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各州兽医和州兽医诊断室调查报告的分析,以了解美国家畜和野生动物硒缺乏及硒中毒的情况。结果表明,家畜的硒缺乏症遍及全美46个州,其中危害严重者为37个州。有10个州的野生动物存在硒缺乏。有15个州的报告指出过量补硒是导致硒中毒的原因。有4个州报告有水源所致的硒中毒发生。水中硒含量升高是由于农田灌溉或自然降雨使高硒土壤中的硒溶出所致。动物补硒可引起潜在性环境污染,因此,F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正在评估食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通过制备硒合金,将硒加入到铁锅中,利用炊具进行补硒的一种新思路,并对这种补硒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硒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为人体微量营养素之一 ,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 ,硒具许多重要生物学作用。如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 ,促进细胞 DNA、RDA的合成 ,参与泛醌的合成及促进抗体的产生 ,影响机体的内分泌机能等。硒与许多疾病有关 ,硒与癌症、心血管病、骨关节病等研究较深入 ;硒与爱滋病关系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 ;还发现硒与甲状腺疾病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0前言元素硒的发现已有一百六十多年了。但对硒在动物营养中意义的认识是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MaxcoPoloo旅行途经中国西部地区时,遇到马食某种毒草而发生蹄壳脱落现象,形似硒中毒症状;Schwarz首先证明硒是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最近三十多年来,动物硒营养方面的研究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人们关注着元素硒在生物学上的奥妙作用。迄今,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取得了进步。业已明确,硒在动物营养中作为一种微量元素的意义有过量毒性作用和微量营养作用两方面。通过对硒研究历史综述,…  相似文献   

5.
怎样补硒     
《老友》2013,(4):62-63
硒(Se)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成人体内硒的总含量约为3~20毫克。硒遍布于人体各器官和体液中,肾中硒的浓度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相对低些,肌肉中的硒约占人体硒含量的一半。硒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增强抗癌能力,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防治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引言 硒是人体健康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人体中的硒主要是从粮食、鱼、肉、蔬菜和水中摄取。适量硒会使人延年益寿。一般认为在食物组织中的硒含量在0.05—5μg/g范围内会产生正常的生物效应,具有抗衰老、抗癌变作用。因此测定水中硒的含量有助于我们评价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正人体由80种元素组成,己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5种,即有铁,锌,铜、锰,铬,硒,钴等,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在抗病、抗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硒都麦草片属于植物有机硒类,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植物的鲜嫩叶苗,产于"界硒都——湖北恩施",在无污染环境,海拔900-1200M的高硒土壤里以有机方法培植,经植物细胞破壁、低温干燥等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硒都麦草片除富含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功能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本文从环境中硒的分布、硒在人体内的代谢、硒与相关疾病、硒 与其它元素的关系、硒的需要量及来源、硒中毒及治疗等方面对硒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硒镉联合作用对番茄根尖细胞遗传学效应,用不同硒浓度和100μmol/L镉联合处理番茄根尖24 h、48 h、72 h、96 h,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单一镉处理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增加,且随时间的延长而毒害加深.硒镉处理时,硒浓度低于1.0μmol/L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下降,高于1.0μmol/L时番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升高,但浓度过高时,微核率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反而有所降低,表现出低浓度硒对镉的毒害有缓解作用,高浓度硒与镉协同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磁场作为一种物理强化零价铁去除四价硒的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零价铁的反应活性.在不同温度下,磁场可以大大提高零价铁去除四价硒的速率.当温度为15℃、不加磁场时,在720 min内可去除90%左右的四价硒,但是加磁场后只需要90 min就可以将去除率提高至99%以上.磁场存在时四价硒的快速去除伴随着二价铁的快速释放.在静置条件下,磁场依然可以提高硒的去除率.当磁场存在时,纤铁矿是其主要的腐蚀产物.磁场对零价铁处理实际的含硒废水亦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外加弱磁场时零价铁可以在100 min内将硒的浓度降低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