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二三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孙中山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经过一九二四年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国共合作为标志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采取了党内合作的组织形式: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直接参加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各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顺利当选,国民党重新获得地方执政权力,两岸关系面临新的转机。未来国共是走向合作还是对抗?文章从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以及新时期国共两党的接触来分析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同时对未来国共两党合作前提和框架、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内容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推动和政策影响下,在国民党内外爱国民主人士的积极配合下,在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这个总前提下建立起来的。研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振兴中华,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侵略中国,大敌当前,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的两大政党——共产党和国民党,化敌为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与国民党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但是,从共产党成立到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仅用了两年多时间,而且是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的。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辛亥革命对于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迅速实现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辛亥革命与第一次国共合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辛亥革命在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伟大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探索中,中共创建时期的一些领导人早在本世纪初,曾在孙中山的领导与影响下参加了辛亥革命,他们有的加入了同盟会或国民党,甚至成为重要领导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实现了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八年抗战,终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国土,完成了保卫祖国的神圣大业。在争取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和平统一祖国神圣大业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认识党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所采取的基本策略,无疑是具有现实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联俄、容共是孙中山晚年的两大政策,但容共实为联俄的副产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孙中山的联俄政策久未确立,容共政策自无从推展。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共产党比较早地开始了与国民党合作的实质性准备,最终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国共合作共同推展国民革命的重大决策。第一次国共合作起源阶段,国共两党和苏俄及共产国际为探索国共合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也必将开启中国革命的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有过两次合作。每次合作,都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能否随着历史的进程“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呢?这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 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两次分裂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双方竭诚努力,国共两党仍有实现合作的可能性。本文拟通过前两次国共合作的回顾及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总结,谈谈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在中共成立之初,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根据他对中国时局的调查研究和借鉴以往在殖民地开展革命的成功经验,首次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积极与国共两党接触,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他说服共产国际采纳并支持他关于国共合作的建议,促使中国共产党接受和实行党内合作的形式,提议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最终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顺利实现。所以,马林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首倡者,也是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的重要决策者,更是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和主要促成者。马林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至关重要,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形式下进行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加速了第一次大革命的步伐。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展,曾经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一为了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不辞辛苦,进行了巨大的工作。第一,从事国民党的改组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由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所促成的。一九二二年八月,为了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全会,主要讨论同国民党联合的形式问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为了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必须善于掌握一切斗争形式,并善于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斗争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战胜当时最主要的敌人同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决策。历史证明实行这样的合作是完全正确的,它在中国现代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就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作用来说明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国共两党党内合作形式是国共关系领域的重要层面。近十年来 ,学术界主要在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研究、国共党内合作成因、共产国际及苏联、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三角关系、国共党内合作破裂的重要原因、中共运用“党内合作”改造国民党战略失误原因等五个方面 ,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但也存在缺陷和不足 ,并透示出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马林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的第一位正式代表,他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三年之中,他三次来华。第一次来华,在他的帮助下,“中共”一大召开。“一大”后马林就开始关注孙中山及国民党。马林考察各方面情况,向共产国际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建议。第二次来华,马林提议召开西湖会议。西湖会议确定了国共两党有“党外合作”转向“党内合作”的方针,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打下基础。为解决合作的具体事宜,党又召开了“三大”。马林以“三大”代表的身份第三次来华。“三大”最终确立了国共合作的具体方针及政策。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左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宋代祥70年前,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是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真诚合作,对于推动大革命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而国民党左派人士在推动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展方...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与党内合作形式张玉玲第一次国共合作势在必行,但以何种方式进行合作,却经历了一段曲折。中共"二大"提出联合战线即与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的策略方针,旋即中共西湖会议和中共"三大"又确定了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党内合作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万里霜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特殊形式,抗战在共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及其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和山共产党及其军队担...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历史意义──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郎佩芬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指1937年至1945年之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挽救中华民族危机,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无论对共产党和国民党来说,...  相似文献   

17.
熟悉中国现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虽然在政治上宣告合作,但在组织上的合作关系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形成了一种不完善的合作局面。这是我们就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考察的情况下总结出的一般特征,但是,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的合作中,又还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在政治上实现了合作,而且在组织上也还具有统一战线组织的形式和作用。例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国民党人陈诚担任了政治部部长一职,共产党人周恩来就是其中的副部长之一。政治部所辖的第三厅中,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坚决支持采取“党内合作刀的形式,正确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对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的“党内合作”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时期的特点,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个问题,对正确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澄清对“党内合作”的疑虑,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战八年,始终无统战的组织形式和共同协商的政治纲领。这种合作形式的出现,是由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的。研究这一合作特点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国共两党政策的影响,可以使我们加深了解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复杂斗争,正确理解党的实事求是的方针。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一特点,展望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这在今天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并求教于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20.
自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愿同中国国民党实行第三次合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以来,国内外各方面反应强烈。许多人虽然认为第三次国共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实现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却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可能性不大,有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笔者认为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完全可能的。现就其可能性的依据、采取的方式以及台湾时局的变化和政策法令的调整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1、有较好的国际环境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后,中美关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79年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