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为了合理评估昆明市公路客运枢纽换乘网络的运营效率,在考虑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及乘客换乘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昆明公路客运枢纽换乘网络的要素与形态。通过乘客问卷调查采集实际数据,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网络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对昆明市五大客运站运营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五大客运枢纽换乘效率均处于"一般"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换乘网络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运枢纽是连接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多方式交通接驳换乘的综合枢纽组织.以烟台总站为例,基于列车到发时刻表、问卷调查等数据资料,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烟台总站旅客换乘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烟台总站旅客离站客流高峰约在07∶30—09∶30和15∶30—17∶30,到站客流高峰约在08∶30—10∶30,12∶30—14∶30和18∶30—20∶30,与城市交通的高峰段存在部分重合.2)铁路客运枢纽与城市公交车接驳满意度最高,其次为私家车,最后为出租车;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对不同城市交通方式与铁路枢纽站的接驳感知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性别与换乘时间、年龄与换乘的便捷程度、职业与社会性、月收入与换乘价格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城市交通与铁路枢纽换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高铁南京南综合枢纽汽车客运南站的应用工程建设,深入讨论了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的若干关键技术。试点开展大型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是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是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实现枢纽内轨道、公交、长途客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转、安全监测及紧急事件的联动处置,提供枢纽内外旅客出行、换乘及交通诱导信息服务,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提高旅客换乘效率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主城区在建的综合换秉枢纽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合重庆特点的综合换乘枢纽运营管理模式,满足市民对公共交通便捷换乘和综合服务的现实需求,在最大程度发挥综合换乘枢纽公益性质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发展战略与综合换乘枢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交换乘枢纽是公共交通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公交换乘枢纽的系统分析,分别从硬件设施、运营管理及信息化程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了能有效反映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加权法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运行效率评价模型;最后,以成都3个大型公交换乘枢纽为例,计算了枢纽的各项指标的评价值并进行综合排序,实例证实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公交系统两种运行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与北京市目前的公交系统运行模式相比,双层"网络 环形"的运行模式是一种新型高效、有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公交系统运行模式.主要表现在:贯通型公交网络与环形的结合既能提高公交的机动性,又能提高其可达性;单线路公交车安排和"枢纽-枢纽"型综合换乘方式都比旧的模式更能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与北京市目前的公交系统运行模式相比,双层“网络+环形”的运行模式是一种新型高效、有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公交系统运行模式。主要表现在:贯通型公交网络与环形的结合既能提高公交的机动性,又能提高其可迭性;单线路公交车安排和“枢纽一枢纽”型综合换乘方式都比旧的模式更能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以北京客运枢纽为例,研究各种运输方式如何进行运力资源优化配置以最大程度提升枢纽能力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论,将城市综合枢纽框架下的场站枢纽、市内交通和区域交通(城际交通)依此划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以枢纽能力提升为目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视角分析运输资源在每个层次以及层次之间的优化配置。研究认为,从封闭系统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能力大小取决于核心层的资源配置状况、受制于市内交通的通达度;从开放系统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能力高低依赖于城际间交通的通达性。为此,不仅需要各运输主体和经营主体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和以信息化为平台的一体化运作机制,还需要各城市主体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形成战略联盟。因此,现阶段城市管理部门不仅要理顺核心层上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权责分担,而且要协调外围层上的利害相关者关系,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城市客运交通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对公众意见的考虑和反馈,使其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公众的支持和积极响应。在分析公众、参与和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上,综述了公众参与在城市客运交通政策决策中的应用。为保证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剖析了公众参与下城市客运交通政策的决策过程,提出了公众参与城市客运交通政策决策的流程:问题提出、问题诊断、提出解决方案、评价与决策、方案执行和方案后评价,并提出了建构公众多层次、多形式参与城市客运交通政策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AHP)的公共交通枢纽换乘衔接模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公共枢纽的换乘衔接进行评价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半定性、半定量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工程学的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指标赋予了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公共枢纽的换乘衔接进行评价的模糊评价方法,并给出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是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网络功能级配划分,城市群与都市圈轨道交通在功能上有所重合,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和侧重。在城市群一体化轨道交通发展中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淡化行政边界;转变需求分析理念,改进和完善客流预测方法;重视出行服务目标差异,提升服务标准;重视不同层级间的整合衔接;运用灵活的运营组织模式支撑通道整合。通过转变传统规划理念,加强城市群轨道交通与上位规划的协调,以及加快PPP模式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运用等,实现城市群一体化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枢纽项目的成功进行定义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其整体建设需求,采用QFD法将枢纽整体功能需求进一步转化,建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设计策划质量屋。成果在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实际工程中应用,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运营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究,验证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及QFD法在枢纽设计策划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交通枢纽是一种或多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的交叉和衔接之处。由于交通枢纽的外部性作用,使其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验证交通枢纽与住宅价格的关系,搜集北京市东直门交通枢纽周边的存量住宅交易价格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测算了东直门交通枢纽对周边存量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范围和程度。结论为:一是相比轨道交通的单一站点和轨道线路,交通枢纽对存量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广而复杂;二是交通枢纽也会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交通拥堵是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焦点和难题。拥堵仅是深层次矛盾的表象反映,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方式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不协调。从市场潜力和集聚经济效应的视角讨论北京市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进一步集聚的可能性,结合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理论,探寻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集聚经济背景下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可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关键在于实现城市的空间结构、人口分布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协调,对城市功能进行分类整合,树立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构建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最重要的安全系统之一,综合监控系统是综合交通枢纽正常运营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基于公共安全优先理念,结合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对其进行全面的功能分析,并进一步从综合决策层、监控数据共享层、监控数据接入层三个结构层面进行枢纽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实现枢纽综合监控系统中央级系统、二级节点系统以及现场级系统之间集成。研究成果为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探讨城市巨型工程的概念、标准以及建设必要性与可能性的基础上,初步将我国城市巨型工程分为CBD巨型工程、交通枢纽、主题公园和大型节事活动场馆四类,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文基于交通与城市两者发展互为依赖互为联动的关系,明确了宜宾战略发展目标定位中关于交通城市两者的具体内涵,提出包含建设“一枢纽”、“两部之心”、“四区之极”、“一门户”、“西南新门户”、“长江新港都”、“区域性的商贸中心、航运中心和加工中心”等内容和“西南宜宾计划”发展战略构想,并初步设计了“西南宜宾计划”战略的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和主要项目方案,为宜宾乃至其它中小城市制定和实施交通城市互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综合运网规划相互反馈的互动机制,提出以城市集散节点为主导的综合运输枢纽布局优化思路,并以综合运输集散、衔接综合广义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枢纽布局选址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模型求解,从大型综合枢纽建设与综合运输体系构建的关系出发,引入了提高枢纽衔接效率和实现运输一体化的分析思路。分析认为:提出的综合运输枢纽布局优化模型构建、求解简单清晰,容易得到全局最优解,且能够反映枢纽和对外运网适应性密切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实现旅游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以长株潭城市群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使用2007—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借助DEA-Malmquist模型、自然断点法和受限因变量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公路交通发展与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互动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这对于全面揭示城市群内部旅游空间结构,促进旅游经济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果发现:城市群公路交通发展与旅游发展效率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且这类互动关系存在显著市域差异。具体表现为长沙、湘潭、益阳和娄底4市对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其他城市公路交通建设与效率间协调程度不高。城市群公路交通、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对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未来,长株潭城市群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与旅游产业融合,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