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与重大发展。邓小平经济思想体现了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2.
国际战略、共同利益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战略的碰撞与共同利益的交融是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根源。保持社会稳定 ,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并举 ,努力进行全方位的对美接触 ,是中国促进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政治艺术就是"按照辩证法办事"的政治智慧和艺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以及"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实践创新方法构成了邓小平政治艺术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政治艺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艺术的新发展,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邓小平同志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左右江地区领导工作时的工作特色: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设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为了中国获得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与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舆论进行卓有成效论战。邓小平与国际舆论交锋论战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在交锋论战中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由于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和平崛起也离不开世界,特别是要营造有利于和平崛起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系统的论述。他对爱国主义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指出其核心是对祖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性特征,需要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原则;划清同狭隘民族主义的界限;把历史意识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略论邓小平的对日外交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内涵丰富.中日友好是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的重要基石;对日经济外交是其对日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既团结又斗争、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求同存异是邓小平对日外交的基本策略.邓小平对日外交的真知灼见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的统战思想,是对毛泽东统战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继承过去,又高于过去,是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统一的典范。他的统战思想不拘泥于现成答案,而是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体现着时代精神。邓小平统战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象一根红线贯穿于统战思想的各个方面。本文只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读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则是对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原则性就是对这种认识的坚持,灵活性就是对这种认识的修正、补充和改变.矛盾的地位决定和领导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地位,矛盾双方的力量决定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度.正确运用原则性和灵活性,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具有继承性、创造性、科学性、人民性、原则性、灵活性、独立性、开放性等"多位一体"的基本特征.研究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全面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的科学体系有其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呈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哲学轨迹,从根本上说,这条发展轨迹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与对抗性矛盾的产物。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合作潜力巨大,这是两国关系能够保持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中美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处理中美关系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国际环境、国际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对外方针和政策。新时代使其更富有求实性、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性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一致的特色。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对中国、对世界都意义重大,作为中国外交的指针,不仅促进了中国对外关系的不断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世界多元格局的进程,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妥善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又为国际反恐斗争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是建立在分权制衡原则之上的,这一原则在西方有着源远流长的理论传统,在实践上对于权力的约束亦有现实意义,对美国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全面理解分权制衡原则的基础之上,借鉴其在美国法治实践中的得失,推进我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更是两种历史与文化、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差异使两国关系已经超越了建交初期单纯的政府间关系的范围 ,而与两国人民的政治情感和日常生活越来越直接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当今世界上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根本好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但中国自身的稳定和发展是根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票据行为有无效力 ,与作为其发生前提的实质性的原因关系相分离 ,不受原因关系的存废或者其效力有无的影响 ,这一现代票据法的基本原则早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和遵守。然而该原则至今仍未在我国的法律理论和票据业务实践中形成共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与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广泛 ,轻易否定或者模糊界定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都会对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应在法律上明确确立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 ,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小布什上台之后,中美关系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小布什将采取怎样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将怎样发展,成为世人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上海曾经是远东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尤其是在二战期间曾接纳大批犹太难民使之免遭纳粹屠戮,这一事实足以令全世界犹太人对上海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由中、以两国合作兴办"上海犹太高科技工业园区",借助犹太民族的人、财资源来实现上海的硅谷梦.鉴于美以特殊关系和美国犹太人资本的雄厚实力,"拉以促美"的引资战略,这是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一条曲线思路.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的外交战略和对世界发展前景的一种主张。由于中美石油安全观念的矛盾和石油对外战略的差异,近期两国在国际石油安全领域的关系并不和谐。美国往往对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找油”活动感到疑虑,并视之为对美国石油安全的威胁。然而,国际能源安全既不是绝对安全,也不是某个国家的单独安全问题,而是一个相对安全和共同安全问题。中美只有在国际石油领域平等合作与和谐共处,才能形成两国石油安全良性互动与互利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对华政策明显强硬,做出一系列损害中美关系的举动,但对华政策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新世纪的中美关系将在美对华"围堵性接触"政策作用下,在斗争和协调中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