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邓小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社会主义变革中的东方落后国家,必须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既是前者的理论要点,也是后者的理论支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只有全方位对外开放,充分利用西方文明成果,才能抓住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对台统一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国家统一方略的融合与创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的国家统一理论以及对台战略思想,深入解答为什么要统一、什么是统一、怎么样实现统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与现实命题。其核心内涵是将祖国统一大业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之中,以复兴引领统一,为复兴而推动统一,在复兴中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三民主义学说体系中,民生主义的发轫虽晚于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但却凝聚了孙中山防患于未然的战略考虑和谋求人民“共同繁荣昌盛”的崇高理想。以“振兴实业”和“创造新财源”为民生主义的物质基础,以“均富”、“同富”和大同社会为民生主义的目标与理想,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办法,是孙中山建设民生主义的重要指导原则。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取利避害的价值尺度,驱动孙中山沿着“因袭—规抚—创获”的逻辑,使民生主义学说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发展生产力的认识不断深化,最终在中国牢固地树立了生产力标准.中国正一步一步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大时代进程中,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世界正处在两种制度并存与多种国家模式竞争的现时代。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可以确立一项“和平与发展战略”,作为21世纪中国国家战略的百年大计。  相似文献   

6.
跨越“卡夫丁峡谷”与中国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形态的大转变看,中国道路是指它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大国,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和解放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压迫、颠覆和控制,两者的对立是贯穿中国道路的根本矛盾.考察中国道路问题使用的尺度是“世界历史时代”的时空参照系,要认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过程与具体历史过程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尽管马克思设想的俄国可能在19世纪下半叶整体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历史条件没有最终形成,但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和时代中心地缘位置的转换不啻为唯物史观时代发展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如何向西方学习、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便迂回地跨越“卡夫丁峡谷”,这是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大主题.被动式的学习和主动式的自组织,两者的周期性复合酿成迂回跨越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理论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王东20世纪80年代以来,乃至2000年前后,“改革开放——经济起飞——文化复兴”,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起飞期、关键期的三大核心内容,为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展开了现代复兴的崭新篇章。邓小平首倡的建...  相似文献   

8.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如何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人无法回避的命运选择。以奉行“仁政”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制度伦理遭遇了西方以“法治”为核心的民主制度的强烈冲击,自命不凡的“伦理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于是,无数仁人志士对落后的封建道统进行了深刻的伦理批判,由此导致近代中国的制度伦理思想在“破”与“立”的双重变奏中走向渴望救赎与复兴的多元重构。从洪秀全到康有为再到孙中山,可以透视近代中国制度伦理思想嬗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南京市台办策划开展了中山文化"三个一"系列交流项目,包括一个《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人》专题文物文献展、一场孙中山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一部《一张图 兴国梦》历史文献纪录片.旨在回顾历史、着眼当下、放眼未来,深挖孙中山关于国家统...  相似文献   

10.
肖瑛 《唐都学刊》2003,19(2):87-91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结构是“求均求稳”。这种文化模式在历史过程中形成 ,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基本进路 ,演绎出我国历史运作的圆圈律特质和持续沦落的社会经济史。马克思主义入主中国为中华民族走出古旧的历史围城、实现复兴创造了契机 ,但真正带领国人走上不断进步的历史轨道的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1.
“乘时一跃而登中国於富强之域──孙中山关于加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江锋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向西方国家学习”①,“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②。他为了挽救国家危亡,长期致力于民主革命,同时又为革命后的祖国进行实业建设而...  相似文献   

12.
一、毛泽东首先提出社会开放思想,邓小平则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 有人认为,毛泽东没有提出过社会开放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支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要弄清此问题,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社会开放?从客观方面讲,它是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过程;从主观方面讲,它是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规律在人脑中的反,从主、客观这两面个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就能有助于正确看泽东思想宝中的社会开放思想,这是思想是中国社会开放思想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并将其应属于改造中国的实践.从信效西方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到信效国十月革命推翻反动腐朽的统治者,从而改变旧中国封建落后的历史,这一过程本身就包含有找开国门.向世界各国招收和借监先进和文明成果的思想和行动.应该说,毛泽东同志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十分丰富,1936年冬,毛泽东在延安与斯诺谈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事务”时提到,如果中国真正得了独立,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贸易利益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将会有此过去更多的机会”,中国不仅同友好国家进行互助互利的贸易,而且”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新中国建  相似文献   

13.
洋务运动与对外开放郭桂兰19世纪50、60年代,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旋涡之时,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重洋务”。到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中国继而出现了模仿西洋活动的“洋务热”.历史实践证明,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实行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即是太平夭国的洋务活动。清...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历史进化论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是他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进步的观点。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作者对孙中山的历史进化观的见解。文章认为:孙中山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是“后来居上”的思想,是他的历史进化论的核心。孙中山用“民生”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契因,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基本一致的。孙中山关于物质文明和心性文明“相待”社会才能进步的观点,反映出孙中山历史进化观的辩证思想。孙中山把“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看成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部分,他对工农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生产与革命中的作用问题的评价,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吻合的。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8,(11):31-3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是与中华民族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角度,中华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与统一心理上的一致性,是我们理解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生成的历史前提;在现实基础上,共同的文化取向、政治认同和经济基础是我们理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标的;在未来愿景上,追求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层次体现。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角度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进行理解,揭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使命作用,以期发挥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作用,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5,(7):5-8
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是中国各阶级、阶层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追求,但是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学习理念与模式各不相同。封建士大夫与资产阶级先进分子走的是机械效仿的学习道路,没有达到学习目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是突出自身特色的创新学习理念,包括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道路,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充分证明了只有创新学习才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甲子兴邦     
60年前的那个金秋,伴随新中国的诞生,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这是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划时代的跨越,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起点。甲子兴邦,中国人民用60年的时间,把新中国建设得焕然一新,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站起来的亿万人民从60年前的金秋出发,60年间演绎了亘古未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迁,谱写出追求富裕、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8.
孟英 《唐都学刊》2004,20(4):131-134
孙中山是 2 0世纪站在中国时代前列的一位民族伟人 ,他终结了中国的封建专制 ,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大门 ;他倡行“三民主义”主张 ,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 ,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 ;他传承先进文化 ,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姓“资”姓“社”观念探析──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对姓“资”姓“社”问题的论述潘起造自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姓“资”姓“社”问题是对世界发展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我国建国四十多年来的得与失,也与我...  相似文献   

20.
郭秀云 《探求》2001,(3):20-21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是江泽民同志从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高度提出来的,是关于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的相互联系中正确把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把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的内涵与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