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期收益是证券投资者投资的目的,而收益的实现往往伴随着遭受损失的可能,并且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具有"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所以在证券投资时,投资者应该考虑到这种区别于"随机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的"贫信息"不确定性.鉴于此,本文考虑预期收益率和风险为贫信息不确定性的β值证券组合投资的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建立了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的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确定合适的证券组合的投资比例,可使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达到投资者满意的程度,这对投资者具有指导意义,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3.
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证券投资前,都要计算和预测证券在一定时期的收益,而描述这种收益常用的是预期收益率,同时还要考虑风险的存在.因此,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是投资分析的重要指标.β值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和均值-方差模型相比具有需要确定的参数少、计算量小、风险选择参数更具合理性的优点,有的文献是在证券组合中不含有无风险资产和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研究β值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的;考虑到证券组合中应允许包含无风险资产,而且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上卖空常常受到限制,提出了允许持有无风险资产的β值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其实这两种模型都是假定某一投资期内预期收益率和风险均为已知的常数,但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中,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国际证券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具有"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贫信息"不确定性,所以在证券投资时,投资者应考虑到这种区别于"随机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的"贫信息"不确定性.鉴于这种原因,本文考虑预期收益率和风险为贫信息不确定性的允许持有无风险资产的β值证券组合投资灰色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证券投资是一项复杂的金融活动,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为证券投资奠定了现代投资管理的理论基础.马柯维茨指出一个典型的投资者不仅希望"收益高",而且希望"收益尽可能确定".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寻求"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同时追求"收益的不确定性最小",在期初进行决策时必然力求使这两个相互制约的目标达到某种平衡.马柯维茨分别用期望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方差来衡量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和不确定性(风险),建立均值方差模型来阐述如何全盘考虑上述两个目标,从而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构建证券投资组合的主要动因在于降低投资风险和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投资者通过科学的组合投资,可以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即在风险既定的条件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或在收益既定的条件下使风险尽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6.
蔡春霞 《山西统计》2002,(4):19-19,38
组合证券投资是分散投资风险的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每个投资者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风险 ,获取最大收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才能实现呢 ?本文通过对马科维茨模型及Lindo统计软件的综合应用 ,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很好的方法 ,对于中小投资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Markowitz均值-方差(M-V)模型是至今应用最广的组合投资模型.当然模型仅当证券的随机收益服从正态分布,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二次函数时才成立.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证券的随机收益是偏态分布,理性投资者的心理是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的,因为投资者的财富越多,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越大,二次效用函数不能刻划这种心理.本文利用期望效用函数,对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最优投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投资组合的风险测度模型,包括绝对风险厌恶程度和相对风险厌恶程度的度量.  相似文献   

8.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自2001年6月见顶后,我国证券市场就开始了长达三年有余的调整,沪市股指从2245点的高点位一路调整下滑至2004年9月13日的1259点,"熊市"特征非常明显,许多投资者持有的证券市值被"蒸发",损失惨重,市场给广大投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在此期间进行证券投资,可能会使投资者预期收益减少甚至使本金遭受损失.由于证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任何投资抉择对风险的防范都是必要的,投资者必须确保在获得一定的预期收益时使得风险最小,或者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获得尽可能多的预期收益.为了达到这种目标,并创造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进行证券投资组合的优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证券组合投资的目的是通过分散投资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时,首先要面临证券组合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旭微 《中国统计》2002,(10):36-37
证券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但是在谋取较高收益同时,必然要承受较大的风险,因为收益与风险始终是成正比的,投资者如何把总收益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使总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或者在总风险一定时,获得的总收益最大,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证券投资组合。一、证券组合及其效应 一般而言,证券投资者总是设法把资金分散地投在几种证券上,以减少风险。分散、减少风险本身就是谋求稳定的收益水平。投资者购买若干证券就构成一种投资组合。证券组合就是证券的多样化、分散化。既包括确定性收益证券(如债券),又包括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证券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和投资风险的大小。由于证券投资收益受证券市场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将其看作随机变量,我们可以利用一定时间内某种证券收益率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分别来衡量该种证券的获利能力和风险。诺贝尔奖得主Markowitz提出的证券组合优化均值方差模型奠定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均表明,通过组合投资确实能减少证券投资的风险。一、组合证券投资优化模型设投资者选择了n种证券,其收益率分别为Ri(i—l,2……n)为随机变量,其数学期望与方差分别为r;(i—l,2……n)及a;‘(i—1,2……  相似文献   

12.
一、采样方法及其信息价值 在实际的投资项目中,由于金融期权中的无套利假设不一定成立,即在市场中不一定有与之对冲的证券组合,因而本文是假定投资者为风险中性者.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作为近年新兴的大众投资工具,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合证券投资方式,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组合投资,专家运作管理.1998年,我国新基金面向广大投资者后,基金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尤其是在2001年之前,基金投资的回报率相当高,受到广大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4.
自William Sharp(1964)提出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来,β系数作为该模型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被公认为是衡量证券投资组合系统风险的主要指标.通过对β系数的估计,投资者可以预测证券未来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5.
0引言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主体追求的是收益最大化,但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为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应将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的证券进行组合证券投资。确定证券组合的关键是依投资者的偏好对收益和风险加以权衡,在总投资资本中合理分配各种证券的投资比例。一个成  相似文献   

16.
多目标证券组合投资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在实际的投资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追求收益尽可能的大、风险尽可能的小的投资组合,因此,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多目标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并进一步引入偏好系数将其转化为可根据投资者偏好决定投资决策方案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个股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壮大,证券投资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证券投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证券投资分析、决策、操作和管理等一系列环节,其中证券投资分析是基础性的核心环节,它可以使投资者提高投资收益,降低风险损失。然而,在证券投资的实际过程中,面对数十个企业财务指标,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很难比较直观地看出不同行业、不同部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都希望在同样的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的期望回报。马科威茨的证券组合理论对证券组合的风险水平和期望回报给出了定量分析,但由于其实际操作中计算量较大,故多应用夏普的市场模型。实际应用中,一般先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证券的期望回报和风险水平,再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进行组合证券的选择。夏普的市场模型为:民;一。+pi兄十q,其中:民为证券i在期间t的回报,Rp;为证券组合在期间t的回报,a;为证券i在期间tR。一0时的期望回报,6为证券i的回报相对于证券组合回报变动的测度,q;为期间t时其他影响证券i回报变动的随机误差。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效用理论与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根据该模型选择投资组合将不依赖于效用函数的确定,即与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形式无关.在正态分布和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有关假设下,文章还给出了允许卖空时模型的解析解和不允许卖空时投资组合策略的算法,此时的模型解也是均值--方差有效的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20.
在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上 ,收益总是和风险相伴的 ,因而要想完全避免风险 ,稳操胜券是不可能的。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方法 ,当投资者面临无数选择机会时 ,能够用此种方法来确定自己的最优证券组合 ,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下减少风险 ,或在一定风险水平下提高收益。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 ,分别介绍证券组合理论中的三个重要模型 ,即CAPM、APT、ARCH模型 ,从而揭示证券组合理论的发展沿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