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杨敏 《天府新论》2006,(Z1):222-223
美国的黑人文学是随着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黑人文学中的女性人物也随着黑人文学的发展变得逐渐"丰满"起来.从美国早期黑人女作家"北美黑人文学之母"惠特莉到19世纪中期的布朗、哈泼,再到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吐默、赫斯顿等,以及二战以来的赖顿、鲍得温、艾里森、沃克等,他们在根植于传统美国黑人文化的同时,从不同角度不断地给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注入了新鲜血液,使黑人女性形象逐渐丰满.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文学领域中,很多作品都描述出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数千年男性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让我们从女性的形象出发,来重新评估西方文学史的价值,从而为我们重新阐释西方文学开创了一条崭新的渠道.因此,文章将重新审视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让长期处于男性文化观念压抑之下的社会对女性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界定,从而树立了西方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这是女性解放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有利于通过这种超越性的女性意识来推进人类精神的深层次发展与提高,实现真正的两性平等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女作家从社会派定的传统角色挣脱出来 ,在文学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群像。她们建构的女性形象不是单一的 ,而是发生了嬗变。冰心一类的作品中出现的是以温情主义为主的温婉、清澈、纯净的淑女 ;冯沅君、庐隐、丁玲等则从主情主义出发塑造了热烈、绝决、不妥协甚而越轨的叛女 ;张爱玲、苏青的作品则由女性生存方式和女性生命体验角度出发 ,努力勾勒出一群心理变态、扭曲的疯女。通过角色的嬗变 ,我们可以看出其间表现出的女作家关于女性、婚姻、恋爱观的变化 ,也可以窥见这些各有思想、追求的女作家的作品 ,不仅在总体上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而且在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母亲一向是牺牲、奉献、圣洁、伟大、苦难的象征。但是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张爱玲开始,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一批女性作者的笔下,这种我们已经习惯的价值理想不复存在,圣洁伟大的母亲得到了一些女性作者越来越彻底的解构,被一系列卑微、丑陋的恶母形象所代替。这一现象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危险性和可怕性。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一些女性作者对张爱玲以及西方女权主义者产生了误解,一致走入了盲目解构的泥沼。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后的台湾,是社会发生深刻结构性变革的时期。从政治上看,世界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东西方“冷战”格局趋于瓦解,“和平”和“发展”成为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台湾也不再是冷战棋盘上的一粒卒子;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都市社会的基本成形,使整个台湾几乎成为“都市  相似文献   

6.
在张爱玲的笔下,生活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生活在大都市,受过一些教育,有一些见识与智慧,不少人还有独立的职业,因此,被称为“新女性”。但她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与时代同步,追求物质享受,成为“女结婚员”依旧是她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她们的结局却是或死或伤,或沦为情妇,或变成高级妓女,或成为“活寡妇”,始终摆脱不了命运的桎梏,从而陷入生命的荒原。  相似文献   

7.
台湾女作家的创作中,一个原本面貌与性格都比较单纯的角色——母亲受到高度重视。(1)出现异样的母亲类型与多样化的母性。50年代初,台湾女作家创造的母亲形象与母性内涵较单纯。60年代前后开始变化,出现了灰暗性的母亲群。(2)母亲谱系出现较大的扩充与拓展,渊源于女作家的异向性思维与审视角度的确立。其立足点在于:还给母亲女人的本色,破除经过修饰、歪曲的圣母性。与之相适应,“审视文学”的表现方式与美学风格也有了更新。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海明威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在作品中他既塑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硬汉"形象,同时也塑造了许多"新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新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女性的生存状态,有助于对作家有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李钧 《齐鲁学刊》2004,(5):147-150
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曾经作为一个历史的神话成为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参照。但事实上,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女性并没有获得个性自主与性别意识,当时的女性解放不过是特定的政治话语支配下的一种社会表象。大跃进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单纯的、透明的、单向度和象征性的,是承载政治经济革命使命的意识形态的整体符号,而不是文明的、审美的、人性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世纪末开始的大迁移,大量犹太移民来到美国。于是,叙写犹太移民生活的美国犹太文学逐渐兴起,并在美国文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如其它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美国犹太文学也不乏对各类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塑造。本文试图从性别、种族及历史的变迁等角度探讨美国犹太文学中女性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文学”并不是新名词,在台湾光复前就有作家使用过。但这不等于说,“台湾文学”在任何时代或对任何人来说,意义都是相同的。“譬如日据时代的台湾文学,是殖民地台湾的心声,是精神与灵魂的表达;是挫折、希望、悲哀、喜乐的交融。但在同一时期,从日本统治者的观点来看,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背景 “新女性”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思潮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台湾女性文学的父亲主题黄发有女性文学,是指由女作家创作的反映女性生活,探索女性命运,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品。台湾女性文学发轫于50年代,当时文坛活跃着一群自大陆迁台的女作家,远离故乡的焦虑使他们热衷于表现乡愁主题。她们渴盼回归阻绝的家园,可现实却碾...  相似文献   

14.
陇东根据地文学是陕甘宁边区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光辉的一页.陇东,是历史上的一个地域概念,指甘肃的东部.我们现在所说的陇东革命根据地,是指延安时期,我党建立的陇东分区所辖的合水、庆阳、华池、曲子,环县、镇原,和关中分区所辖的新宁、新正等八县.它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一块红色区域,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为革命圣地——陕甘宁边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两岸长期分离造成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背景差异,两岸的女性文学写作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但到80年代,两岸女性文学的创作从主题到人物设计出现了趋同之处,对两岸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探究两岸文学有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的共性,又可分析两岸由于长期分离所造成的文学殊异性,从而达到更好的互相理解、互相交流,进而推动两岸文化互补和融合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和中国清代女作家丘心如的弹词《笔生花》,都不约而同地塑造出遭到父权制家庭残酷镇压的“疯女人”形象———伯莎与沃良规。在人物关系和情节结构上,“疯女人”们与独立女性同处于一个婚姻家庭,兼具“情敌”与“同谋”的双重作用。这种矛盾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表现出十九世纪女作家们在传统内打破传统的“诡辩法”:她们一方面依然摹仿着男权中心话语丑化“疯女人”,另一方面暗中借助“疯女人”表达对父权制婚姻家庭的批判与反抗。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新时期文学形势的估量和评价,是这些年在文艺界讨论的很热烈的一个问题.这些讨论,既涉及到对于几千年来我们文学创作的评价问题,也关系到对于我们作家队伍的估量问题.几年来的实践说明,这些方面的讨论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新时期文学在短短的几年中,不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和其他战线一样,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毫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外国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起了催生和促进的作用,那么俄罗斯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历史联系始终呈现出清晰的脉络。中国新文学异常分明地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强烈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许多作家,受到它的思想启迪和艺术滋养。而俄罗斯文学的大师们创造出的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女性形象,又多在我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形象中折射出同样  相似文献   

19.
(一)完全摆脱战后色彩的一代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文学每十年至十五年就有一次激烈的变革。百余年间的国力膨胀,战争扩张和战后的重建,都给文学的发展带来强烈的刺激。拿战后来说,初期出现了第一次战后派、第二次战后派。经济高速成长中出现了第三新人、新战后派。七十年代,新起的“内向的一代”,在题材上,感情上和战后初期,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是迥然不同的。“战后”为特征的时代已经解体。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似乎日益疏远,“自我”意识在创作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