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和处理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赵红梅在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无论是在国有经济还是在集体经济中,都要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物质利益,三者各自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体现了三者的利益关系。应该说,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又存在... 相似文献
2.
廖家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49-53
文章对"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公共财政论"的科学性、社会正义性与"国家分配论"的非科学性、御用性,为彻底摒弃"国家分配论"的财政观,树立"公共财政论"的财政观,加快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改革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邓子基,男,汉族,1923年6月26日生,福建沙县人。中共党员。1952年6月厦门大学《资本论》研究生班毕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主要创办人之一,曾任副院长、顾问。现为厦门大学学术委员、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邓子基教授...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早的财政学理论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有许多缺陷。如何突破,代之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更为科学的社会主义财政学呢?邓子基教授和新中国老一辈与中青年的财政理论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从国情出发,建立了社会主义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相似文献
5.
曹海晶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正确认识和处理司法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明确司法审判权对行政权既有监督和制约作用,又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对于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诉讼法有着重要意义。行政权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它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用法律武器加以保护。但这种权力如果缺乏法定的监督和制约,就有滥用的危险,从而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混乱。在我国,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授予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司法审判权,通过行政诉讼,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方… 相似文献
6.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当前,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前进,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界说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彻底清除了关于社会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经济与社会政治的正确关系。马克思指…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对此做了深刻的结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不放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合芸权益都要保护;对社会各阶层人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 相似文献
9.
对“国家分配论”应持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财政基本理论的争论中,有如下两种倾向值得探讨:一是把西方“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对立起来;二是认为“国家分配论”的财政本质观是正确的,应该坚持;但同时又认为,“国家分配论”从根本上说仅仅是一种关于财政本质的理论,是与系统的财政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不是国家决定社会,而是社会决定国家。首先,国家生活现象的基础是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社会生产关系与经济关系的总和。因此,国家在一切方面就必然要受到客观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次,社会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能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立起来。马克思科学地把按生产要素分配本身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区别开来,在分析和论证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瓜分剩余价值存在剥削的同时,也分析和论证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借以实现的形式和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政治理念,学术界正在加深对它的认识,有的很深刻,但有的却是误读.文章对国家治理理论中的“舶来品说”、“管理、治理对立说”、“公民社会说”以及“多中心说”予以解读与澄清,并在法治的轨道上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14.
几十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财政本质观,其中“国家分配论”无疑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该理论自60年代初在我国确立了主流派地位之后,一直保持至今。市场取向的改革导致了人们对于“国家分配论”的重新认识。然而,在市场经济下,“国家分配论”是不应当...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党风建设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前几年党风建设中一些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党员群众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和疑虑.集中起来讲就是,党风建设要不要搞,搞多久,怎么搞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中主要关系作些分析.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长期性的关系,把握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17.
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子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63-68
本文着重明确一个问题:我国财政主流学说——国家分配论就是关于国家财政的理论或学说,国家分配论亦即国家财政论。之所以可以这么说,是由于国家分配论对于“国家财政”这一范畴的全面把握和深刻分析,以及国家分配论对于财政本质、财政基本属性的独特论断所决定的。同时,本文还对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或国家财政论)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公共财政也是以政府(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公共财政论的本质观也是国家分配论,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既有区别又统一。国家分配论是发展的财政理论。当前我国财政理论要在坚持国家分配论的基础上,对各种财政理论,尤其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核心的西方财政理论进行整合和发展,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忍与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处世法则,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颇为人们所推崇,因为没有忍,也就不会有和的产生,作为一种并生的文化理念,忍不但是和出现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忍的包容、克制、行事的涵义又在一定层面上丰富了和的内涵及发展。忍作为一种生活哲学的内容,固然有其畸形和消极一面,但如果恰当引导运用这一价值观,将对推动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阐述了收入分配领域中公平的多层含义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我国当前对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的认识在理论上存在种种误区,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缺失公平的现象,分析了忽略公平会产生的一系列负作用,进而提出了在科学调节收入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实践中必须正确把握的重要问题及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