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爱德华·柯克是近代早期英国著名的法学家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党的活跃分子。在17世纪前半期议会反对王权的斗争中,他不仅发挥了领袖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先进的宪政思想。他把古代宪政学说作为斯图亚特王朝早期议会反对王权和争取独立政治权威的支柱;在早期斯图亚特的议会文件中频繁地援引英格兰的古代宪法,蔑视君主权刺,要求下院的实质性权利,使古代宪法学说贯穿在议会和国王之间不断出现的冲突中。另外,柯克还系统阐述了英格兰是一个政治权力由若干独立的机构分享的多元主义政体的观点,使他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促使了英国的司法体系作为既独立于国王又独立于议会的一个特别的政治权力中心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英国的立宪君主制是最为典型的,其建立与发展对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末各种立宪思潮风起云涌,在资产阶级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双重压力下,清廷以英国议会君主制政体为模式制定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信条》。这是中国第一个议会君主制宪法文件,是中国宪政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其还没来得及实施清朝就灭亡了。《十九信条》命运的背后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对西方宪政文化的排斥。  相似文献   

3.
英国的立宪君主制是最为典型的,其建立与发展对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末各种立宪思潮风起云涌,在资产阶级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双重压力下,清廷以英国议会君主制政体为模式制定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信条》。这是中国第一个议会君主制宪法文件,是中国宪政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其还没来得及实施清朝就灭亡了。《十九信条》命运的背后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对西方宪政文化的排斥。  相似文献   

4.
湖北咨议局是试图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下的一个省级地方议会的预备机构,却在资产阶级宪政请愿运动中一再受挫,由绝望毅然转向革命,在武昌首义中推波助澜.湖北咨议局立场的转变对于武昌首义成果的巩固与扩大乃至对于辛亥革命在全国的深入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组织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湖北咨议局是试图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下的一个省级地方议会的预备机构,却在资产阶级宪政请愿运动中一再受挫,由绝望颜色转向革命,在武昌首义中推波助澜。湖北咨议局立场的转变对于武昌首义成果的巩固与扩大乃至对于辛亥革命在全国的深入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组织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政体并不是纯粹的民主政体,而是一种典型的混合政体:行政权的运行方式带有浓郁的君主政体的特点;参议院、联邦最高法院的设立在美国政体中融入了贵族政体的因素;总统、议员的直选与议会的表决机制体现了民主政体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列宁说:“君主制并不是形式上划一、一成不变的制度,而是非常灵活,能够适应各阶级统治关系的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国王与议会的关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使之成为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形式。克伦威尔虽然没有经历从君主专制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的全过程,但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伊藤博文是继大久保之后明治政府中最重要的政治家,身为明治政府第二代领导核心,他是明治宪法及其配套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创建者,对近代日本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伊藤博文在制定明治宪法前后的宪政思想进行尝试性剖析。他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主要体现在明治宪法当中,突出表现为稳健的渐进主义、天皇主权下的立宪和德意志式的立宪君主制,其中伊藤博文在制定明治宪政体制时对德意志的宪政模式的吸取主要体现在内阁与议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率先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英国,为缔造适应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结构,经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资产阶级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政体。 300多年来,英国的宪政体制始终在稳态秩序中运行,对国内国际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建立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是英国的文化传统和当时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法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政体沿革体现了权威主义与反权威主义政治间的冲突,此种冲突在不同时期表现为国家行政权与立法权间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中央集权的崇拜、对权威的渴求和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在法国的政体沿革中,权威主义政治在较多时候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独具一格的立宪模式及其获得的巨大成功,使英国宪政问题成为人类学术史上最具魅力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吸引着世界各国学者的注意。文章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英国近代早期的宪政史、法治、议会、宪政思想和观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政党与宪政关系的二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立宪史的角度看,政党曾被作为派系斗争的工具或纯粹的市民社会组织,而为立宪实践所敌视或漠视。随着政党国家现象和政党异化现象的出现,通过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将政党纳入宪政体制之中遂成为现代立宪实践的世界潮流。从逻辑的角度看,政党不仅是基于公民自由结社的市民社会组织,更因其组织的准国家机构特性和党权的准公共权力性质而在宪政体制中发挥着不同于一般市民组织的宪政功能,理应获得“宪法机构”之公法地位,成为宪政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浅析议会制度在近现代中国移植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证书,宪政的立场就是人的立场。目前,我国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宪政自然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和法律的焦点和核心问题。议会制度作为实现民主宪政的基本表现形式,又成为焦点和核心问题中的中心问题。议会制度在我国引进、演变、消亡的这段历史实际上也是一次法律移植的过程。然而,任何外国的法律制度介绍入我国则无形中随着我国的国情进行改变。实践证明,议会制度在近现代未能成功植入我国,正是由于它不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宪政"是否有一种"主义",目前在国内尚存争议,但从思想史或概念史的角度去审视"宪政"的英文对应词"constitutionalism",在"制度"和"思想史"两种维度上将"constitutionalism"分别译为"宪政"和"宪政主义"既科学合理,也符合学界的一贯用法。并且,理解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宪政主义也能辨识作为制度实践的"宪政"在我国政治或法律进程中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15.
宪政在生发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其中与文化、宗教、伦理等因素是有着一定关系。西方基督教和东方儒教因教义的不同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差异,对宪政制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中国的宪政制度不发达不能全部归咎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努力扬弃儒教思想资源,为建设宪政国家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推行宪政主义的法治国家政制构架之中,宪政与司法的联系可概括为两种对待问题的方法和理念:“宪政司法”与“司法宪政”。“宪政司法”关注司法的宪政品性,着眼于司法运作和司法改革的宪政主义视角;“司法宪政”则极力倡导和探索宪政的司法进路,强调司法的宪政功能以及司法改革对宪政建设的意义。中国宪政建设与司法改革积极推进,当前应致力于塑造宪政型司法,建构司法审查制度,在宪政程序中导入司法理性,正确处理司法改革与宪政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宪政与主权:权力的有限性与权力的合法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国家的生成是现代立宪政治发展的起点 ,它使国家主权的正当化与合法化成为现代宪政制度的主题。宪政不仅是对国家权力体系中治权的制约 ,而且也是对国家权力体系中主权的支持。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作为近代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一个组成部分而发生的 ,但是它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在后发国家的重演。置于这一历史背景 ,我们才能科学理解宪政与主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宪政概念的多重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宪政是政治观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状态的综合体,其涵义的综合性,构成了宪政"语义场"的多重性,同时导致了基本构成要素的多维性,宪法、法治、民主、人权与自由构成了宪政的基本要素;宪政有赖于存在的条件,这些条件关联着宪政的产生、发展,成为决定宪政存在的根本与基础,"人"与"市民社会"构成了宪政的双向根基。  相似文献   

19.
宪政作为一种民主政治制度,在现代法治国家。是与民主、法治相统一的。我国宪政的现状与特征。根源于传统法治文化的缺失和现实政治与法律地位状况。因此,从我国完政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应选择符合实际的宪政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