学”,乃至“十七年学”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发生巨变的年代。伴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存在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了。冷静观察不难发现,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明显的多极化发展趋势,而且向多极化过渡的速度加快了。当今世界,不是美国一家...  相似文献   

12.
论治理生活污染的社会经济机制戴星翼一、生活污染治理势在必行80年代初以来我国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基本是成功的,主要表现在工业污染未随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而相应恶化,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稳定在80年代初的水平,工业污水排放稳定在每年250亿吨上下。这一成就的取...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用学的拓荒之作──评王建华《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雷良启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其独立的学科地位得以确认,至今不到20年。国内80年代初对该学科偶有介绍,系统的引进则是80年代中后期的事。不到几年,我们就已经读到了第一本汉语语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一)“六五”、“七五”时期,呈沿海倾斜布局特征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开始进行调整、升级和转移,亚太地区,特别是“四小龙”适应当时的经济形势也加快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这...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精神的探求新时期文化散文素描张振金80年代中期以来,散文创作随着作家艺术视野的开拓和自我意识的强化,越来越明显地出现一种新的创作思潮。这就是作家以文化的视角观照生活,作品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自觉的文化意识,深广的文化内涵。我们通常把这种散文称...  相似文献   

16.
苏青是40年代上海滩的知名女作家。但因其抗战时期与日伪关系暧昧,抗战结束后,其人其作都成了批评的对象而风光不再。直到80年代中期,苏青作品在大陆才开始重新出版,并逐渐为今天的读者所熟悉。但是50年沧桑巨变,苏青的重新介绍能否像张爱玲那样再次走红,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王一川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与80年代崇尚理性批判、思想启蒙或语言纯洁性不同,转而注重语言的修饰、美化或调整,即修辞。大众文化凭借先进的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语言、电脑语言、广告语言...  相似文献   

18.
规模经济与企业制度创新南京大学经济学系项目组产业组织规模创新与江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1979年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的机遇可以从以下两个时期的动态变化来展开分析。第一个时期:1979年至80年代中后期,这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自始至终地抓住了主导产...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研究的新进展──评《梁漱溟思想研究》一书张利民在80年代兴起的文化讨论中,梁漱溟是位颇引人注目的人物:年逾九旬重登讲坛,仍有条不紊地宣讲东西方文化;再加上50年代因与毛泽东辩争而遭“批判”的传奇经历,……。这一切一时都成为热门话题。当然,除此之...  相似文献   

20.
宗族制度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自20世纪初以来便引起学术界的注意;80年代以后,因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及一大批档案。家谱和民间文书契约资料的发掘和利用,更使这一领域硕果累累。就宋代宗族史研究的状况看,虽然无大批此类资料涌现,但自80年代以来也有了不少成果,而在这一领域用力最勤、研究最为系统者则非王善军先生莫属,这集中表现在他的新作《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中。本书表现出了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是本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本书分绪篇、上篇、下篇、终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