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经济发展中的虚假繁荣蔺子荣经济发展按照自身的规律发生周期性波动,是任何制度难以避免的。因此,经济在波动中发展是种常规现象。但是,有时经济的波动并非属于常规,而是出于某种非经济因素,人为地追求某种高指标,或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人为地制造一种经济繁荣景...  相似文献   

2.
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干,也是一个城市最本质的内核。没有工业的城市,是空壳的城市。在任何情况下,工业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都在2/3以上,同时,也是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主要的渠道。笔者在尽可能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审视和思考镇江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有了一些感悟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育区域经济优势是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必须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区域经济的要素和结构入手,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空间上以宏观的角度,在时间上用动态的目光来谋划未来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是客观的 ,不仅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有周期波动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也有周期波动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周期波动 ,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经济发展有周期波动不是坏事 ,而是一客观过程。认识这一规律 ,按规律办事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在经济发展高涨时期 ,要防止在未来的危机中遭受损失 ;当危机到来时 ,要及时采取有力的反危机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改动内涵发生重大变化,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思考刘忠政策是党的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对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控制和调节的重要手段。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作为指导各项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才能起到...  相似文献   

7.
藏书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纸页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时代,藏书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量的数据阐明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藏书及其经济发展的状况,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历史事实:经济的发展是藏书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因素,藏书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书传播了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了文明的演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仑块状经济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块状经济作为个私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形成和发展有自身规律。文章在对北仑现有块状经济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改动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翔实和最新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了香港目前的经济状况。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中心,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原因,例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由贸易和外汇制度、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等,但其面向世界,背靠内地,长期得到祖国的大力支持,是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联动,既为香港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内地的繁荣与发展。香港的回归,不仅对香港本身的发展、对港台和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浪费可分为社会大众的行为浪费和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决策浪费两大类。社会浪费触目惊心。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当民族为生存而斗争、人民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节约会是一种真诚的自觉;当国家日益繁荣、生活日益丰富的时候,放纵欲望、铺张浪费就会成为熟视无睹的习惯。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教化民众、建立防患造成浪费的机制、管理好干部队伍,努力履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建立“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空巢”老人家庭急剧增多。家庭虽然在中国养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空巢”老人的出现与传统的养老模式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家庭照料资源减少、社会照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形成了老年照顾资源的断层,而新的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实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有诸多的优势,现阶段要充分重视社区在为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尤其要完善“空巢”老人社区照料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打工"已成为中、东部散杂居地区重要的生产方式,人们脱贫致富的基本手段,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本文以湖南隆回山界回族乡民族村、浙江温州泰顺县司前镇左溪村为例,分析了"打工"生产方式对中、东部散杂居地区的影响,研究了打工生产方式影响下中、东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中、东部散杂居地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城市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精神文化生活严重滞后。本文以南宁市西乡塘区万秀村为例,深入分析居住该村的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主要困境以及造成困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城市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工文化适应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诞生后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过了 5 2年的光辉历程 ,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即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 ,也没有新中国的现代化 ;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就不可能取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我们始终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不断地进行改革开放 ,把我们的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16.
迪庆藏族妇女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庆藏族妇女在历史上没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 ,宗教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 ,也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但在家庭中却掌握经济实权 ,有些地区有一妻多夫的婚姻形式 ,经济大权均操于女子手中。现代社会迪庆藏族妇女参政议政 ,迪庆藏族自治州女干部占干部总人数的 36 1% ,土生土长的藏族妇女担任过州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职务 ,迪庆藏族妇女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旅游地的发展中,居民态度及主客之间的关系是旅游产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文化适应理论,通过开发Berry文化适应二维模型,对贵州黔东南黎平肇兴侗寨241位社区居民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情境中,居民在主客跨文化互动中具有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四种文化适应类型,并以整合型居多;整合与同化意味着文化适应程度高,分离和边缘意味着文化适应程度低;女性的文化适应程度比男性高;文化适应程度越高的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越高,具体而言,文化适应能力较强的居民对旅游者更加热情,也更愿意为目的地进行推荐宣传. 因此,旅游规划和管理部门应重视并着力提升民族旅游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文化适应能力,使其既能自信地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又能与旅游者进行热情、友好的互动,从而在文化、经济等层面推动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乡村精英再生产机制的变迁。鲁中三村的精英再生产机制展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精英循环或再生产机制的一个侧面,具有典型的个案意义。跨时段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村庄的“新贵精英”及其后代打破了“穷根”的诅咒,而传统精英及其后代则实现了“翻身”。当代农村社会结构被再生产的新贵精英与传统精英重新塑造:前者重视以政治体制内的权力资源为主体的各种资源的融合利用,通过体制安排实现了代际传承|后者重视以文化与经济资源为主体的各种资本的再发掘,代际“言说”机制起到巨大作用。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两者的再生产机制开始趋同,即依赖的再生产资源都开始趋向于文化资源。同时,农村的现代“边缘群体”利用暴力性行为等,也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准精英”群体。  相似文献   

19.
作为红色资源内核的红色精神,是近年学界红色文化研究的重要范畴和概念之一。学界对红色精神的研究,主要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话语体系与框架中,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角度,探讨红色精神对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功能与价值,但缺乏对红色精神研究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在此背景下,借鉴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深化红色精神研究不失为推进当前红色文化研究的路径之一。通过以1957年曾经得到毛泽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示而知名的厉家寨精神为个案,探析自1957年以来得到政界极力倡导的厉家寨精神内涵的历时性演变,以及厉家寨精神内涵历时性演变的背后,政界是如何建构适应时代需求的红色话语的,即“红色精神之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在此基础上,还原随毛泽东批语而形成的厉家寨精神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的兴起表明中国农村发展和乡村城市的重新定位,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探讨的“工业下乡”的构想,以农村为本位,通过饥饿问题、副业的必要性和实际困境、乡村工业的技术改进、以合作为原则的乡村小型企业的发展以及外界变革力量的引入等多个环节,揭示了“乡村内生城市化”的机理,为思索中国农村发展道路问题提供了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