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志为历代儒者极端重视与不厌申言而在儒学中成为一种学说与传统。基于内涵的深入考察,儒家立志具有“‘心’之‘道’而成‘德’”的内在逻辑,统摄儒家至为重要的“心”、“道”、“德”三概念,同时构成儒学的基本逻辑。通过一种现象还原的方法诠释“心—道—德”三位一体的儒家立志,“心”、“道”、“德”三要素分别指对特殊的个体、普遍的群体、自由的人类,立志即是一个将自然个体道德化为德性主体、将自然群体伦理化为德性共体而实现个体与类双重解放的自由化过程,作为对人之个体—群体二重性存在的德性安顿体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在伦理与道德互文的意义上,儒家立志彰显出以“精神”、“自由”、“人本”、“尽心”为特征的伦理世界观与道德方法论,辩证地把握了人之意义与虚无(有与无)、精神与物质(灵与肉)、共体与个体(大与小)三对二重性存在本质,对于克服精神世界之虚无主义、生活世界之物质主义、伦理世界之原子主义的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儒道价值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儒道两家在价值观方面的实际影响最大。儒道两家有许多分歧 ,但也有一些共识。儒道两家都把“道”看成价值的本体论依据 ,儒家侧重“道之诚” ,以“诚”为终极价值目标 ,道家侧重“道之真” ,以“真”为终极价值目标。由此出发 ,儒家承认形式美 ,讲究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以美比德、以德统美 ,追求中和之美、道德之美 :道家不承认形式美 ,也不承认道德规范的有用性 ,讲究返璞归真、与道为一 ,追求纯朴之美、内秀之美。儒家所说的圣人以诚为本 ,主张超凡入圣 ;道家所说的圣人以真为本 ,主张超凡脱俗。儒家提出“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 ,大力倡导合群观念 ;道家提出“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 ,反对危害群体。在价值观方面 ,儒道两家相互补充 ,共同引导着中国人的总体价值取向。相对而言 ,道家的影响不如儒家大。  相似文献   

3.
关于"亲亲互隐"、"爱有差等"的争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在争论孔子论“父子互隐”和孟子论舜及“爱有差等”的问题。这一争论关涉到整个儒家伦理的历史和现代价值之评判。儒家伦理是一复杂的系统,仁与义、仁与礼、仁与智等德目之间是有张力的配合;儒家的仁、义、礼、忠、敬、信等德目都是社会性、公共性的,适用于公共生活及其秩序建构的;儒家一贯强调私恩与公义、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区别;儒家的“仁爱”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道德主体所涵道德法则(理、义)必然有绝对的普遍性,并且是“爱有差等”思想的本体论基础;“父子互隐”的思想及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恰恰包含着对人权的尊重和维护。  相似文献   

4.
《管子》“和合”思想辨析吴显庆《中华和合文化研究概述》一文〔1〕谈到,“在先秦的思想家中,管子第一个对‘和合’概念作了表述:‘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他把民众的‘和合’作为...  相似文献   

5.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点,描绘出“和生”“和静”的世界图景;以“德”为核心,彰显了“柔和”“成和”的生命境界;以“物”为对象,倡导着“和同”“和顺”的处世原则。视域宏阔、博大包容,推重自然、关注人生,崇阴贵柔、顺物无争,是道家和合思想的显著特点。在当今时代的人文语境下,转生道家“尚和合”的思想智慧,将为和合大同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6.
多数学者将儒家君子范畴内涵归结为道德内涵,这种定性过于简单、轻率。儒家君子范畴是天、地、人三才的和合,包含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建构,是内在德性本质与外在行为示范的合一。君子境界是一个逻辑上升的过程,道德境界只是其中一个层次。儒家君子范畴的发展演变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不断更新其自身内涵,是道德本性、博学与治国多才的综合。演变的原因不只是社会道德的需要,而更是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君子一词演变成了才德称谓的代名词。儒家君子的内涵实际上是哲学的、精神的、才智与管理的等多方面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7.
基于周敦颐以《通书》为中心的天观、人观及时中观,本文研究了其在天人合德解释上的意义及特征。天观是天道及天德的解释,人观包括了对人类及人道的解释,时中观是周敦颐对贯通《周易》的"时中"的解释。针对通过《通书》融合了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的天观,并且发现了儒家哲学的道德伦理观的周敦颐,本文探究了他的天人合德解释。身为道学者,基于儒学的人间观及人道观,他以天德实践了"诚"的天道,通过道家思想的熔融发扬了自己的儒家哲学。从学问上看,他主导了从道学到理学的思想史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基于周敦颐以《通书》为中心的天观、人观及时中观,本文研究了其在天人合德解释上的意义及特征。天观是天道及天德的解释,人观包括了对人类及人道的解释,时中观是周敦颐对贯通《周易》的"时中"的解释。针对通过《通书》融合了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的天观,并且发现了儒家哲学的道德伦理观的周敦颐,本文探究了他的天人合德解释。身为道学者,基于儒学的人间观及人道观,他以天德实践了"诚"的天道,通过道家思想的熔融发扬了自己的儒家哲学。从学问上看,他主导了从道学到理学的思想史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先秦儒家艺德观,概指先秦儒家关于艺术与道德、艺术教育与道德教化、艺术创作、浸染与个体道德修养等问题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先秦儒家重“德”,他们追求备至德的理想人格,鼓吹仁治德政的御国方略,推崇道德教化的社会价值,向往德盈四海的天  相似文献   

10.
张连伟 《江淮论坛》2007,(6):131-137
“道”是《管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对《管子》道论的研究,主要以《管子》四篇为对象,这无形中局限了对《管子》道论的深入认识。从《管子》书的整体来看,《管子》的理想追求是圣王之道,它在本体论上表现为虚无之道,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表现为静因之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就三苏关于道、情、性话题的论辩进行阐述,从三苏以人情为旨归而解经出发,通过六经的人情之辩、与朱熹的道性论辩以及儒释道三教融突这三个方面来凸显三苏的心性哲学。面对心性理气的时代核心话题,苏氏父子不离其中,为心性的性情之学寻求形而上的支撑;其道、性、命、情、善,融突而和合,构成了苏氏理论思维的逻辑系统;其学虽杂于道,禅两教,但仍归宗于儒家圣人之道。苏氏蜀学在理学思潮中虽居非主流,但亦为推动理学思潮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儒家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儒家人文精神具有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及笃行精神,而数字化所具有的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的四个强力特质恰与儒家人文传统相契合。在数字化时代,要拓展儒家人文精神,必须确立“超越性扩展”的核心理念,吸收“忠恕之道”等儒家核心价值观念,把慎独作为数字化人文精神建构的基点。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6,(6)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中国固有学术传统得其裨助,经过自唐迄宋的消化吸收,遂有儒家理学与心学别开生面的崭新发展。由此,不仅儒家自身彻上彻下的形上哲学义理世界得以建立,儒、道、释三家和合互动的学术生态格局亦逐渐形成,中国文化力求妥善安顿人之精神生命的特征与能力进一步强化。两宋大儒多与宗门禅德相往返,禅学实际上成为他们体道、证道的入门初阶,这既是当时"三教合一"历史潮流的具体表现,亦反映了华夏传统学术作为人类体认宇宙人生真谛之智慧成就在心灵安顿乃至宗教层面的文化调适功能。  相似文献   

14.
老子从最宏观的哲学视域,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本体,以"道"在自然、社会、人生等领域的展开、体现、运用、实现形式的"德"为核心的道德和谐思想体系,其基本构架是:"道体德用"的道德和谐思维,"守道同德"的道德和谐信念,"依道修德"的道德和谐实践,"道体民本"的道德和谐旨归。由于道德和谐体系的破坏与缺失,导致"违道失德"的种种社会危机乱象,故"尊道贵德"必然成为防范消解社会危机的最佳道德理路。  相似文献   

15.
儒家关于智慧的理解对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产生了长远而全面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哲学与宗教的“智慧型传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从比较哲学的角度,通过解读先秦儒家知与智、智与德、智与乐、智与水等多维度的内涵,可以看到儒家智慧观不仅仅是一种对日常生活有用的箴言集合,而且是关于宇宙、历史、社会和人性的道德形上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关于人超越自身局限,获得理想人格的一种阐释。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对儒家道德情有独钟的事实,重视其正面的价值已是潜规则.其实,这是非常失理性的举措.紧贴世界发展的现实和儒家文献的事实来审视儒家道德思想,我们不得不重视的是,中国悠久的道德文化积淀,不仅使我们在经济发展的水准上与其他民族存在巨大差距,而且道德的现实水准也存在巨大的反差.这一现实要求我们认真反思和重新审察儒家道德,其实主因就在儒家道德本质上内置的德欲对立的价值尺度;在欲望只有符号的价值地位的氛围里,道德只能成为舞台的唱本,骗人的把戏,现实中没有道德的丰收季节也属正常.事实上,德与欲分属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的主题,道德资源的开发,要求我们在认识儒家道德哲学本质的同时,还德欲的本来面目,以便有效地润滑中国现代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2016,(9)
考察先秦典籍,诸子各家所言的"道、德"源头上共通,从《尚书》、《周礼》到最初以孔子、老子、管子为代表的儒道法三家,其所论述的"道"与"德"都据古书,认为"道"是本体,"德"为性德。从"道德"一词的连用始,"道德"概念渐渐模糊于"仁义","道德"所言之物与古圣贤也渐行渐远。形而上之"道、德"具象化后等同于"德",进而等同于"仁义礼乐","道德"也逐渐成为一个伦理概念。  相似文献   

18.
作为论述孝道的典范之作的《孝经》,是儒家学派的扛鼎力作,其蕴含的义理亦体现为追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范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知""情""意"和"行"四个方面。其内容分别是:道德认知——《孝经》中的"孝为德本";道德情感——《孝经》中的"敬亲博爱";道德意志——《孝经》的中"扬名显亲";道德行为——《孝经》中的"不骄、不乱、不争"。  相似文献   

19.
论《易传》的和合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传》和合思想的核心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和合的最高境界是人与天地合德,是"天人合一"。其和合思想特征有四:一是主张阴阳尊卑有序的和合;二是认识到了事物阴阳和合的多样性并主张容纳多样性;三是认识到了事物阴阳和合的两端而主张追求中道,中道是阴阳和合的主要表现形式;四是认识到了事物阴阳的和合与不和合是并存的、互相转化的。认识和合,目的为追求人与天地合德;认识不和合,目的为居安思危,提高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传统人生价值观念作为一个系统,从内容上看,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生活价值的设定,对处世价值的选择,对理想价值的追求。从结构上看,虽然以儒家“道统”一以贯之,以儒家道德精神占主导地位,但仍呈现为儒、释、道诸家并存互法的多维格局和高低上下、纵横交错的多层次网络。1、自我价值认识。对人的自我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