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要突出专业特点,就是要突出师范性与示范性,在要努力达到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所要达到的三个目的的同时,注重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所必备的能力与技能。本文从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阅读数学文献与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教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注重强化和突出与小学数学教学联系密切的内容、加强对学生健全的教师情谊的培养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突出专业特点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核心课,该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学习结构构件的基本构造,培养学生对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从现存主要问题、教学内容统筹、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及设置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幼儿文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提高学生鉴赏、表现及创编幼儿文学的能力。课程内容可分为理论讲授模块、课内实践模块和课外延伸模块。课程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理论讲授时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作品鉴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评价体系的内容与形式应力求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暨南大学预科教育开办十年来,从单纯补习发展到全面学习、衔接过渡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落后,忽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基础,偏重理论教学,忽视隐性课程作用的发挥等。改革的主要对策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设计课程;改革核心课程,突出专业方向性选修课;重视隐性课程,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当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构成教学的目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建立,强调了基础训练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从感觉到知觉再到理性的分析与思维能力,理解、熟悉艺术设计的过程,以最终具备设计的能力.而在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中,却总是强调学生基础训练的视觉效果、形式美丑等,忽视了在课程中对学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能力的培养.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的改革,应将学生放到整个设计基础训练的大背景下,着力培养其从事艺术设计应有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图形思维能力、运用造型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基础教育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又把基础设计训练中三大构成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当作一个重要元素。本文着重探讨了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设计的思维能力和方法、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还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个性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力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并实践了"学生为本,加强基础,提高素养,突出创新,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指导思想;构建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系列课程内容贯通、结构重组优化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了以"电测"、"机测"方法为基础,以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了力学系列课程科研促教学,加强学生工程应用及相应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翻译认知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能力。《综合英语》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认知能力,而注重学生翻译认知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促进《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树立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顺应性、关联性及语境性认知意识,倡导探究式、合作式及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会计实践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将EI冲沙盘模拟经营课程引入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介绍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说明其独特的教学效果。并针对本课程中尚存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发展,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们越来越感到过去盛行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是应该彻底革除的。它除了防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还有一个弊病就是,它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包括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这四个基本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