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副语言符号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声音的使用,包括音高、语速、节奏、音量、音调及其他声音。副语言符号在交际中不仅具有表达感情色彩、反映社会地位、反映个性等功能,在不同的文化中还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副语言行为伴随言语交际始末是现代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有时甚至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此从副语言行为的四个类别依次举例说明不同副语言行为影响着言语交际中深层话语意义的理解。要想顺利达到交际目的,掌握一定的受特定文化制约的副语言行为知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主持人要用语言作为表达手段,但肢体语言,如手语、眼语、头语等这些副语言,也必须进行全面的调动.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否成功,也成了栏目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不仅可以使节目的播出达到最佳的播出效果,而且还可以成为节目的招牌,从而构成凝聚受众的强大号召力.由此可见,使电视节目主持人提高副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曾芳 《琼州学院学报》2010,(4):151-152,136
本文认为副名组合这一语言现象既是语言社会不断发展的反映,也是语言系统本身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适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孙雁雁  李杰 《东岳论丛》2012,33(5):39-42
文章以《孔乙己》为例,分析语篇解读过程中副语言形式所起的独特作用.文章首先穷尽《孔乙己》中关于孔乙己的副语言形式,将这些副语言形式投射的语言形式从结构上进行归纳分类,并分析其在语篇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从及物性角度,首先将语篇中出现的所有的副语言形式进行相应的及物性过程定位,由此发现及物性过程在结构和出现频率两方面的特点,进而发现不同的及物性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多次凸显语篇主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本中存在着大量承栽文化信息的语言符号和副语言符号。翻译界的“归化”与“异化”、“忠实”与“叛逆”争论不休,使得这些符号的翻译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而拟定的翻译标准,对文化信息符号的翻译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信息采编、传播渠道、媒介平台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业态稳步拓展,播音主持人的传播媒介、工作场景、受众群体已在悄然改变.面对这些变化,播音主持人应如何把控新时代语言特点,增强语言表现力,如何加强体态、情感、环境等副语言的应用,本文将作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家给予奥楚蔑洛夫使用的语言,不同于一般口语,运用了动词、副动词、形动词、同位语、不定式句、命令式句等词汇和语法手段及书卷语色彩的句法手段,再现了原作中人物语言的个性,把俄国统治阶级走狗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被符号化的神秘数字在萨满教观念中起着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副语言功能。在萨满教观念体系中 ,神秘数字这一非自然语言符号却起着自然语言所不能代替的神圣功能 ,它在特定的场合能够表达一些特定的思想。人类的有些思想无法用语言表达 ,往往借助其他的副语言习俗或特殊符号来表达 ,符号人类学上称这种符号为会意符号或意会符号。萨满教中所用的一些符号和神秘数字实际上就是一种表达特定意义和思想的意会符号  相似文献   

10.
论价值语言     
韩东屏 《浙江社会科学》2012,(9):97-105,96,158
语言有描述语言和价值语言之分。虽然在纯粹的描述语言和纯粹的价值语言之间也存在兼有描述和价值二重性的混合语言,但这并不能作为没有描述语言与价值语言之分野的依据。价值语言有两种功能,一是评价对象,一是指令人。价值语言的类型有评价语言与指令语言、自然价值语言与人工价值语言、肯定性价值语言与否定性价值语言、原生价值语言与派生价值语言之分。价值语言内部还存在四个级别的差异,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有机系统。价值语言在性质上似乎与以真假为值的传统语言逻辑不相容,但实际上,价值语言也一直遵守的是传统语言逻辑。如果我们将传统语言逻辑所注重的真假值改为对错值,那么,传统逻辑就既可在实际上与价值语言相容,也可在名义上和性质上与价值语言相容。  相似文献   

11.
翻译过程中的词义选择不是主观随意的,也不是仅靠几本字典中的释义就能作好的。它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尤其是译者常常忽略的副语言环境的制约,即与作品内容有关而在文本中无具体书面文字形式的附加语境因素。正确的理解原文就必须紧扣语境,反复推敲,使得译文准确达意传神。  相似文献   

12.
语言经济是指开发、保护和利用语言资源而产生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总和,其现实表现主要有语言培训市场、语言翻译市场、语言文字出版业、语言科技、语言艺术、语言会展以及新兴语言服务业等。语言经济学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两者因涉及语言与经济而联姻,但它们在表现形式、产生和发展的路径以及取向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语言经济可以为语言经济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案例,对语言经济实践进行细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语言经济学自身学科的发展;作为一门学科,语言经济学又可以为发展语言经济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厘清两者相互间的关系,有利于语言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濒危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商业不发达,人类虽然有征战、迁徙、交往,但割据状况是社会的主要格局,各民族语言的发展以分化为主,产生了许多方言,然后又发展成为许多独立的语言。因此现在有语系、语族、语支等亲属语言的现象。语言内部有方言、次方言、土语、次土语等差异。据国际语言学界报道,现在地球上有6700多种活着的语言,至于方言土语,更是多得不计其数。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有不少语言消失。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  相似文献   

14.
语言政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具体体现国家、政府对社会语言问题的态度,是国家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政策自身所具有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四对特征,即民族性与普遍性、宽容性与规范性、现实性与预测性、稳定性与传承性。对语言政策特征的探讨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言政策本质的理解,进而促进和指导语言政策制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近五年来我国濒危语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有:一、对濒危语言研究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足;二、语言研究者对自身在濒危语言研究中的角色定位缺乏全面理解;三、对濒危语言的保存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重申濒危语言研究的应用属性,把握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而研究这个核心目标。研究者要树立为语言族群服务的意识,摆正自身的服务者角色。在具体研究中,应区分保存与保护两种不同层次的工作,遵循各自的研究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语言内部结构某些要素的变化、补充、消失。本文阐述语言发展的“滚动模式” :将语言发展、变化的过程视为滚动前进的球 ,即语言球 ,进而阐述语言球的三个组成部分—基本成分、新生成分、历史成分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以语言发展“滚动模式”为理论依据的语言规范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语言同任何事物一样 ,其发展、变化都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制约。这里探讨的是多民族国家中对少数民族语言发展、变化 (或叫变异 )起制约 (或叫影响 )作用的要素 ,其中主要的有三个 ,即语言意识、语言环境、语言政策。有时三者互为条件 ,密不可分 ,但是 ,所起的制约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跨越鸿沟:语言濒危与公众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参与下,语言危机已经成为政治与学术关注的前沿问题。目前已在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由下而上的关注,即有的语言族群已经树立了拯救母语的意识;二、由上至下的重视,地方和国家政府对语言保护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对这项工作给予支持;三、资金资助,已有一些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企业和基金会,对濒危语言的保护工作提供资金帮助。但是,保护濒危语言关键在于提高公众的语言危机意识,而最有效的途径是借助各种艺术形式,使公众普遍具有保护濒危语言的意识,并在保护濒危语言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媒体、学校、家庭三大领域中确立濒危语言的当代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时空观将时间和空间视为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时空观的视界里,时间和空间必然被理解为概念的存在,而且,它们的概念应当是从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中获得的。本文尝试提出语言时空结构作为语言本体概念,论证语言时空观的理论依据,并以语言自身所彰现的时空特性来界定语言,追索研究语言本质的最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的使用是个体运用其大脑内的内化语言生成语言表达式的过程,研究语言应研究内化语言,即语言的研究是关于心智、大脑的研究,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最终要归结到对大脑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