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因斯坦在同B.S.香克兰的谈话中说他建立相对论并不是按照逻辑一步一步地走向答案的。他在多种矛盾中选准攻关的突破口,对其科学事业的成功是有重要意义的。古典力学的绝对时间概念、同时性绝对性概念原来缺少实验依据。而时间概念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同时性绝对性概念又是牛顿力学中其他许多概念的基础。因此,对同时性概念的审查,也就是对经典物理理论基石的检验。爱因斯坦把自己怀疑的目光集中在同时性概念上,作为自己攻关的突破口。他抓住了关键,揭示同时性的相对性,乃是走向相对论道路  相似文献   

2.
基本概念对于科学理论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个基本概念竟能引起一种科学理论的兴衰。狭义相对论得以建立的一个决定性步骤,是爱因斯坦重新审视了同时性概念(把同时性归结为相对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得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五期发表了周振声、李剑峰两同志《也谈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一文,对拙作《现代自然科学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见贵刊今年第二期)提出商榷。拜读之后,觉得有一点必要的说明。拙作曾写道:“按照古典物理学理论,三维空间是均匀平直和各向同性的”。周、李两同志因此批评我“张冠李戴”,说我“把‘各向同性’和‘均匀平直’这两个本来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假定,说成是古典物理学关于三维空间的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相对论同时间和空间的理论有密切的关系”。相对论对时空学说作了哪些修改?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哲学结论?自从相对论诞生以来,已有不少人讨论过这些问题.有些人认为,狭义相对论破除了牛顿关于绝对时空和绝对运动的观念。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本文拟以爱因斯坦晚年的一些论著为依据,探讨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各自对时空观所作的变革;还想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思想实体”(或称为经验凝聚体)的创新和变革是理论进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在纽约,有位新闻记者问他:最靠得住的人生成功方式是什么?爱因斯坦回答说:“倘若‘A’代表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以为那方式是A=X+Y+Z。”他还解释道:“在这方式里,‘X’是工作。不  相似文献   

6.
相对论是高速条件下物质运动与时空关系的理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同新的实验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反映这种矛盾的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对相对论的产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理论采取了革命的态度,放弃了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相对论包括两部分内容: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九○五年爱因斯坦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建立的狭义相对论,以两条假设作基础,一是相对性原理,这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继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叶产生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台柱.它们的历史发展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早期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联系主要归之于爱因斯坦,他的光量子概念的提出是量子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决定性的突破,与狭义相对论对以太概念的放弃不无关系.尔后,爱因斯坦本人虽未直接参与量子力学的构建,但其相对论作为一种认识背景,无论在认识论、方法论或是物理内容方面,都对量子力学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在爱因斯坦与玻尔、海森堡等人就量子力学经验诠释的论争中,相对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创立了物理学相对论,这位科学泰斗及其相对论都同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自己的学生与合作者英费尔德说过:“我主要是哲学家而不是物理学家。”美国一位哲学教授断言:“爱因斯坦工作中所隐含的哲学要比创造出许多哲学体系的工作中所包含的还要多。”我国一位学者指出:“相对论的伟大在于它的思路。”爱因斯坦的工作及他的相对论蕴藏着什么样的哲学意义?二者对哲学有哪些贡献、启发和影响?哲学工作者应怎样利用爱因斯坦的遗产来推动哲学的发展?从80年代起笔者就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研讨,终于形成了一些可供交…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哲学教科书中,通行着“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说法。此说法近年来又引起了哲学界的争论。总的说来,争论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维护原“同一性相对,斗争性绝对”说;一是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①我认为这场争论的产生,首先是因为教科书中“同一性”等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所引起。本文拟就“同一性”等概念内涵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就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对绝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  相似文献   

10.
普朗克常数h与相对论的进一步发展吕晓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其令人叹服的完美的逻辑体系而被奉为是人类思辩的经典杰作。但是,诚如爱因斯坦本人所指出的:“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有用的和深刻的理论果真是靠单纯的思辩去发现的。”从这一论断出发,回顾“光速不变性”与“惯...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     
崔之元在《二十一世纪》1994年8月号上发表“制度创新与第二次思想解放”(并在同一刊物的1995年2月号和1996年4月号上发表“再论”和“三论”),提出中国的改革已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旧的概念范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时代呼唤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需要新‘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我们可以从‘新进化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法学’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发。”以上三论都是当今美国的新理论。新进化论指的是,已经被实践淘汰了的制度,不一定最终不合用,这适用于中国的人民公社和农业学大寨运…  相似文献   

12.
人性问题,多年来是理论战线一大“禁区”。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所谓“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被打成“文艺黑线的理论基础”,不但大批文艺作品受到横扫,就连社会主义公民的人的尊严和价值也遭致粗暴的践踏,造成了生活与艺术中的大量虚伪。 早在一九六一年,周恩来同志就曾批评理论界、文艺界“把‘人性论’、‘人类之爱’、‘人道主义’、‘功利主义’都弄乱了”。可是,由于“左”的干扰,这些被弄乱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澄清。粉碎“四人帮”后,作家艺术家勇敢地冲破“禁区”,创作了一批具有深刻无  相似文献   

13.
吴家麟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八月七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概念要明确》一文,说“是想呼吁一下进行学术讨论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一个起码要求:‘概念要明确’”。“概念要明确”,这是十分必要的。列宁就说过:“要进行论争,就要明确地阐明各个概念”(《列宁全集》第23卷第344页)。但  相似文献   

14.
在林彪和“四人帮”横行之时,文艺作品的“人民性”曾被斥为取消列宁主义党性原则的东西,是“全民性”的同义词,是“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概念”;有人也跟着说什么“文学的‘人民性’概念,是一个十分含混模糊的非阶级的概念”,袭用“人民性”的概念,是“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以图改变无产阶级思想运动、文艺运动的性质”,“‘人民性’概  相似文献   

15.
1985年沈有鼎先生在一次讲《墨经》的课程中指出:“‘攸,不可两不可也’,在‘不可’中间加‘两’字,‘不两可’是矛盾律,‘不两不可’是排中律.”并且认为:“《墨经》拿不常用的‘攸’用为逻辑术语,是说一对矛盾判断,过去把‘攸’完全改为‘彼’是没有脑子的.”沈先生还让我们把有的“彼”字改为“攸”.除了把“彼”改为“攸”,我们持相反意见外,其余我们认为沈先生的见解都是正确的.我们认为把“彼”都改为“攸”不一定合适的理由如下:一则张惠言据说校经,作“彼”.二则“攸”一般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如“君子有攸往”(《周易·坤卦》).或者放在主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如“风雨攸除”(《诗经小雅·斯干》).或者作处所讲,如“为韩结相攸”(《诗经·大雅·韩奕》).也就是说,“攸”字多用于动词前面或放在主谓之间,不如“彼”灵活,指代性更广泛.还有更主要的一点是,“攸”的古汉语涵义“所”、“就”、“处所”与辩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彼”有“相对”的涵义,它可作指示代词,指代“那”与“此”相对,如“息壤在彼”(《战国策·秦策二》),又可指代“别人”、“对方”与“己”、“我”相对,如“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而辩不能一人去辩,  相似文献   

16.
“存在”,是列宁哲学著作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从列宁对存在范畴的揭示和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和把握他的哲学唯物论的基本特征。存在客观实在“存在”这一概念,就其是“有”而不是“无”的涵义来讲,各派哲学家们的理解是一致的。但是列宁紧紧地抓住了“存在”概念上的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对于唯物主义者说来,‘事实上存在的’是外部世界,而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对于唯心主义者说来,‘事实上存在的’是感觉,而外部世界被宣称为‘感觉的复合’”为了避免同唯心主义的“存在”概念混淆,列宁往往用“客观真实的存在”即“客观实在”来说明或者代替“存在”。  相似文献   

17.
“借”辨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62年)392页说:“在上古汉语中表示‘借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一般只用‘假’,不用‘借’。”并且举例:“‘假道于虞’不能说‘借道于虞’。”该书1981年修订本重复了上述文字。(420页)案:“假道于虞”见于《左传》僖公二年、五年等。《古代汉语》第一单元文选部分节选了僖公五年,题名《宫之奇谏假道》。然而据此断言“假道于虞”不能说“借道于虞”,则谬。《谷梁传》僖公二年通篇说“借道”而不说“假道”,即为明显的反例: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壁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  相似文献   

18.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怎样进行观念转变,节约时间,跨越时间,进行赶超,缩短与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的差距,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借用相对论原理研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竞争问题,以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注意。 一、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观念更新 1905年世界著名科学家阿尔贝特·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绝对速率是不能测量的,只有相对于某些别的物体的速率才能测定。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农民负担问题刍议》(与高振刚合撰,载《东岳论丛1995年第3期)一文中,我们在分析现阶段农民负担问题时,首次使用了“均衡负担”的概念。农业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部长陈锡文指出:“论文提出的‘均衡负担’所造成的弊端及有关的其他问题是符合实际的;将‘负担’规范为税赋的思路也是符合改革和法制建设的方向的。”并“建议作者可在当地就‘均衡负担’问题作些实证性的调查和提出更具体的解决办法。”本文试就农民“均衡负担”问题作一专门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赫鲁晓夫在他那篇历史性的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通常被称为“秘密报告”)中说:“斯大林首创‘人民敌人’这个概念.”在报告中,他揭露斯大林利用这一罪名加害一大批老革命家和其他人.后来的事实证明.斯林大迫害无辜者,这不是赫鲁晓夫的捏造.不过,说“斯大林首创‘人民敌人’这个概念”,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在斯大林之前,列宁就正式使用过这一词语.而列宁本人明确指出,他是从18世纪法国革命家那里学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