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十八大后,微博反腐功绩卓著,一批官员相继落马,彰显微博反腐巨大正能量,但是微博反腐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为了最大可能地凸显微博反腐正能量,抑制其负能量,应至少从政务微博与草根名博的结合、网上与网下的结合、"防腐"和"惩治"的结合三个方面入手,以期微博反腐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微博事件具有高度公众性、议题性和影响力,深层次触及受众情感和切身利益.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从微博事件传播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两个角度来解读和研究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及传播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播模式作系统性的考察,为我们正确把握微博事件传播的特点,引导微博发挥社会正能量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3.
微博对手机媒体移动性与网络全球化两个特征的深化,使个体对信息的变动更为敏感,作为个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正快速影响、改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构建新的文化知觉。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形象传播面临着"政治权利话语方式"与微博"大众日常话语方式"的冲突,要积极利用微博"正能量"传播政府形象,则需首要厘清两种话语方式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微博构建的网络文化本身探源,为地方政府形象的微博传播找寻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微博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动机和信任危机的策源地.近年来,微博引发的舆论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都拷问着政府公信力脆弱的神经,微博的扩大化效应和传播效应使得政府公信力的塑造和维护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微博所带来的体制外动力又推动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微博政务”、“微博反腐”和“微博问政”等正是微博正能量的表现,鞭策政府积极维护和打造阳光的政府公信力.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机制入手,分析微博对公信力主体因素的影响以及公信力内涵机制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嬗变,进一步探讨微博时代下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契机和挑战,并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5.
微博作为网络传播媒介,因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草根性等特点而迅速风靡全球,对社会影响深刻。微博同样对高校舆论的导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传播学、舆论学有关理论研究,微博对于高校舆论影响具有形成速度快、打通官民舆论场、范围广的特征,因此值得重视和探析。以此为视角,微博影响高校舆论时要注重及时疏导,把握制高点;强化把关人,引导意见领袖;注重管理,打击噪音舆论。只有加强对微博影响高校舆论导向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利用微博,有效应对微博可能带来的舆论影响,从而构建汇聚高校网络舆论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杨爱平、陈景云、黄泰文在《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撰文认为,微博反腐正成为自媒体时代中国反腐进程中方兴未艾的现象。微博反腐具有显著的正能量,它借助于焦点事件这种非制度化途径,起到倒逼政府介入腐败案件查处的功效,从而加速体制内反腐的理性化和制度化进程。微博反腐的倒逼机理在于,它把以前只是由反腐机构与当事人掌握的不对称"内部信息",通过微博这种自媒体发酵为路人皆知的"外部信息",从而实现了反腐机构、当事人与社会公众间的信息相对对称。在腐败信息相对对称的情况下,体制内  相似文献   

7.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在大学生生活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自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自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的程度,怎样合理有效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传递正能量,把关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等。这都成为高校工作者应该加强对这一方面认识和研究的理由,本文通过对自媒体平台特点与大学生特点的结合分析,分析自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并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引导,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微博已成为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的重要策源地、发酵池、集散地和放大器。面对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多发、频发的态势,如何科学运用微博及时高效地做好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导向工作,是高校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分析了微博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现状,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高校管理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策略较为老套、机制不够健全等,提出高校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理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和引导机制,这对于弘扬高校主旋律、激发高校正能量、营造高校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该书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后来,人们把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称为“正能量”。近年来,正能量在我国广为流传,尤其是今年的“两会”后,正能量在中国家喻户晓,聚集更多正能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能量的总量不变。“正能量”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正能量”越多,社  相似文献   

10.
正在微博上,"城市迷走症"成了一个流行词。但我们必须强调,"城市迷走症"不是病,只要调整心态,给自己注入正能量,很快就能驱散迷雾,开始美好的生活。迷走症症状自查表1.去过好几次的地方,仍然完全没有印象。2.需要写下联系方式时,忽然怎么也想不起自己的手机号码。3.做菜时,经常把盐当白糖用,醋与酱油分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微博中不断出现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这些事件借助微博平台不断扩散和发展,最终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力,引发"蝴蝶效应"。针对这一现象,以"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为例,运用传播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微博舆论中"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蝴蝶效应"所需要的变量以及在微博语境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时代崛起的微博社会空间中,“热点话题”与“活跃用户网络”从客观上成为构造网络舆情与舆论新生态,推动微博信息传播的两大要素。而深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则离不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互作用;“高峰体验”的推动;“自我效能感”的助推;“自我服务偏见”的强化,以及“炫耀性心理”的触发。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初,一个名为“@古城钟楼”的微博迅速走红,其粉丝数量在一夜之间增加了10多万。作为一个普通的、由程序设置发布的旅游地标景观微博,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这涉及微博内容、传播者以及受众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样本微博评论的分析,发现微博评论中一些观点的形成是基于长期记忆而非该条微博的具体事实,研究还发现微博中的言论跟帖并非完全是网民科学认知的理性表达,绝大多数评论内容不仅有情绪化倾向,而且具有调侃、娱乐以及率性、随意的倾向.本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评论者在微博评论中的立场表达与该微博用户是否实名、是否加“V”关联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6.
微博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运用,给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丰富了大学生的视野和传播渠道,丰富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因此,如何在微博背景下研究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诸多影响,进而探索“微博”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方法,应该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微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型网络媒介,开启了一个公民表达自我的全新时代.但我国在有关微博言论规制的立法上还有不少空白和缺陷,在处理微博言论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时引发了不少争议.因此本文从法制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微博发展所处及所需的法律环境,并就国家如何加强立法,以规制微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以其爆发性的使用增长趋势强力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融入“微生活”、构建“微体系”、增强“微力量”三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出现,继校园社交网络之后又一新媒体微博出现了,人们从此便步入了一个微博时代.微博已经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并成为他们舆情表达的重要窗口,微博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网络应用使大学生的生活进一步嵌入了网络世界,其影响力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也孕育着创新的机遇.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就如何在微博时代寻找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微博传播时代,新闻信息的发布已经变得非常简便和自由,微博传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起到了良好的传播信息和舆论监督作用。但是,大量微博谣言的传播,也形成了虚假的"拟态环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分析微博谣言形成的原因和传播特点,创新微博管理机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使"拟态环境"更接近于真实世界,是当前网络新闻传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