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认为,《乐记》中提出的关于音乐起源于人性、人情,音乐具有娱乐功能、化育功能与认识功能;人类有着生理与心理的共性因而在音乐表现方面也具有共性,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质规定因而有着不同的表现能力,音乐表现形式与内容相适应等一系列论断,有着美学的人类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音乐信息是作曲家通过音乐媒介传送给听众的具体的音乐内容,亦即音乐的形象、语言和音响。音乐信息的界定和它类似的概念相比较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一) 目的性——音乐信息的创造,是作曲家为了表现自己的多种感受,并希望引发共鸣,从而使听众通过理智来认可的艺术。因此,音乐信息的目的性表现为情感、理智和审美三个方面。 (二) 约定性——音乐必须使用人为的某种音乐体系进行创造与表现。听众必须熟悉这种音乐体系及其惯常技法才能真正感受、理解、欣赏音乐。虽然,音乐具有激发并作用於人心理或生理反馈机制的功能,但未接触过音乐的人对音乐的感受结果往往与作曲家的原意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音乐信息有特殊的结构技术体系的约定性和由此而产生的信息实体,需要审美一方必备一定的知识素质;音乐信息的约定性规定了音乐自身的存在样式与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小说让读者有一种特别的听觉感受。这是因为张爱玲从小接受了专业的音乐培养,再加上她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天分。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张爱玲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受到了音乐思维的影响。音乐艺术在其小说中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表现:显性方面,张爱玲直接套用音乐术语、音乐活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隐性层面,她将音乐织体结构嫁接到小说的形式中,丰富了小说的表达技巧。另外,其小说语言还具有别样的音乐美。这些都是张爱玲小说的风格所在。  相似文献   

4.
舞台服装在音乐表现中具有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双重特征。服装与音乐的融合互进,促成跨界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舞台服装通过身份表现和场景表现强化音乐意象,并提升音乐的审美体验;而音乐风格也深度影响着舞台服装,两者既交互又一致,从音乐角度创作服装或从服装角度设计音乐,在理论与实践中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5.
音乐表演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表演的主体--表演者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应该具有丰富的艺术文化修养、音乐表演技巧、辩证的音乐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动的舞台表现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本文对表演者应具有的能力和表演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钢琴教学 ,在注重技巧训练的同时 ,应该把音乐情感的表现及其培养 ,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包括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音乐理解力的培养、音乐想象力的培养、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等。情感表现是音乐学习的动力 ,只有情感因素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才会永恒。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状况对高等教育实现其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音乐教师的文化素养表现出来的学识水平、教学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发展.音乐院校要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就必须有一支整体素质的具有人文精神的音乐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健美操教学中音乐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美操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特点,并通过音乐充分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是健美操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要根据动作的性质以及练习对象的特点对音乐进行选配。健美操只有与音乐达到高度的统一,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它的艺术性和健身性。探讨了健美操音乐的选择与应用对高校健美操公共课的教学效果的影响,为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之一 ,自它产生之日起就跟音乐有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在后来的发展中 ,它虽然从音乐中分离出来 ,但它具有浓郁的音乐美质 ,主要表现在节奏的回环美 ,音调的抑扬美 ,声情的合谐美。这种音乐美使得中国古代诗歌具有长存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好的音乐是美的体现。音乐的美在于它能使人心情愉悦,音乐的美在于它能引起人们美妙的遐想,音乐的美更在于它能启迪人们的心灵。音乐不仅具有审美、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还具有教育的功能。本文谨就这一功能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音乐传递过程的特性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有它自身的特性,这一特性首先表现在音乐的物质材料方面,其次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世纪现代乐派的创作思维与技法为切入点,以现代乐派调性特征为辨析对象,运用比较法和实例分析法对调性思维的沿革过程、调性发展的主要途径、调性对位的特征、多调性对位的历史渊源及多调性对位的类型作出论证,以此说明多调性创作作为20世纪初开始的新型调性思维,是20世纪现代乐派作曲家采取的一种既脱胎调性体系又力求远离调性体系的重要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音乐创作的想象与灵感,是作曲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想象之中获得了一种“带有自发性”的创造性心理行为。本文试力通过对想象与灵感的探讨,揭示其复杂性以及隐秘的心理机制,使我们认识到,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形态的复杂心理理念。  相似文献   

13.
将中国传统乐曲改编为钢琴作品是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中的一些曲目已经成为了中国钢琴作品的经其之作。这些改编作品在结构布局、多声思维、钢琴技巧与特色效果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一般钢琴乐曲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和声学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专业骨干课程,也是其他技法理论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和声学、技法理论课、作曲专业课与音乐创作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并且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音乐创作贯穿于和声的教学之中,和声渗透在音乐创作教学的始终。分析、研究普通高校和声教学与音乐创作实践的模式,对音乐专业建设与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民族元素在音乐创作中被大量采用,历来就是古典派作曲家们所热衷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在19世纪民族乐派作曲家的创作发展中达到了鼎盛时期。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沿袭了民族乐派创始人格林卡的传统,他的音乐是根植于人民的,他的作品中无不渗透着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元素。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爱因斯坦钟爱音乐并对音乐有着独到的看法和认识。作为一个深谙音乐艺术与科学创造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偏爱西方古典音乐及其形式美,并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它与科学在表达方式和被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指出音乐与科学在创造性及满足人类情感需要等方面的共性特征。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深入探讨,爱因斯坦的有关论述已成为艺术与科学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例证和焦点内容。对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音乐观进行深入分析与合理阐释,对于深入研究"音乐与科学的关系"这一新兴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方20世纪音乐是西方古典音乐大树上的一个特殊的枝干,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也是人们不断地追求"新音响"的产物.对20世纪和声技法的产生和发展,很多作曲家们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并形成了两个"派别",即,鼓励派与反对派,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认为无关紧要.但不论怎样,它无法阻挡地影响着我国音乐的发展.而对于中国,在音乐文化方面如何选择其发展的方向是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文中从哲学、美学以及文化角度出发论述西方20世纪和声及其对我国音乐创作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藝術音樂創作代表着一個地區的主流音樂創作意識,藝術音樂創作(及相應環境)的興旺與否,既同這一地區的文化、文明水準成正比,亦對這一地區的文化、文明水準的發展起着不可言喻的反馈作用。澳門藝術音樂創作的現狀,相對於較為薄弱和亟待關注的本土音樂創作的環境和氛圍而言,雖有一定生長優勢和發展潛質,但實不容樂觀。創作本體是創作氛圍、環境的主導,也是本土音樂文化建設中最根本的環節之一,充分認識,重視這一點將是本土藝術音樂蓬勃向前發展的良好開端。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创造的核心.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应,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诗情--曲情--声情"是声乐情感创造的承递关系.对于演唱者来说既要体验诗情,又要把握曲情;既要具有语感又要富有乐感.在以声传情的歌唱表现中,只有深入情感体验,即准确地把握基调;又细致地丰富基调,才能使形象丰满完整,主题深刻感人.  相似文献   

20.
声乐二度创作中的联觉机理普遍存在,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声乐二度创作中的不同的联觉体验,解剖了联觉在声乐二度创作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感觉之间的组合引发的联觉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