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合理性问题之成为当代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题 ,既是对于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绝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历史性批判 ,又是对于理性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功能的批判性反思 ,同时也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它意味着人类认识的科学视野由自然转向社会文化 ,由事实转向价值 ,由认知转向评价 ,由存在转向行动 ,由描述转向规范 ,代表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合理性看做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合规范性的统一 ,主张在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中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合理化发展途径。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合理性和不断提高其合理度应当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欧阳康教授任总主编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丛书”,已于1998年1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丛书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出版图书,其首批著作包括:《社会认识方法论》(欧阳康主编)、《社会决策论》(朱志方著)、《社会理想论》(叶泽雄著)和《社会理解论》(郑文先著)。这批著作富含新论、深论,见解精辟,极具个性特色,取得了四大突破。其一,研究课题的突破。“丛书”不是关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一些枝节之论,也不再限于对社会认识进行基础分析和方法论探讨,而是立足于当代大实践…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阳康 《江汉论坛》2001,1(11):30-34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作为对于现代化及其负面效应的批判与否定而兴起的,其矛头直指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文明核心的现代性。后现代化主义者以怀疑主义的态度否认各种形式的哲学世界观与价值体系,颠倒人文社会科学中主体与对象、作者与读者的基本关系,否认科学观、真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从根本上挑战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应当从当代西方社会的复杂性中探析后现代主义的现实基础,关注其所提出的某些真实问题,把握其思想动向,同时努力克服其片面性、极端性和消极态度,大力加强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积极发挥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和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4.
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起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作为当代哲学的重要分支而为学界所关注 ,提升着人们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运作方式的哲学自觉。本文立足于当代大哲学的视野 ,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对象性基础 ,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与功能、进化与发展、客观性和主体性、真理性和合理性、滞后性与超前性、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 ,探讨人文社会研究中的说明与理解、认知与评价、规范转换与学科际沟通 ,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5.
6.
哲学的人文价值既体现在为人类提供人文价值导向,也体现在不断地同人类世界中的各种“异化现象”、“物化现象”、“非人现象”进行斗争,这都是为了“使人成为人”,都是强调哲学的人文价值。哲学的人文价值在当代的凸现,正是基于现代人文精神的危机与失落。  相似文献   

7.
拓扑学的引入是哲学社会科学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拓扑学的"同胚性""连续性"和"关系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一方面,拓扑学思维洞察了哲学思想在差异性生成的过程中存有某种连续性;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运用拓扑想象力理解日益复杂和变幻无方的社会世界.拓扑转向的过程本体论、非线性认识论和关系主义方法论,为未...  相似文献   

8.
《大庆社会科学》2006,(1):60-60
杨君武撰文认为,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或规范并非绝对普适,而有其限度。它至少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限度:个体理性的限度、根本利益的限度和社会正义的限度。对于缺乏起码的理性行为能力的人,社会不能提出诚信要求。诚信不可能出现在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相互冲突的双方之间。社会正义是诚信的一条重要边界,诚信应当在正义的范围内活动。逾越正义的诚信是自我背叛、自我否定的诚信,因而不是真正的诚信。深入认识诚信的限度,是为了更适当地要求诚信和更合理地践行诚信。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新哲学文化构想朱宝信一中华民族在古代的先进和近代的落伍同样都是引人注目的。近代以来,中国人为了摆脱落后、迎头赶上,积极寻求真理。在东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适应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征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界,而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哲学,则在长期的批...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作为指导思想、作为理论旗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中,江泽民像毛泽东、邓小平一样,对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极为重视,对理论研究工作一向予以热情的关怀和支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11.
探讨马克斯·韦伯的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所蕴含的哲学意蕴,对于今天深入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及其限度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韦伯关于终极意义与经验认识相区分的价值中立原则,蕴含着他对于现代社会价值秩序及其根据所发生的根本转变的自觉理解,体现着他对于终极意义与经验认识的统一原则在现代社会潜存风险的忧思。正是在此意义上,韦伯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现代的最重要功能是让人保持头脑的清明并以此抵御先知般的立法者的妄念。  相似文献   

12.
13.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存娜 《学术界》2004,(3):154-167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之所以广受诟病 ,原因在于它未能保证“公正”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评价指标和标准中存在的混乱和机械 ,程序观念的淡漠及其造成的程序漏洞 ,以及关系人情等非学术因素的介入 ,都弱化了学术评价的应有功能。为此 ,学界应该致力于评价指标和标准的合理化 ,建构公正的评价程序 ,并成立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前后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在当时影响广泛,这场论战首先由胡适发起,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口号,其影响超出那个时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至今影响深远。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提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诸多问题的全新理论视域,必将澄清信仰和问题意识连接起来,在时代的高度上重析问题与主义之辩。  相似文献   

15.
符号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筠泉 《学术探索》2005,2(3):10-14
符号学虽然是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中成形较晚的学科,但中国古代哲学中已有较为丰富的符号学思想。加强符号学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哲学研究的精确化和科学化。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研究,同时符号学研究也有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6.
2019年6月15日,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州学刊》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郑州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与核心竞争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与政府责任、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与学术环境优化、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与学术创新、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与期刊内部管理改革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积极为推动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本刊选登6位重要专家学者的发言观点以飨读者。喻阳认为,学术期刊高质量说到底就是文章的高质量问题,可以从文章有无新意、论证是否严谨充分、文字表达是否规范顺畅三个方面去判断一篇文章是否高质量;学术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有一个好的期刊领导班子,三是有一个好的编辑团队。陈玉梅认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要与学术创新互促共进,要以期刊高质量发展引领推动学术创新。秦开凤认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学术期刊存在的一些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的监管责任亟待强化,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徐祥民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研究者和学术期刊携手前行,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理论创新主要靠名学者和名刊。汤漳平认为,良好的办刊环境和学术氛围是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条件,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品位。王波认为,新时代学术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期刊界携手共同推进"期刊共同体"建设,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培养,充分重视特色栏目的打造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陈伟刚 《学术界》2001,(4):237-241
2001年5月19、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时代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等众多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和讲演,共同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未来.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概括理论的探索──《中国当代哲学问题研究》评介贾红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了齐振海教授的《中国当代哲学问题研究》一书,该书收集了作者1977年到1992年期间写的主要学术论文,是作者对中国当代哲学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了三大思想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文化。以何种方法和评价标准来整合这三大思想文化资源,成为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努力探索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正确对待三大思想文化资源的学术范式。“马学为宗、国学为根、西学为鉴”是这一学术范式本质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1996一2000)规划要点(1996年:月16日第三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党的十四届五中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八届全国人人四次会议批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