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20年生39个油松优树子代测定材料进行了生长、结实量和适应性等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遗传通径分析,并利用相关遗传力进行间接选择研究,采用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优良家系.研究表明:油松优良家系间的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优良家系各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比较紧密,结实量和适应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显著;树高、材积和冠幅与胸径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性状遗传力;树高对材积的直接控制作用最大,胸径通过树高对材积的间接控制作用最大.通过综合选择,选出生长迅速,适应强,而且具有一定结实能力的油松优良家系8个,分别比对照胸径提高12.8%~37.5%,树高提高7.5%~24%,材积提高31.5%~98.3%,结实量和适应性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新荣昌猪Ⅰ系继代选育群1990—1995年后备猪培育、同胞肥试及繁殖母猪性能测定资料,估计出新荣昌猪Ⅰ系繁殖性状与生长、胴体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繁殖性状与生长、胴体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极弱,接近零。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采用方差——协方差分析法,研究了豇豆的12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并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作了分析,以及作了产量构成的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4.
全息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生物体的各个部分对于不同的性状有着不同的遗传势;而在一些特定部位对特定性状有着较强的遗传势。如果把这些特定部位从主体上分离出来,并用它作为繁殖材料进行繁殖,其产生的后代一定会有这些性状的强烈表现。这种选种方法适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研究的总体为四川绿豆地方品种群体,供试材料为70个品种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所研究的13个农艺性状归成产量、产量因素、形态数量性状和生育期性状等四组,产量与产量因素间的典型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形态数量性状的相关。产量因素与形态数量性状间的典型相关高于产量因生与生育期性状的典型相关,又高于形态数量性状与生育期性状间的典型相关。文中建议,绿豆育种应注意对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选择,还介绍了典型相关分析法的统计学原理和具体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甘蓝型油菜籽含油量与几个主要产量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含油量与各性状间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 :角粒数 >倒伏率 >千粒重 >产量 >主花序不实率 >角果数。据关联分析原则 ,以角粒数、成熟期倒伏度、千粒重与含油量关系较为密切 ,在油菜育种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小麦剑叶节上部六个面积性状(剑叶鞘、剑叶、穗颈、穗部、芒和总体)的面积与穗粒数、干粒重和单穗重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还研究了剑叶鞘面积、剑叶面积和穗部面积对这三个产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和相关选择响应。结果表明:(1)剑叶鞘面积、剑叶节上部总面积与单穗重,剑叶面积与穗粒数和单穗重,穗部面积与千粒重、单穗重都呈显著的正相关。芒面积、穗颈面积与三个产量性状没有显著的关系。(2)剑叶鞘面积、剑叶面积和穗部面积对单穗重的相关遗传力和相关选择响应,比单穗重的遗传力和选择响应大。小麦剑叶节上部面积是小麦生长后期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有人估算,剑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为37%,麦芒和颍壳等穗部绿色器官占30%,穗颈占20%。据 S·H·Moh—iuddin 等报道,冬小麦的剑叶和穗部面积的持续期与产量成正相关。但是,对剑叶节上部各性状面积大小对产量作用的看法还不一致。C·S·Saha 等研究表明,小麦剑叶鞘面积、剑叶面积,穗部面积与单穗重有显著的表型相关。杜荣骞等研究了小麦叶片对穗重的关系,发现组合不同,后代剑叶面积对穗重的影响也不一样。本文旨在进一步对小麦剑叶节上部各性状的光合面积与穗粒数、干粒重和单穗重的内外在关系,相关遗传力以及在育种上的相关选择效果问题,作些初步的研究和讨论,为育种上性状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尾叶桉39个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历年观测数据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间表型、遗传和环境相关紧密,分枝与各生长性状呈紧密的正相关.4.5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33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8 17 m3,是最差子代No.36号的179.53%,是群体均值的127.40%.共有31个家系子代生长表现优于两个对照.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  相似文献   

9.
谭其猛(1914-1984),浙江嘉兴人,著名园艺植物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是国内首批蔬菜育种学科唯一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蔬菜育种学教材的奠基人,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沈阳农学院教授1,93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并留校任教,应吴耕民教授邀请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园艺系任助教,后兼任园艺场场长。抗战开始后辗转于浙江、贵州、云南和甘肃等地,从此开始他为蔬菜育种遗传科学奋斗一生。他首先开展品种资源的调查和选种工作,推广了七种蔬菜的19个优良品种,杂交培育出四个不同特点的番茄品种。在大白菜杂种研究中,他发现并命名了自交系中的迟配系和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培育了一批大白菜的优良组合,在全国推广数万公顷。他在十字花科蔬菜和果树的远缘杂交中总结出许多有效的育种方法。在进行蔬菜育种的同时,谭其猛教授开展了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35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参数及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力、遗传进度均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通过各独立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亦不理想。将各性状分别与单株产量建立指数方程进行综合选择,则以穗粒数、剑叶面积、单株穗数为好,相对效率分别为112.47%、107.92%、103.20%。在所有三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中,凡包含了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的指数方程,其遗传进度最大,相对效率最高。由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生物产量、剑叶面积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y=0.2127x_1+0.1932x_2+3.8454x-3-0.3406x_4+0.0598x_7,相对效率达173.13%,超过了大部分由6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的遗传进度。在育种工作中,对这些性状综合筛选,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及分类 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植物而言,单倍体对于遗传研究,如基因互作、剂量效应、连锁特征、数量性状遗传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分析物种的细胞学结构以及其进化途径也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对于育种中快速获得同源合子类型、固定杂种优势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有意义。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单倍体非常重视,发展很快。本文仅就单倍体的分类、鉴别方法及其特性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点、发展及其在植物遗传育中的运用.从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抗性研究、发育基因的克隆和分离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了目前这种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当中的应用.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更新,它在作物分子遗传育种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达尔文主义”的遗传育种理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得到了极大范围的应用。早期比较活跃的是无性杂交——以嫁接的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这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了实践。1956年前后,有性杂交特别是远缘杂交较为活跃。随后,一些农民参与到遗传育种的队伍中。本文着重讨论1949—1965年我国对 “达尔文主义”遗传育种理论的理解及其与“米丘林学说”的关系,以及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总体而言,“达尔文主义”遗传选择理论对我国当时的遗传育种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遗传三个规律练习题的类型很多,其中常见的有两种:一类是给出子代不同类型个体的数目,要求根据子代性状的分离比,来分析性状遗传的规律;另一类是给出表现型,要求分析性状遗传的规律,并相应写出子代或亲、子两代的基因型.一、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分析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7×5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几个新恢复系、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10个观察性状的一段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总配合力效应和小区产量的遗传效应。大多数性状的一段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结实率主要受特殊配合力控制。总配合力效应与性状平均值至高度正相关。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基因分散,遗传效应中以加性效应最大,显性效应次之,上位性和胞质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广西二种野生稻资源外观米质与粗蛋白含量的鉴定结果,分析了这二个性状的关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批可利用的外观米质优良及粗蛋白含量高的二种野生稻资源的目录,它们是生物工程研究和水稻优质育种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实践已证明,以选择指数为依据的综合选择是多性状遗传改良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在制订选择指数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这种方法的选择效率。譬如以提高饲料效率为目标的综合选择,饲料效率等于一定饲养时期内某生产性状的变化量与该时期内饲料消耗量之比。实际生产中,构成饲料效率的分子和分母也是两个重要的经济性状,即饲料效率是一个比值性状。对于比值性状,小样本情况下,若构成它的两个组分性状都服从正态分布,则该比值性状的分布就不再是正态的了,其遗传特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从统计角度考虑,直接利用比值性…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植物遗传传递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植株遗传稳定性研究是植物新品种育种的热点之一,外源基因遗传传递复杂多样,但一般都将其归结为单位点插入和多位点插入两种方式来研究其传递规律.不同的转化方法对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多数情况下,农杆菌质粒载体共培养转化都能获得完整的供体DNA结构,遗传稳定性好.转基因植物中,常常由于拷贝数、位置效应、甲基化等原因而导致外源基因沉默,使沉默的外源基因在有性世代间的传递因外源基因沉默的发生阶段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川麦42是采用人工合成小麦首次培育成功的普通小麦推广品种,苗期表现强势生长.为弄清其遗传基础,评价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利用川麦42×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苗期叶长、叶宽、生长率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分布,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小区产量、千粒重呈显著性相关,可作为品种早期初步选择的参考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研究的性状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播种至开花日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的遗传力较高;株高、单株荚数、荚长、荚宽,单株粒重的遗传力中等,全生育日数、主茎节数、单株分枝、单荚粒数的遗传力较低。籽粒产量、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最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单株籽粒产量除与播种至开花日数、主茎节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分枝呈显著的正相关外,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则比较密切。荚宽的遗传相关贡献最大,其次是荚长、主茎节数、播种至开花日数,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可能引起其它数量性状比较显著的变化;全生育日数、单英粒数、株高、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的遗传相关贡献较小,对它们进行选择即可获得较稳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