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偶是《史记》散文诸多修辞手法中数量巨大的一种。它的广泛而成功的运用,对《史记》语言总体风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欧洲著名文学作品《简·爱》与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大一女生》出自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之手,却塑造出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内涵和艺术手段着眼,从作品的人物的命运与形象的刻画、情节结构的设置、景物与心理的统一方面入手,剖析两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成功的审美因素,从而透视出文学精神的微妙渗透和传承。  相似文献   

3.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早期审美心理。本文从社会功用、意境构建、人物形象和语言形式四方面分析《诗经》的美学风格。站在今人的角度,立足文本,探析早期人类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5.
试图以"远方"的意象为起点,比较鲁迅先生的散文《过客》与海子的诗歌《远方》中关于"远方"的精神旨归的异同。通过比较得出:鲁迅先生以绝望的对抗来面对坟墓的固执行走,而海子则是在幻觉意识下对于"远方"的凝神伫望,并无斗争的姿态;同时二者远方的内涵略有不同。鲁迅先生的"远方"是承担行走意义的载体,是"无物之后"的"有物",而海子的"远方"则是空无,是无意义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构筑了一个充满妖狐鬼魅、畸人异行、虚幻的、奇异的世界 ,它是蒲松龄心灵与当时社会现象碰撞的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 ,借妖狐鬼魅来抒发他自己的“孤愤”之情和一些当时的社会现象 ,表现出了作者赞美鞭丑的心态。《聊斋志异》是现实、心灵共同作用的成果 ,《聊斋》的世界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 ,与之相交、相切 ,源于现实 ,但又高于现实。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著名的两篇弃妇诗《氓》(卫风)与《谷风》(邶风)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典范,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实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堪称《诗经》"双璧"。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主人公性格塑造、对比修辞以及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比较探析两首诗歌的异同,会带给人们许多文学和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诗经》的风格体系由优美崇高至于风雅颂彼此的不同 ,再进至风雅颂内部小类别间的不同 ,最后是具体各诗篇风格的不同 ,层次分明 ,各成体系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谓“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揣其语气,似以《招魂》为屈原作品。王逸《楚辞章句》则以为宋玉所作,谓“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二说都未得到先秦史料的证实。  相似文献   

10.
《文选》是对先秦至梁代文学发展的作品总集,它以成熟和顺应文学发展规律的审美标准和精当作品,受到了唐代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子的广泛认可和深入学习,对于唐代诗坛的诗美理想和诗歌创作起到示范与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真善美的当代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善美的研究是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哲学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现世价值实现相通观的体现。以探讨真善美的当代追求为主题,探析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复苏的时代背景,探究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的时代特点和困惑挑战,是探索当代中国真善美追求得以现世实现和长足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诗人对中国隐逸诗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社会因普遍对西方文明的忧虑而转向中国古老文明的热潮中,为了寻求突破,一部分美国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接受和吸收了中国古典隐逸诗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诗人的本民族文化传统会影响、干扰、甚至是颠覆他们对中国诗歌和思想的接受和吸收,但不管怎样,隐逸诗最终成为美国诗歌的一部分,成就了中关诗坛的一段文学姻缘。  相似文献   

13.
朱中楣为明宗室之女,也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词人。特别的身世经历一方面开阔了她的生活视野,一方面也使得她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宽广的题材,从而造就了其词清疏旷放的林下风致,在明末清初的女性词坛上独出一枝,值得为之一书。  相似文献   

14.
尽管人们对柏拉图式恋爱耳熟能详,但是其内涵却时常遭受误解。结合柏拉图的《会饮篇》与《斐德罗篇》,从美、善、真方面对柏拉图式恋爱进行三维解读可以完整呈现其内涵。作为真善美统一的柏拉图式恋爱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它驱散痛苦的阴霾,实现了生命的艺术化;它冲破现实的束缚,实现了生命的自由化;它获致形而上的品格,实现了生命的超越化。柏拉图式恋爱可以使人类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相似文献   

15.
温庭筠的山水田园景物诗,总体上表现出清拔旷远之美。其内容包括三类:一,身在世途,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欣赏;二,归隐息机,体味田园风光;三,亲近释道,寻幽访选,寄情山水。这些诗“清不减贾岛,润更过之”,在“清”中又自有特色:清中有明丽鲜媚,故而不寒瘦;静中有生机活力,故而不死寂。  相似文献   

16.
文章肯定美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根据、作 用和价值意义,强调应重视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渗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说理式的道德教 育,从而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完善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达到理想的道德 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是理论通向实践的必经桥梁,是合理的社会决策和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这要求应多视角、全方位地探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其内容上的真(真理标准)、功用上的善(价值标准)和形式上的美(审美标准)及其三者的统一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要旨.  相似文献   

18.
透明政府视阈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透明政府、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涵切人,以寻求二者在逻辑上的契合,认为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构建透明政府的必然选择。然而,在透明政府建设中,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还存在法律上的失范、话语权的垄断、互动与反馈的梗阻和职业化程度的不足等问题。透明政府视域下建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必须注意四个基本理路,即引入保障公众知情权理念、立法与问责制度并进、完善信息整理机制和规范发言人任用等。  相似文献   

19.
晁冲之词风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去。几多春色 ,禁得许多风雨。海棠花谢也 ,君知否。前篇上片写女主人公晨醒后的见闻 ,“寒食”点出季节 ,在这春色顿减的季节里 ,主人听到的是深巷中叫卖牡丹花的声音 ,看到的是小院里燕子飞翔的姿态 ,想到的是昨夜风雨 ,恐怕把春色消减得只剩一分了吧 ?此情此景 ,本该伤感 ,但帘中人却心情怡然 ,享受着这阴晴带来的不同快意。女主人公乐天开朗的性格至此已经初步勾画出来。下片写女主人公的举止神态 ,她慵懒起床 ,脸上还带着宿酒未醒的红晕 ,她无拘束地用衣袖抹去脸上残妆 ,凭窗而坐 ,直到太阳升高 ,才开始梳洗打扮。“看着花阴移改”…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境界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境界内涵着手,认识到境界是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阈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并通过对境界的层次性分析,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一个正确的境界观,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