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亥革命前后湖北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荡涤旧事物,建设新风尚,从社会生活到城市建设,从交通通讯到大众传媒,从价值观念到社会风气等,都体现出弃旧迎新、推陈出新的显著特点。以中心城市武汉为代表,湖北在外部西方近代文明的冲击以及内部渴盼发展的需求和愿望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发生着不同以往的变迁,这种变迁又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具有了社会转型与时代进步的象征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法律非均衡--关于法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非均衡是指法律的供求失衡,从而造成人们对法律状况的不满意。其基本的类型是法律供给不足以及法律供给过剩。法律供给不足根源于法律供给主体的激励不足、法律供给时滞等,法律供给过剩根源于法律供给方式的强制性等,从根本上解决法律非均衡的措施是完善法律供给与需求机制。  相似文献   

3.
绝对价值深藏在社会生活之中 ;尽管有时它被个人主义的表现欲和工具化的社会歌颂的形象所遮蔽 ,但它仍然是道德之源。绝对价值是通过人的象征意义来展示精神世界和人生价值的 ,也通过象征性给社会树立一个标识、典范和公众形象 ;象征是人类精神价值的显现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4.
闫闯 《晋阳学刊》2012,(5):29-32
本研究探究了一种不同于当下主流社会秩序的象征性社会秩序,其所表现出的缓冲社会变迁剧烈程度、维持社会整合状态的社会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象征性社会秩序及与之伴生的生产机制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甚至阻碍社会秩序的更替与进步,并形成对当下主流社会秩序的冲击和影响,进而成为众多社会问题的直接根源。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空间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空间转向”的产物,作为其研究范式的法律地理学包含“空间中的法律”(空间对法)、“法律下的空间”(法对空间)、“法律与空间”与“第三域”等研究领域,由此衍生出空间正义、城市权利和“第三域”等命题。法律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有待达成共识,其研究过程中的“去空间化”倾向值得关注。国内法律地理学发展前景期待明朗。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发展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有些学者试图通过法律移植,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法律制度变迁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由于其所固有的局限性导致了理论研究受到冷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一些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法律与发展研究采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新一轮法律与发展研究再次兴起.新法律与发展研究致力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法律改革.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双重维度和唐代以前礼法结合的法律文化在唐代婚姻制度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以礼入法,法律直接移用礼教规范;法律制度的建立与罪名的设立直接源于礼的规定;法律对维护家庭伦理关系的高度重视。唐代法律文化对当代婚姻家庭关系有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律信仰的建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俊廷 《理论界》2002,(1):83-84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国家的形成有待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实现,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制度、规范、价值、文化、社会诸层面的协力共进,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甚或否定法律意识或法律信仰对于法治现代化的规定性。相反,法律意识尤其是基于其基础上的法律信仰才是法治现代化的真  相似文献   

9.
谢尊武 《南方论刊》2022,(11):61-63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适用强制性亲职教育、提高监护人的教养能力是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的根本措施。然而,我国当前规范强制性亲职教育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包括对其决定和执行主体、教学效果评估、执行方式与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从而使强制性亲职教育能得到有效实施,以达到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雕塑作品的创作欲望、动机、作品所用元素与象征性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所表达的直接艺术意义、社会意义和目的,来阐述雕塑象征性与象征性作品的社会和历史精神以及人生哲理与审美理想.基于"白马不是王子"系列雕塑作品,笔者给出了如何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从人性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其法治思想,认为法律应当具有至上性,制定出来的法律应该是良法;同时为实现其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还从立法和守法等诸多方面论述了实现法治的具体路径。这些法治思想的精髓,为我国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19年春陈独秀被免除文科学长,不久离开北京大学,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如果将这一事件置于当时北大学风转变与<新青年>群体的离合来考察,陈独秀离开北大则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预示着北大由启蒙而学术的学风转向,学谱与地缘的纠葛,还隐含着陈独秀对人生道路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勇 《学术探索》2011,(5):41-45
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方面有颇多值得中国借鉴之处。尽管中日两国的国家制度不一,但两国的经济都经历了非常相似的发展阶段。本文比较分析了中日两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中日两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体系;第二,中日两国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和商业诋毁行为。第三,中日两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责任。从而既厘清了两国法律的差别又指出了其优劣。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要在既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稳妥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的媒介互动与传统媒体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与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相对比,才具有意义;换言之,传统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崛起而被赋予某些其原本不具备的象征意义。同样地,新媒体也是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比中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既竞争排斥又相互依存。同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身处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无疑面临某些共同的困惑和相似的选择;同时,作为相对比而存在的两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又面临着各有差异的受众,代表着不尽一致的利益诉求,因而必然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心理期待,在一些问题上又必须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社会公共传播机器,新旧大众传播媒体除了相互印证而获得其存在的价值之外,随着人人皆媒体时代的到来,还与日益兴盛的自媒体传播构成竞争。这使数字时代的传播格局变得更为复杂微妙。如此,传统媒体便又多了一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之大成 ,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整套法治理论。他的法治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 ,对我国新旧体制、新旧观念更替的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跑马厅到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历史变迁与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赛马在1945年停止,以后关于禁止赛马、改变跑马厅功能的舆论持续了很长时间,1951年尘埃落定,跑马厅被改为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关于跑马厅功能改变的过程,张宁博士已经作了很好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思想史角度,说明随着跑马厅自身功能的变化,随着时代思潮的变迁,跑马厅的象征意义一变再变,起初是比较单一的休闲场所.后来变成骗财害命的赌场、歧视华人的场所、帝国主义炫耀武力的地方,变成众恶丛集的魔鬼象征.改变跑马厅的呼声与反对帝国主义、收回租界、向往文明、向往民主的斗争一起高涨.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尽管执政党发生变化,政权发生更替,但思想领域、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试析政治仪式中的声音符号及其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音符号是政治仪式中的常见元素,与政治社会的基本规范之间存在密切的映射关系。在政治仪式中,声音符号的力量被编码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力形态,其象征意义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经过解码后被转换为政治权力。在不断重复的从象征权力到政治权力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声音符号通过替换、消除、依附和"独奏"等各种方式,实现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并最终服务于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的一部重要作品,其象征性和隐喻性早就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这种重视并没有引向对其丰富内涵的理析。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蝇王》中的重要意向的表达和意蕴作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导向对作品精神内涵与独创性艺术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论民间法及其与国家法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乃是一种使人类事业受规则治理的事业。完整的法律是国家法和民间法的有机统一。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国家法还是民间法,都不是自足的规范体系,它们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局限性。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忽视民间法有效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功能,要充分认识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在保证国家法的权威和尊严的同时,逐渐消解国家法和民间法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两者在法制现代化这一历史前提下的互动整合。  相似文献   

20.
原创文化指以往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影响最大的几种形态由以起源的创造原型.中华文化是世界几种原创文化之一.孔子在继承三代以来法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和宗法伦理型的"人道"观为核心的中华原创法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法文化资源.孔子是中华原创法文化的开创者和定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