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79-200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实现小康目标整整30年了。30年来,从小康目标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前进,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中国的小康进程,我们可以拎出一连串的数字,八百、一千、一万亿、三十万亿……这是一个不断提出小康数字目标并一步步变为现实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目标,为刚跨过小康门槛的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全面小康”这一新目标令中国人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人们不禁对这一目标的内容实质以及如何实现小康也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时将比2000年翻两番,那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5万亿元,人均2万多元(3000美元),因此,未来20年,中国经济至少要保持7.18%的增长速度。中国共产党曾带领人民如期顺利完成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有能力也有信心带领人民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00年的5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跨越是用万亿元作为  相似文献   

3.
吴筠 《决策通讯》2002,(12):15-15,14
小康,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把“小康”这个令人十分向往的词汇写进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的战略中。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二十年磨一剑,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目标,为刚跨过小康门槛的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全面小康"这一新目标令中国人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人们不禁对这一目标的内容实质以及如何实现小康也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梦奎 《科学咨询》2003,(11):15-15,17
初步实现小康为中国提供了新的起点 2000年实现小康,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实现小康,这是对当时沿袭下来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再认识的结果.20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国防这"四个现代化",是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重申这个目标.在当时"文化大革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这个号召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把这个目标设定为小康.这似乎是"后退",实际是脚踏实地.在当时,这样做不仅需要对于中国经济的清醒估量,而且需要巨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可以作出四点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也是理论创新的重大任务。对于这一问题,邓小平以一个政治家的气魄给予了回答,提出了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转变的历史性任务。第三步怎样走才能既体现出对邓小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关于小康建设计划的继承,又能反映新世纪、新时期的发展特  相似文献   

7.
王治通 《决策探索》2005,(11):32-34,4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通过今后20年的奋斗,逐步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化。其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中的大多数,约有8亿是农业人口,低收入者中的绝大部分也集中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未来现代化必需完全解决而不能回避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秦德君 《决策》2020,(1):8-8
2020年是全面实现小康之年。我国全部人口将历史性摆脱绝对贫困,共同步入小康,这具有深远意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用小康概念来诠注中国式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到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及小康建设目标:"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的引进外资,也需要扩大对外投资。一个更加开放和公正的国际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中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作为沿海发达省份的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定位高远、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目标.即:到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目前已召开党代会省份中提出的最高目标.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省份。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正> 近一段时间,笔者就如何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现就其中的几个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本世纪头20年农村小康建设目标的初步设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农村小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我们认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康水平,既要抓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  相似文献   

1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着眼于改革、党建、小康社会和依法治国的总体设计,这一重大战略布局的提出,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明确了践行目标、找到了实践载体。为此,应当在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更加注重党的治理的法治化路径选择;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把握好法治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将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贯穿渗透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之中,以法治小康推动全面小康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有关中产阶级在中国的确切数字,但中产阶层作为一个阶层已被学界普遍认同。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不久前亦提出,要实现小康目标,应不断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也就是要积极培育“中产阶级”。北京大学研究员赵晓1月18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的采访时认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种“破天荒”的提法是“固本培元,为万世开太平”  相似文献   

14.
一、目标与现实到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要实现小康目标,关键在农村。因为我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经济基础脆弱,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也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明确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时号召全党加强对农村工作、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导。根据中央决策,我省几年来围绕小康建设抓试点,抓典型,总结经验,制订规划,组织召开全省小康建设大讨论和工作会议,利用一切手段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现在全省上下思想统一、认识明确、信心足、决心大.小…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把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和工业化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我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快速跃升,现已分别位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三位,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  相似文献   

16.
邯郸是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综合示范城市、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援助城市、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城市。早在2001年,该市就制定出台了《数字邯郸建设规划》,提出了数字邯郸建设的"1115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建设数字邯郸),构建一个数字平台(全市公用信息平台),突出十  相似文献   

17.
王家耀 《经营管理者》2008,(12):104-107
众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百姓理财步伐经历了从银行存款到购买国债,再到股票、基金的历程,理财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30年,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彻底冲击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传统思维,并一步一步地走向富裕.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中最核心的指标是GDP.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2003年,我国的GDP增长了9.1%,达到了11.67万亿元(居世界第七位),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达到了1090美元;2006年我国G D P更是达到20.94万亿元,增长10.7%,成为自1997年以来GDP增长最快的一年,为中国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指标求变     
王运宝 《决策》2007,(12):17-19
"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经济争什么?全面小康以后干什么?进入百强县第一方阵后下一步怎么样来争第一保前列?",这就是江苏省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的经典"四问".经过媒体传播与放大效应之后,"四问"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震撼和共鸣.从1991年第一届县域经济百强评比以来,江阴是5个稳居十强县的"常胜将军"之一.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开放型经济崛起,再到2005年开始的"五好幸福江阴"试验.近30年来,江阴一直领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当仁不让的"领舞者".  相似文献   

20.
<正>构建中国话语的概念体系需要借助已有的学术文本词语,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加以实现。一是本土概念的提升。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用"小康"概念表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