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到大众旅游这一"大熔炉"中,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论文在用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分析民族文化性格,梳理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后指出:在民族文化性格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适宜性,不同性格的民族文化应采取不同的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分析表明:彝族文化属于内向型性格。作为结论,我们指出对呈内向型性格的彝族文化,不应采取全面深入的旅游开发策略,宜采取控制性开发,且以前台公共性文化及其载体为主,对后台隐秘性文化及其载体则需要重点保护、控制性开发。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家界的民族文化旅游主要是一种民俗旅游 ,以开发有关少数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为主 ,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民族风情 ,了解民族文化 ,促进民族间的了解和融合。大力发展张家界的旅游业 ,必须结合本地实际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增添文化旅游含量 ,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 ,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突破目前张家界旅游文化消费太少这一制约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从而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前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即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是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作者指出,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商品经济还非常落后的民族地区,其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朝鲜族两重性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朝鲜族形成了注重秩序、积极入世、民族传统心理与现代意识集于一身、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民族性格 ,在这种民族意识的支配下 ,延边注重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 ,注重品牌效应 ,也重视打造民俗形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这些年来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形成为支柱产业,产生了很好的作用。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中有部分是含金量很高的旅游资源,对少数民族旅游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作用巨大,但少数民族文化却无应有的学科地位。文章主要观点,“旅游经济”或“民族经济”难以包容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设立“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学科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湘西包括张家界、湘西州和怀化三州市,同在湖南省的西部,是一个以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该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环境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旅游态势强烈.但当前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依据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指向,综合考虑民族文化旅游内涵.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新的模式,是值得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区域旅游中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致富的有力因素,在作为旅游资源来促进地区发展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也会发生转变,诸如文化转型、商品化等现象。在这种双重境地中,必须有一个双赢的措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原生态”保护,并以此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化的历史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本文以青片羌族风情旅游开发为个案,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与文化再造过程中的文化保护,从而在一定层面上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贸易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这为文化旅游业的跨越腾飞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民族地区现代化、市场化、外向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面临诸多发展难题,涉及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严重不足、旅游发展资金相对匮乏等多个层面,直接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质量效果;针对新常态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新趋向和新特点,如何研究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规律,积极做好民族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民族体育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以田野调查所得的信息、资料为据,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为旅游开发所利用的过程,揭示出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指出旅游的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而这些文化的重新生成又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化及其功能的转化,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演进。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得以实现,民族旅游也成为一个重新诠释地方和民族文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类型 ,并就中国传统旅游风俗所体现的中国旅游文化稳健内敛特征作了概括 ,同时扼要分析了这种特征对中国古代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及其旅游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植根于中国长期稳定的农业社会,伴随着中国农村农耕经济的发展而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存,对我国农村影响较为深远。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化型探索戏剧着意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历史与现实,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剖析封建文化传统中的消极糟粕成份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形成的负面影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基本精神,呼唤重建健全的民族精神、重塑理想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是"文化",而这一"文化"不可能专属儒学、国学,或者新儒学意义上的文化,而只能是三者之上的文化。当代的"文化"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与精神的分裂、精英与通俗的对抗范畴,已经广泛渗透到物质—日常生活深处,导致其存在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有重大差别,形成了物质文化、日常生活文化等范畴;"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大文化,体现为广泛包容和汇集,文化内部分类替代分层,文化关系的和解代替对抗,文化价值分享代替对立。北京作为中国当代文化成就的最集中体现者,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全国文化中心,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阜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观念上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大的旅游文化观念;没有形成旅游文化链;对旅游的历史与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用不够;旅游文化产品的区域性特色不够突出;对旅游文化市场的管理不刭位;旅游服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提出构建阜新旅游文化链;加强旅游文化管理与创新,打造优秀旅游文化城市的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大旅游文化观念;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塑造优秀旅游城市形象;开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拉动经济增长;加强旅游文化市场管理,创造安全与和谐的旅游环境。促进阜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民族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过程,游客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差异带来文化的传播与互动,对民族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游客求异的旅游需求与地方性知识保留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明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对于民族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作出一定的调适,通过传统文化的再造来达到一种象征性的真实,将民族旅游中的矛盾与冲突转化为互赢互利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大量有形文化遗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高价值的旅游资源。徽州文化旅游的发展虽已取得成效,但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规划,择优开发,丰富旅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品牌意识,改进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好政府、企业、居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旅游台湾的文化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向大陆民众开放旅游,将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作为大陆游客,在这旅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台湾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四大组成元素,尤其要认清殖民文化遗存中的“日本情结”的本质。旅游业界要正确引导游客体验当地多元文化的特色,要合理挖掘、精心组织、大力宣传,使台湾旅游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作出贡献,在沟通两岸同胞骨肉感情上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流传于世。武术不仅仅属于中国人民,而且属于世界人民。如何让武术更快地走向世界,本文通过对同属亚洲运动的跆拳道和武术,从运动发展、传统礼仪精神、段位制和竞赛的基本理念四方面加以比较研究,并指出武术可以借鉴跆拳道的方面,从而加快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重庆民族地区具有完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深邃的古文化遗存,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21世纪,重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突出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知识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注意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开发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