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旨在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选择怎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促进经济长久稳定发展。一、对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确定及评判经济增长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即经济增长有50%以上是因高积累(生产要素投入量扩大)而引起的。二是效益型经济增长模式,即经济增长有50%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资源条件,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作用。经济增长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与资源条件的特点相联系的。在增长模式转换的过程中,资源条件的变化起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间接物质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间接物质资源即有待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壤、矿产、水、木材等方面。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指一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如国土面积、矿产储量、水流量和降水量、森林覆盖面等;自然资源的质量则是指可耕地面积和土壤的肥沃程度、矿产的种类、质量、品位(富矿和贫矿)和开采的难易程度、水资源的水质和可利用程度、森林中林木的种类、质量和可采伐率等。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与转换黄平林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现实选择一般认为,经济增长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以追求增长速度为核心的粗放化增长模式,二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增长模式。前一种增长峻式工要依靠外部输入动力推动,也就是由资源投入所推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经济增长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技术、资本、劳动等。因此要建立一个非常完整的经济增长模型是不现实的。众所周知,资本要素的形成需要投资行为来完成,而投资行为的发生又必须建立在融资基础上,所以从这种角度分析,可知融资模式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关系。一般来讲,融资模式主要分两种:一种归属于内源型融资,融资主体必须依靠自身内部市场获得资金,如依靠企业留存收益等;另一种归属于外源型融资,融资主体必须依靠外部市场获得资金,如银行贷款、股票融资等。为了简化问题的分析,本文只研究外源型融资,具体仅指直接融资(股票融资)和间接融资…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与理念转换(美)保罗M罗默夏业良编译增长的复利率有一个古老传说的现代翻版,说的是一位投资银行家所要求的支付办法:在棋盘的第一个方格里放入一分钱,在第二个方格里放人两分钱,第三个方格里放入四分钱,以此类推。假如该银行家要求只使用那些白色方格,那...  相似文献   

6.
汪和建 《学术研究》2016,(4):51-60,177
全球金融危机实际宣告了经济全球化主流模式的终结及其转型。国际经济秩序巨变对于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集中表现为中国基于全球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来自外部市场需求减少和内部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阻碍。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亟需进行某种适应性的转换,即重建一种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此,在认知层面上首先要深入理解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即消费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经济社会学选择下降到行动与组织层次和以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为核心的研究策略与方法,为我们分析消费如何影响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有力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为分析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本文以开放经济为背景,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1999-2007年的实际数据,分析了出口和投资(外来直接投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出口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视角,本文提出扩大国内消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充分利用内资和有选择引进外资,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经济增长模型和来源的分析研究,以及对知识经济有关理论的思考,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模式是以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来源,以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相应经济价值为核算标准,以人力资源和开发为依托,以知识化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知识型经济增长模式。粗放式经济增长和集约式经济增长的条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都难以满足,它们的发展都最终被知识型经济增长所取代或演变为知识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增长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财政收入体系的特殊性———税费并存,尤其是大量非规范的收费存在,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也加剧了企业税费总负担。当前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体系,在“清费立税”的基础上,确定以税收收入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促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略论经济增长要素的转换与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进步,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已不再成为主要竞争要素,资本要素的竞争优势也在逐渐减退,知识和技能日益成为新的比较优势。经济增长日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内在质量,技术能力成为新一轮国际分工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力资源,我们应重新确立人力资源的合理结构,确定人力资源的培养对象,改革终身式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由于出现市场疲软,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如何准确分析、解决这些矛盾是理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上世纪 80年代、90年代初的高速增长 ,至 90年代中后期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据报道 ,到 1999年底增长率已跌至 7.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于2 0 0 1年 4月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 ,我国经济增长减弱的趋势近期仍有继续的迹象。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探讨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 ,从而提出某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显然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1.1各种影响的确定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国民经济总需求 (AD)由居民与政府需求 (C)…  相似文献   

13.
资源约束是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需求约束则是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我国市场化改革已有20多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仍然不能有效发挥基础作用,根源在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摁住了"看不见的手",政府的行为扭曲了市场机制,妨碍了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体制安排的不合理,就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4.
从实现“小康”到实现“现代化”不单是量的扩张,更是质的飞跃。它要求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都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从经济增长来看,现代化需要一个全新的方式,即优化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科技进步作用的不断发挥、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是从粗放经营为主转换到集约经营为主。具体地讲是:开拓思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组织经济运行、推动经济增长;强化产业政策,逐步构筑适合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转换企业机制,为国有企业解困,为非国有企业添劲;培育科技进步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辟通道;对外开放也要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15.
以往较为有效的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拉动经济的做法,在本轮经济启动过程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较为主要的是因为这一轮新的经济周期面临严重的消费制约.只有启动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启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高”和“三性”。“三高”,即高经济增长率,高结构变动率,高经济效率;“三性”,即时代创新性,增长持续性。产品与要素的国际流动性。我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刚刚起步,它受到了资本规模、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结构演化的制约。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外向化,使我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考察经济学知识增长的模式,不得不考察经济学知识的性质。关于经济学知识是先验分析或是后验综合的,还是两者兼有的,始终存在着争论。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未能将经济学中的种种假定特别是基本假设和经验假设予以清晰地区分。基本假设是对经济世界的规范和设定,它给出的是“应当的”或“理想的”经济世界。从基本假设中增殖出具有经验性质的假定,或从模式中发展出扩大的理论,从假设转化到假说,是经济学知识增长的途径。经济知识增长的模式表现为:基本假设→经验假说_1……→经验假说_n……;或为:应当的经济世界→“现实的”经济世界_1……→“现实的”经济世界_n……。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厦门经验”、“厦门模式”之类的学术话题不断见诸媒体。文章系统回顾了厦门24年来的特区建设路子,以翔实的资料和数据、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向我们展示了“厦门模式”的内涵、实质及其举措。“厦门模式”不但印证了中央关于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路子的正确决策,也使厦门倍感坚定不移地继续沿着中央所指出的路子走下去的无比重要。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及未来的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我国经济以平均每年超过9%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奇迹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出口导向经济模式.该模式也导致了内需不足、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培育有利于内需增长的社会环境,包括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国民基础教育与人力资本培训制度、加大对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等.  相似文献   

20.
进入“九五”计划以后,我国开绐了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的活跃初期,正在发生第三次区域经济重心转移,中西部地区日益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和战略发展的热点地区。然而,近几年来西部省区在适应性结构调整和战略新选择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带有盲目的特征,形成了许多结构调整和战略决策的误区。对此有必要做比较深入讨论。一、甘肃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取向及决策误区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甘肃及西部其它省区自1996年起绐,开始了区域性的结构调整和战略决策工作。从几年来的实践效果看,已经取得了如下成绩:一是通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