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涛 《兰州学刊》2011,(10):72-77
利用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家庭及生育状况研究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的Logistic模型,研究农村儿子、女儿对父母的劳务支持差异。结果发现,无论从家务帮助、生病照料还是农活帮助方面看,儿子对老人的帮助都远远大于女儿对老人的帮助。在控制了一系列微观个体特征、中观家庭特征(尤其是婚居模式)和宏观区域特征后,对老人的劳务支持力度的性别差异越发明显。在我国农村,儿子对父母的劳务支持,尤其是在生病照料这个方面,与女儿相比依然刚性地负有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家庭人均收入、育龄女性受教育水平对中国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教育水平对其二孩生育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与二孩生育意愿呈现"U型"曲线变动关系,即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随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城乡样本回归后发现,女性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具有不同程度的城乡差异。据此,研究提出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生育观;保障女性就业公平,降低女性二孩生育机会成本;完善社会支撑体系,帮助实现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等方面提高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失独家庭"指的是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家庭社会救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救助,其核心目的,是帮助失独家庭老人安度晚年。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失独家庭的社会救助已渐成体系,但无论在失独家庭层面,还是在政府和社会层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失独家庭基本信息档案,实现精准救助;在不断提高经济救助水平的同时,重点做好失独家庭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工作,切实做好失独家庭老人的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4.
女犯的监狱适应同自身因素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使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分析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女犯的家庭关系、自信心程度、生活满意度、以及情绪状况都和其获取社会支持的意愿与行为相关.总的来说,被访者与家人的关系越好,自信心程度越高,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越高,以及正向的情绪越显著,其获取各方面社会支持的意愿和行为也就越强烈.本文据此提出了一些可以促进女犯更好的获取社会支持的建议,诸如帮助其改善与家人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以及帮助其调整在狱中的情绪等.  相似文献   

5.
聂焱  风笑天 《江淮论坛》2022,(6):128-134+142
中国家庭是否响应生育政策的更迭变动以及从个体微观角度考察生育影响因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面对“祖辈的儿童照料支持能够提升生育意愿”的“常识性”结论,需要厘清生育意愿和生育决策的内涵差异。基于23个城市家庭的质性研究发现,祖辈的儿童照料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家庭的生育决策,但不能真正提升生育意愿,相反是有生育意愿的家庭更倾向于寻求祖辈的儿童照料支持。同时,祖辈的儿童照料支持与生育意愿共同影响生育决策,即生育意愿非常强烈的个体,无论是否获得祖辈的照料支持,都保持了意愿与决策的一致性,但当生育意愿不强烈,即使有祖辈的照料支持,也可能最终作出不再生育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福利多元主义强调多元福利提供主体在满足福利需要中的积极作用。过往相关国家、家庭、市场和志愿部门提供老年人照料的文献显示,已有的理论研究范式并不完全适用于研究和引导多元福利主体协同参与构建养老服务体系。面对中国社会快速老龄化,基于多元福利主体共同提供老人福利,立足中国家庭照料文化传统,循着多元主体参与老年人照料的政策偏好,建立家庭为核心的"一核三维"多元共治老人照料体系,应是中国老人照顾福利体系构建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对失能老人带来的影响的调查分析,得知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对失能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的减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改善了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境况,有效降低了医疗保险账户资金的运行和支付压力.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养老护理机构力量严重匮乏,专业照护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护理分级缺乏明细标准的问题.通过对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一些内在的因素,从而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洪娜 《东岳论丛》2011,32(9):169-173
山东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面临着极大压力,入住社会化养老机构越来越成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山东省农村居民养老意愿与需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山东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机构了解不多,入住意愿受年龄、性别、有无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因素影响。从调查情况看,山东农村养老机构存在数量较少、人员缺乏、资金紧张、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需要在规模、体制、队伍等方面加强建设,更好地满足农村社会化养老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袁泽民  莫瑞丽 《理论界》2013,(11):54-57
刑释人员能否回归社会关系到公共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研究发现,刑释人员在回归社会过程中,遇到许多排斥,这些排斥呈现系统性、隐蔽性、相对性等特点.究其原因,既有宏观的制度性因素,也有微观的家庭及刑释人员自身因素.消除对刑释人员的社会排斥,建立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支持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唐咏  楼玮群 《兰州学刊》2010,(7):114-116
在广东的社会转型和变迁时期,老人的居家和社区照顾问题更加凸显。文章主要利用《2008年深圳市老人照顾意愿实证研究》调查中558份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评价了长期护理对于老人居家和社区照顾状况的影响和挑战。研究表明,家庭照顾老人的负担日渐增强,而国内的长期照料体系发展尚不健全,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长期照料在积极老龄化的浪潮下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问题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上升,失能老人规模不断扩大。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面临支持网络体系不健全、长期照料保险体系欠缺以及照顾规范化、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严重缺位的状况。建立、健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法律保险保障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与管理体系;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介入可以为长期照料服务发展提供专业化保证,这是解决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问题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支持的获得对于新手妈妈的身心健康、角色适应以及家庭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新手妈妈主要从丈夫、女性亲属等强关系中获得情感支持和育儿帮助.育儿虚拟社区成员之间的弱关系可以弥补传统社会支持体系中信息支持的缺乏,并提供情感性和友伴性等其他类型的社会支持.新手妈妈的社会支持网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局部性使得网络社会支持不可能取代传统社会支持体系而只是对其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3.
一孩生育政策的执行,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这项政策也形成了较多的失独家庭,这种失独家庭群体在计划生育政策普及率高的城市之中尤为庞大.社会工作服务要充分发挥正式社会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以及失独家庭自身支持体系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来构建和完善失独家庭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支持体系,进而帮助城市失独家庭摆脱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4.
孤残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家庭中养护孤残儿童、默默付出自己爱心的"类家长"却没有受到重视。我国应构建全面的、完善的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的"类家长"社会支持网络。正式的"类家长"支持网络应该是以政府为主,社区、企业、社会工作专业等共同参与;非正式的"类家长"支持网络应该是以家庭为主,其他"类家长"、朋友、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考察民营企业家子女的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两者间的关系.抽取宁波万里国际学校的186名学生为被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发现:(1)民营企业家子女(中学生)在五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自我、朋友、居住、学校;不同性别、年级的民营企业家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男生的居住满意度高于女生;初一学生的家庭、学校、居住和总体生活满意度最高,高一学生的学校满意度最低,高二学生的家庭满意度、居住满意度显著低于初一年级的学生.(2)民营企业家子女在社会支持三个分量表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朋友、家庭、其他;不同性别、年级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都未见显著差异.(3)民营企业家子女的社会支持各分量表与总体生活满意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对民企子女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家子女的领悟社会支持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满足城市老人生活与健康需求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在对广西城市老人生活与健康进行调查后可知,应把城市老人养老意愿与需求状况,作为制定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据.政府应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积极发展城市老人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建立适合老人就诊的医疗机构和养老体系,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作用,做好老人的照顾和看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家庭变迁和家庭问题的大量出现引起了社会政策的关注。社会政策经历了从注重在家庭之外对市场和社会的干预以弥补家庭功能,到投资人力资本、支持家庭、建立发展型家庭政策以增强家庭功能的转变。发展型家庭政策以预防家庭问题产生、帮助家庭行使责任,投资家庭、巩固家庭固有能力或"优势"为特征。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自然要以和谐家庭建设为基石,和谐家庭建设需要家庭政策支持。为此,我们应该摒弃视社会政策为被动应急、缺陷修补的做法,而应发挥其预防与发展功能,强化社会政策的"家庭视角",制定和完善家庭政策。  相似文献   

18.
赵立 《浙江社会科学》2012,(4):133-143,160
大学生农业创业是解决当前农村人力资本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结合访谈和个案分析,通过对667名在校大学生与318名已创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与分析当前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的认知、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果表明:(1)大学生农业创业效能感可分为机会识别效能、关系协调效能、组织承诺效能、创新效能和风险承担效能五个维度;(2)农业创业环境可分为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和消极支持四个维度;(3)总体而言,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相对较低,性别、年龄、父母职业、所受创业教育、农村实践经历、涉农实习经历、家庭支持以及机会识别效能、组织承诺效能与风险承担效能等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4)两类大学生在农业创业认知、创业准备、创业环境评估以及创业意愿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针对调查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农业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与老年群体的社会化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老年群体的需求依强弱程度排列为健康需求、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常生活料理需求和经济需求。老年人的养老依赖从单一的家庭依赖向家庭与社区的双重依赖转变。在社区功能转型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是符合老人意愿、中国养老传统、具体国情的最佳选择,社区养老能力与老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加强社区养老能力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周乾 《学术界》2007,1(4):240-252
胡适与刘文典是皖籍著名学者,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和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均做出重要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在1917年至1937年的20年间,除中间短暂几年外,胡适与刘文典长期共事.在刘文典从事国学研究及翻译外国名著的学术活动中,胡适都曾有过建议、评价和帮助.在刘文典短暂地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他也曾寻求胡适的支持和帮助.在刘文典的事业和家庭遇到困难时,胡适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予以关心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样,刘文典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和所取得的成果,也对胡适的学术研究产生积极影响.对于这两位活跃在中国近代教育和学术舞台上的重量级人物,很少有人系统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有许多谬误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