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阐释多元化是文学释义的必然形式,本文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其诗学理论,综合考察作者、文本、读者诸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文本的开放性结构、作者"原意"的未定性和读者的阐发作用三方面,揭示出文学环境中阐释多元化形成的因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一,中国古代的接受理论在强调接受自由的同时,不会割裂读者与作者、作品的关系,追寻作者之创作意图和把握作品之本意是主要的接受阐释目的。西文的接受美学则提倡孤立考察文本意义,强调读者解读的自由性。第二,中国古人知音理论梳理与阐释《,文心雕龙·知音》集中阐述如何成为知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接受理论,重视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和对意义的重新建构,实现了西方文学研究从"作者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向。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日渐增多,但是立足读者接受方面的还为数尚少。本文选取莫言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首先在读者中进行人物形象测评,而后结合时代背景,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探讨莫言小说人物形象中的人格变迁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陆涛 《东方论坛》2009,(2):72-76,113
文学阐释从作者到读者的转变,是文学作品意义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自然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一面,但也给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带来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的弊病。因此,倡导一种重新回到作者的文学阐释模式就十分必要。赫施的客观解释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意义确定性的追寻,它为克服当前文学阐释中的相对主义与混乱状态提供了借鉴。回到作者的理论范式显示的是对后现代精神的质疑和批判。  相似文献   

5.
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 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 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 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 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 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  相似文献   

6.
阐发是指说出作者不曾说但会说的。只有知道作者都说了什么,说的是什么,才能设想作者会说什么。无论怎样努力把经典阐释得有意思、有意义,都是严格受到文本限制的。解释的可能性蕴含在作品之中。深刻的作品无论有多么重要的当下现实意义,它都不自限于此。由于其深刻,它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意义、得到有意义的阐发。时空间隔、阅读者对作品的间距,产生出一种积极的作用,使作品从某种特定的阅读中解放出来,使作品之为独立的作品这一点彰显。  相似文献   

7.
安贝托·艾柯的阐释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阐释的无限与有界.阐释的无限开放性集中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艾柯的<开放的作品>这一知名学术著作中.艾柯将欣赏者和接受者置于重要地位,提倡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过程应积极参与.然而,随着德里达、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等解构主义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批评方法的激发,在阐释实践中读者阅读文本的权利不断扩张,呈现出了"无限衍义"的情形.针对此现象,艾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明确提出应该为文本阐释设定某种界限的理论,力图为阐释寻找一种合法的界限,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研究的是曹禺早期作品《日出》中反映的基督教精神 ,以八段引文分析作品思想。陈白露的悲剧是所有人类的悲剧 ,八段引文是阐释“日出”意义的积极因素。《日出》的思想内涵包含在八段引文中 ,它概括了《日出》的主题 ,交代了作品的题材、剧作者写《日出》的动机、所要表达的思想及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赫希与新批评的论争为出发点,围绕《阐释的有效性》中的词语展开深入探讨。赫希通过对作品意思与意味的划分,试图找出文学批评界混乱的根源,并提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最终办法——回归作者的创作意图。然而,赫希客观阐释理论的根基有虚设之嫌,且对作品存在方式的认识亦有严重缺陷。因此,客观阐释理论只是一个虚幻的枷锁,对文学批评并无太多益处。  相似文献   

10.
评价理论是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以该理论为框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赛珍珠为其父亲写的传记《战斗的天使》中的话语态度意义加以分析,阐释作者对传教士父亲形象的认识过程,解析她所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可以帮助读者欣赏这部作品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作者的作用、文本的意义以及这两者同读者的关系一直备受欧美作家和批评家的关注,加拿大作家卡洛尔.希尔兹的小说《玛丽.斯旺》就是体现此类关注的典范之作。小说围绕女诗人玛丽.斯旺之死而展开,着重演绎了四个人物在诗人死后如何各自为营地以权威身份诠释和构建诗人的历史与作品。希尔兹在这部小说中阐释了作者、文本、读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作品诠释过程以及作品意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在希尔兹看来,作者将创作意图化为文本后离场,文本因此而获得相对独立但却使歧义诠释和多义诠释成为可能,读者则围绕缺场的作者和自主的文本重新构建新文本,这一系列过程最终造就了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12.
“作者已死”和“作者不死”就其各自的观点来说,在不同层面都有可取之处,在它们自身所处的语境中均有其积极意义,但若将两种立场推向极致,就都容易导致对文本阐释的偏颇。事实上,作者与作品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批评实践中都可被视为两个互为伴随关系的文本。作者与作品这两个文本,自生成以后便各自在周围形成了自身的解读和阐释的语境,作者与作品之间有一种既相互呼应又相互平行的关系。“作者已死”与“作者不死”看似不可调和,实际上反映了作者与作品这两个“文本”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一对互为伴随关系的文本,“作品文本”的解读和阐释受到作者和其他伴随文本的影响,而“作者文本”自身的生成和评判则受到作品和文学史的制约。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赫施的意图主义批评明确提出“保卫作者”的口号,认为文学阐释的任务不是去研究作品,而是研究作者,尤其是研究作者的意向和企图;中国古代的本事批评以“本事”→“本意”→“本义”为阐释思路,认为作品的本义由本事决定,相信作者本意与作品本义的同一性幻觉,因此两者都认为作者的意图决定作品的本义。但是对于如何得知作者的本意,两者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古代的本事批评从本事入手对作者的本意进行客观探求;而赫施的意图主义批评则对作者的意向或意图进行理论探讨。至于作者的本意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本义,两者都未深究,又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分析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反映的作者亨利.詹姆斯的美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实质和局限性,重新阐释了作品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欧洲寻梦之旅的象征意义,挖掘作品人物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背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于经典文本的阅读常常因宥于既定范式而陷入阐释循环。在卡夫卡成为经典以后 ,对卡氏作品的读解同样被种种理论阐释牵绊 ,社会学考察、心理分析、考据索引、存在主义、神学启示和传记批评常常各执一辞 ,从而失却意义的本真。本文以《审判》为对象 ,尝试回归作品内部的个人经验式阅读 ,得出与理论先行的读解方式不尽相同的新解 ,即从不断的追问中确立作品本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作家的理论主张与作品实际往往不一致。在批评方法上 ,如果仅仅以作家的理论主张阐释其作品 ,或在作品中寻找一些例证印证作者的理论 ,势必造成某些误读 ,忽略了创作主体与创作过程之间的复杂性。汪曾祺对小说创作的审美主张是“真实”与“和谐” ,实际上其作品在大量“真实”的背后 ,还有长期被掩盖的“失真” ,在被认为“和谐”的旋律中 ,还有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17.
梁宗岱的诗学思想是以中西古今的诗学理论为渊源,对其艺术养分汲收融汇并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期待对其改造,误读和重新阐释的结果.以作者--作品--读者为重心,从创作美学的角度,站在中西文化观念的高度,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诗学内涵,并在中西对比中反观、建构传统诗论的"现代化"和西方诗学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出向诗歌艺术本质探讨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18.
叙事距离是大部分小说家采用的重要文学技巧之一,是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基本要求。叙事距离不但体现在叙事的时间与空间上,而且还体现在作者、叙事者、故事人物及读者之间在道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距离,体现在作品与读者的审美距离。霍桑把这一手法巧妙地运用于《红字》之中,增加了作品的文学美学效应,强化了作品主题的表现力;叙事距离在《红字》里的运用不但增强了作品的张力,延长了读者对作品的领悟,让作品与读者保持着恰如其分的审美距离,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而且还有助于叙事者在传达婚外情主题时免受道德谴责。本文旨在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阐释叙事距离的概念及功能,并探讨其在《红字》中的具体运用及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构建了中国诗学的千年阐释传统,并辐射到词学阐释领域。清代词学阐释系统的建构承袭了古典诗学的阐释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词学批评阐释之中。清人不遗余力地搜集整理历代词人的传记资料,编写词人年谱,搜集作品本事,辑纂词林纪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揭示词人词作的相关背景知识,起到论其世、知其人的功效,达到帮助读者了解作者本意与作品本义的阐释目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作为文学"副文本",书刊装帧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掘和阐释。本文将从版本价值角度切入,以装帧与设计者、装帧与作品的关系为基点,就装帧鉴证文学史、反应文学思潮等重要意义加以阐释,提出系统整理现当代书刊装帧并对其进行考察,从"装帧证史"的角度开辟关照文学史新路径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