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延伸。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切实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要肩负起领导重任。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村建设面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的挑战面前,技术扩散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技术扩散,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农民两个积极性,拓展科技示范园区和技术扩散信息平台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流失”问题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有高素质的农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由此导致了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迫在眉睫。必须从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的创业环境入手,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同时还要通过教育、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等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从宪法层面看,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是解决农民问题,是如何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问题。力图从这一视角阐述如何真正确立农民的平等地位;切实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努力实现村民民主自治;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期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新教育就没有新农民”。新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石。本期“新农村新教育”笔谈顺应建设新农村对新教育的诉求,回顾历史,观照现实,对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村教育和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以人为本”具有双重意蕴:第一,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农民建设新农村;第二,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以上两点,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画的美好图景。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前不久,记者走村串户,聆听到8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6大热盼。“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农民的最盼。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对政府如何帮助农民增收,有着更加热切的期待。农民兄弟强烈呼吁,农村最缺的是发展项目,政府应该及时提供一些种植和销售的市场信息。农民还建议,现在农村缺的是有市场头脑、懂营销的经纪人,没有这方面人才,生产搞得再好,农产品也是“卖难”,盼望…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中央要求与各地具体实际相结合,政府部门的积极性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实现目标与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全面建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抓农民增收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自力更生与社会扶助相结合,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领导干部任期考核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亚宁 《淮海文汇》2007,(1):15-15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中央也多次强调,要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和“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突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角”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文化虽然被称作“软实力”,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效能却很“硬”,承担着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农村文化匮乏滞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民的致富、农村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新文化培育新农民。新农村呼唤新文化。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要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新教育就没有新农民”。新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石。本期“新农村新教育”笔谈顺应建设新农村对新教育的诉求,回顾历史,观照现实,对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村教育和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将给9亿农民带来诸多实惠,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种机遇。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最厚重板块之一——“新农村建设”,随着“十一五”规划长卷的舒展已逐渐浮出水面。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包括内资和外资企业)来讲,新农村建设无疑将会蕴育、释放出巨大的新商机。  相似文献   

13.
以随机抽样方式对辽宁省法库县冯贝堡村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96份。主要从农民的视角分析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得出:农民对其生活状况总体表现不满意;大部分农民都非常愿意参加新农村的建设;农民认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增长和政府对农村投入低是其增收难的主要原因;农村缺乏能力强并能为农民办实事的领导干部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农民热切期望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投入的力度并培养素质高的领导人和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辽宁省法库县冯贝堡村进行的访谈和对400份面向农民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从基层农民的视角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有关主体、主题和主导的问题,指出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和谐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性,只有坚持了农民的主体性,才能又好又快地进行新农村建设以服务“三农”.然而,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缺失已成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旨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原因作初步的分析,以期解决农民主体性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新农民的生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新农民的生成需要外援的导引与推动,根本在于农村文化的内生,也就是由外在启蒙而内化。由此,基于内在文化的新生而以农民主体重构新农村才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时,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着力在城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力度,最终减少农民的数量。按照这一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快以城市发展为中心,以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体,移而不迁、候鸟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诚然,城市化、非农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外出打工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基础的重要手段。但是,是否继续坚持“移而不迁”的转移模式,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则会有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反哺”是当前农民感知新问题、接受新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在农村,青年农民工、农村户籍大学生、年轻的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大学生村官是文化反哺的主体力量,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内容和载体产生一定影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新农村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谐新农村是农村富裕和谐文明与农民当家作主的内在统一。建设和谐新农村要重点围绕“组织要素”和“利益要素”问题,以民主化、民本化的要求改革乡村两级的治理结构,以均等化、一体化的要求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设和谐新农村当下可及的多重视野是,确立一个大前提,从政治上重新认识农民;坚持一个大原则,把权利还给农民;重建一个大基础,将“三农”植入新的法律环境;竖起一个大标杆,重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拓展一条大途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倡导一个大理念,祛除消费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出现脱离实际的现象,有必要从农民意愿的视角研究新农村社区的建设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的方法,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的搬迁意愿、农民所担忧的问题、农民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诉求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青岛市农村居民是支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他们反映的一些问题和诉求也正是各级政府改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岛市新农村社区建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