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娟 《学术探索》2014,(6):26-31
印度洋地区已经成为关乎中国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海外贸易通道安全等诸多重大战略利益的核心地区。伴随着印度洋战略地位的提升和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将同步上升,如何维护和实现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实现在印度洋地区诸多利益诉求的优势、劣势和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研究,以图分析、总结出中国实现和维护在该地区利益诉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表现形式、根源与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是世界范围内从古至今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表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客观经济现象和规律.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虽然是由聚集经济引起的,但是,其根源在于某一地区因非移动性要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绝对或相对优势,而导致该地区聚集经济的形成,并通过其自我增强的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过程,使该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地高于其他地区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经修改过的洛桑管理学院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南京地区经济所呈现的优势和劣势,并初步判定了南京地区经济竞争力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竞争力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及知识经济理论对南京地区经济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南京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途径。本文认为南京地区经济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在产业方面,石化、汽车制造、机械和高科技产业较为发达;在资源方面,南京地区具有人力资源优势,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地加强改革力度。我们认为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科技优势,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高,并在此过程中加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南京地区克服不利因素、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经修改过的洛桑管理学院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南京地区经济所呈现的优势和劣执,并初步判定了南京地区经济竞争力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竞争力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及知识经济理论对南京地区经济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南京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途径。本文认为:南京地区经济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在产业方面,石化、汽车制造、机械和高科技产业较为发达:在资源方面,南京地区具有人力资源优势,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地加强改革力度。我们认为: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科拄优势,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高,并在此过程中加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南京地区克服不利因素、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名牌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从经济竞争力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主要取决于其比较优势,而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崛起过程,就是该地区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广东顺德、中山、佛山等地市随着诸如容声(科龙)、美的...  相似文献   

6.
过去人们对经济优势问题的认识,都是局限于谈自然资源方面的经济优势。我认为,单纯地或主要地从自然资源方面去认识经济优势是很不全面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经济优势的十三种要素方面去论述经济优势问题,并结合广西实际情况谈谈广西经济优势和劣势。一、如何全面认识经济优势所谓经济优势,是指一个企业、产业或地区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比别的企业、产业或地区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反之,经济劣势就是指一个企业、产业或地区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比别的企业、产业或地区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黑龙江地区的经济侵略始于修建中东铁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经济势力向黑龙江地区逐渐渗透;大战爆发后,乘沙俄和其他列强势力衰落之机,日本经济势力向黑龙江地区急剧扩张。大战结束后,日本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其在黑龙江地区已经取得的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经济势力向黑龙江地区的扩张,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该地区的全面经济掠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京津冀的综合优势与互补优势 首先,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角度看,3省市的优势无可置疑。北京是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天津是首都的门户,东临渤海;河北省环绕京津。从历史上看,该地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往来密切。事实上,京津冀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看,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渤海、任丘、大港等油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与行业规模经济王旭章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中,某些地区企业规模并不大,但集聚于该地区所形成的行业规模很大,并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这种优势一旦出现,成为该地区经济迅速扩张的强烈支撑点,这一现象很可以显示我国持有条件下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市场发育中带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后发地区立足比较优势,发挥自身后发优势,实现对先发地区经济的增长接力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性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后发优势的定位可以区别为数量优势和质量优势,分别侧重于后发地区对先发地区的数量追赶和质量追赶,其中质量追赶主要侧重于后发地区在完成数量追赶,步入工业化后期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等。泛长三角经济区内后发地区对先发地区经济增长的接力以及先发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相应传统行业发展的接力等现象,揭示了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前提在于后发地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关键在于先发地区积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培养新型增长极,重要杠杆为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联动。  相似文献   

11.
环太湖地区是一个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地区,正确认识、统筹解决该地区发展中相互制约的一些重要问题,是这一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太湖位于长江下游,濒临东海,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环太湖地区横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自北而南,与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五个城市连邻,是长江下游的主体和核心部分,面积近30000平方公里,约2000万人口。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文化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具有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并以风景秀丽而闻名中外,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区内的各省、…  相似文献   

12.
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强致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充分运用国家政策,准确把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独具特色的的区域经济,强化和发挥竞争优势,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强致富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重新构筑跨省的经济区域,除了经济区域的基本要素之外,注重区域内部的同一性和区域之间的特殊性,是考量经济区域重组的方法和尺度.本文以近代环渤海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区域重组趋势,认为尽管经济区域重组的步伐加快,但尚未形成环渤海经济区域;经济区域重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正视该地区仍然是三个经济区域的现实,正确把握各省市在环渤海地区的定位,创造具有同一性的环境,形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虽然不如东部有优势,但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中国经济新一轮以重化工业化为特点的快速增长,东部地区出现的水荒、电荒、工荒、成本上升和产业转移,为具有重化工业优势和廉价劳动力、能源优势的西部带来了机遇;区位劣势确实是西部的硬伤,西部地区既要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机遇,还要重视发展短小轻薄产业和临空经济;东部成本上升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与中日韩投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东北正处于东北亚“地理相邻”的地带, 振兴东北经济与中日韩投资合作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给中日韩投资合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从理论上来看,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会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和条件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而更好地满足日韩在该地区投资所需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条件。而中日韩投资合作的加强也会大大促进东北经济的振兴, 会对振兴东北经济的战略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地区核心竞争能力的模糊评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具有局部优势性、显著的企业外部经济性、独特性、延展性、聚集性和时间性。培育地区核心竞争能力是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有利于形成地区的科学分工 ,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可用模糊评判模型进行科学的识别。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背景下,文章针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以吉林省为例,基于经济增长路径分析,认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产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竞争优势,在多极发展的雁阵中确立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如何坚持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地区间的合理经济联系,从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特点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经济优势,组成一个具有地区特色、符合全局安排的经济结构,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这是各个地区在编制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时必须着重考虑的一个战略问题。我们认为,遵循充分发挥经济优势的原则,搞好地区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关键在于对经济优势本身有一个正确的具体的认识。目前,人们对经济优势的概念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经济优势就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或者说,是各项有利条件的综合。有的同志甚至认为,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单项条件也能形成经济优势,称为“单项经济优势”,而多种有利条件的综合,则形成“综合经济优势”。第二种意见认为,经济优势是由发展经济的各项有利条件综合产生的经济效果(或经济效益)。有的同志还具体地指出,在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经济优势表现为能够为满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形象与西部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西部经济发展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地区形象的关系 ,精心打造西部地区整体形象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形象建设的步伐 ,在地区形象化进程中促进西部大开发 ,并把形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构筑经济增长的支撑力 ,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现状自 1 993年下半年起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摒弃了以往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 ,地区间的分工应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促成这种分工的形成 ,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应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加快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 ,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九五”计划和 2 0 1 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采用了这一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施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