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用化的政治价值"的审视之下,汉语思想文化界对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一直没有完全摆脱"政治功利化"诉求的困扰.我们今天思考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与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时,不能把当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问题或希望都归结到儒家文化传统身上;也需要参照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与西方基督教传统在现实政治实践层面呈现出的复杂关系,将二者之间关系的梳理置于现实政治实践层面之上,考察儒家文化传统与现实政治分离的政治发展进程、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功能互补以及儒家文化传统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论儒家文化与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启超论儒家文化与民族主义皮明勇当本世纪之初,儒家文化的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之日,也正是近代民族主义在中国滥觞之时。那时,敏感的知识界便十分严肃地提出了儒家文化与民族主义两者间关系的问题。梁启超作为那个时代中国思想理论界的风云人物,他既是中国的第一位近代...  相似文献   

3.
通常人们会认为,儒家文化与金融发展有什么关系?金融发展与中国家庭重新定位有什么关系?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嘛。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三者之间不但有关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关系愈来愈密切,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陈德祥 《学术论坛》2012,35(4):35-40
自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以来,马克思主义"三化"究竟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的争论持续不断。判断马克思主义"三化"关系的前提与基础是深刻理解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澄清马克思主义"三化"关系真相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狭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之间存在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5.
任小行 《理论界》2009,(1):123-12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儒家文化,究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与错误路线斗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需要、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论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关系王玲玲自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传统深厚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方向上走上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社会转型之路。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是否能在传统文化中启动;儒家文化能不能...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系有两个分属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即精英儒家文化和世俗儒家文化,二者中都有工具理性的成分,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没能得到充分的展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逐步展开,儒家文化的工具理性日益凸现出来.如能合理地进行挖掘和改造,儒家文化将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润滑剂".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正确认识它的当代价值,必须从它的作用方面有所区别地具体分析。对西方发达国家,它具有文化交流的作用;对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它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对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它发挥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这包括: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中,作者对文化冲突论、文化本土化、文化保守主义等观点作了分析与批评。  相似文献   

9.
百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探索国富民强的现代化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寻求超越西方文明体系的新文明建构史。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当前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源自西方文明体系的思想,但是,在当前指导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儒家作为中国古代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作为古代王朝的意识形态基础,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作为中国的文化积淀在更深层次上指引着中国的未来。从根本上讲,百余年的中国现代化奋斗史,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史无前例的文明"解构"和"重建"的历史,而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文化都是中国文明秩序重建的重要思想资源,双方的重组与构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来源,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共同激活了儒家文化的积极因素,同时,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在现代化转型中,也给予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以深深的中国烙印,成为中国创造超越西方文明秩序的重要思想来源。二者的良性互动,将使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现代",同时也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质的规定性与其在民族国家运用过程中个性化冲动之间的张力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坚持民族特色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地位的否定和背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是其应有之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较好地处理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普遍性与民族特色之间的张力关系,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诗学与儒家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凌云 《云梦学刊》2009,30(6):85-90
中国现代诗学与儒家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中国现代诗学关注现实。关爱民众的生存状态;中国现代诗学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诗品与人品的统一、“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中国现代诗学还注重诗歌的社会效果,主张诗人培养伟大健全的理想人格。中国现代诗学的上述品格,是在反传统的旗帜下对儒家文化的入世情怀、中庸的文化立场、圆满至善的人生境界等思想的承续。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总体概括,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理论伟力和生命活力,同时也辩证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砥砺奋斗与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之间的互促共进关系。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展示其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机制,并对马克思主义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中发展和发展中坚持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江丹林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在这个问题上,目前流行着形式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  相似文献   

14.
元典的马克思主义虽从西方传入,但经过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沃土,并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本属于异质的文化思想如何在中国成为可能,与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一般说来,文化的路向从其原生形态及其以后,地域、民族、时代之不同则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超越过程。文化的差异性在现代社会已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就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来说,它“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一种提倡王道的民本的君权文明,一种崇尚人伦…  相似文献   

15.
这里说的是一个关于儒家文化的老话题,不过,本文希冀做到的是,把儒家思想在日本产生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作为文化切片,探讨一下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一、儒家学说在日本的不同命运日本是世界上受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度。美国学者埃德温·赖肖尔在《日本人》中称:“几乎一亿日本人都是孔孟之徒”。①这说法虽然夸张了一点,但它道出了中日儒家文化的渊源关系。儒家文化传入日本的确切时期该在6世纪初,公元513年6月,百济派五经(《尚书》、《周易》、《诗经》、《春秋》、风记》)博士段杨尔赴日讲学,开儒学传入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之难与长期的“富人俱乐部”论不无关系,“入世”对中国具有巨大的历史象征性。国人应在中共共“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全球化趋势,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儒家文化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7.
“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基金”是由世界艺术文化振兴协会独立设立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专项基金,其宗旨之一在于资助、支持以孔子文化大学为中心的儒学研究。经酝酿讨论,现面向全国征集有关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问题的研究项目或成果,谨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参考选题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与祖国统一 儒家“德治”学说与中国古代政治 儒家的“德治”学说与“以德治国”理论 儒学普及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儒学与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近代以来的尊孔与“批孔”思潮 出土文献与儒学典籍研究 …  相似文献   

18.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但是,共产国际实行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在统一战线领导权、中国革命道路、无产阶级国际利益与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把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并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教”很有意思,我想对它做一次权宜性的解读。其解读路径不恪守六书,更多的是个人体认。就简体“教”而言,它左“孝”右“文”(反文),是个会意字。这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文化,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左边的“孝”表明了它的性质。西汉《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夫孝……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和以“孝”为表征的儒家文化就是传统中国的施教内容。众知,儒家文化是人伦性质的,“孝”所表明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最切近的关系。可是这种关系一旦用“孝”字表现,马上就出了问题。如字,“孝”的构形是上“老”下“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沟通与对话是 学术 界颇为关注、并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然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诞生后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中,分成了东西两支,一支在苏联东欧 地区 尤其是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东方的马克思主义在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显 然与西方文化有所脱离,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走向了对峙。因此,在今日,倡言马克思主义 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对于消除对峙,跨越隔膜,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编者认为,沟通与对话存在于三个层面: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中国的现代 西方哲学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我们发表这组文章就是想引导这方面的讨论,探讨沟通与对话 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合适路径,供学界同仁思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