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姐"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意义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及人们观念的变迁。汉语"小姐"作为一种称谓语,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命运"多灾多难",词义演变一波三折,几度沉浮。通过对"小姐"的语义演变的回顾浅析词义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词语语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2.
"娘"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挺高。"娘"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通过查找古今的字典、词典来了解"娘"的词义演变情况,从而分析"娘"的词义演变的结果,并进一步探索词义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达人"一词很是流行,从其产生到现在的词义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达人"属于强势模因,其意义演变过程揭示了语言进化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考察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和战国出土文献中的"爯"和"偁",认为:两个字形在甲骨文中记录了同一个词,其本义为"以手提鱼",常用义为"在祭祀中举献物品";到了西周金文和战国出土文献中,"爯""偁"的词义进一步引申为"称呼""称赞""衡量""称量货币"等。本文同时参考东周十三部典籍中"稱"(爯、偁)的用例,根据词义发展的规律,大致梳理出三字字形的更替和"稱"(爯、偁)的语义演变脉络。这样的梳理工作,不仅对文献解读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辞书义项的归纳原则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汉代出现的“翘足而待”逐渐被宋代出现的“翘首以待”取代。通过分析“翘足而待”和“翘首以待”的义项,补充了大型辞书事宜的缺失,梳理了二者词义的演变情况,并且分析得出“翘首以待”最终取代“翘足而待”是由于表义形象、清晰及文化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核心词"手"<*kre<*gre"肢",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源关系来看,土家语"手"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缅语、彝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7.
语言既是记录和传播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尤其是语言的词及其意义的演变更能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本文试图从《蒙古秘史》中"那可儿"一词的词义演变来窥视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以“点”词族的形成轨迹及词义演变为例,以顺向思维方式、语义分析纵横两个角度,深入语素内部,探讨语素A与B的结合理据及它们对词义C的贡献。研究发现:语素义的呈现是一个在组合关系中竞争选择的过程,其结合理据在于语素内部潜在义素的吸引和融合。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可表现为:语素整合特征揭示词义;语素强化特征凸显词义;语素显化特征暗示词义;语素凝结词义参与新词;语素隐喻特征表达词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说“人气”     
收集了“人气”一词古代至当代的部分应用举例 ,结合实例阐释了“人气”的多种义项 ,并分析该词词义的演变、发展及其原因 ,得出“人气”不是新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及Taylor语义链理论,利用<圣经>为语料,通过具体分析"hand"和"手"的词义演变过程,并描绘其词义演变轨迹图,从而证明英汉人体词词义演变轨迹皆为仙人掌模式,即词义的变化轨迹类似于仙人掌植物的叶茎生长方式,这是由于人类相似的认知方式所决定.表示"hand"和"手"词义演变轨迹的具体仙人掌形状却不完全相同,正是因为英汉民族的概念系统植根于其特定的文化沃土所致.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在汉字演变中起着无可替代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存在着一些析形释义之误。通过古文字字形以及用例分析,认为:"中"本是商朝建军专用的旗帜;"告"是"祰"的初文,并非从牛;德本义是道德、品行;"皮"本是"铍"之初文。《说文解字》的相关分析应该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2.
“控”一词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而肆意流行起来。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发现“控”的原型有别,发源于中国传统词义的“控”为“控1”,而网络流行词义的“控”为“控2”。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试图阐释“控”的认知演变历程,及其相关的构式特点。由于语言经济性的要求,人们对“控2”的识解使其偏离了其外来词汇的中心范畴,而更加接近中国传统词“控1”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陕西三原方言手部动作词"拾"的词义进行历史梳理。通过对"拾"的六个概念要素历时演变的分析,厘清了"拾"的不同词义之间的历史关系。并认为"拾"的词义演变主要是由于动作对象、动作起点和动作结果这三个概念要素的变化所造成的,而"拾"的核心要素并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行业语词义泛化是指专业领域的词汇突破原有的语用空间,进入其它领域,并取得全民性,成为基本词汇。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词义演变形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射功能,体现了语言和社会的共变。本文以"收官"、"剑指"等几个具体的行业词语为例,通过细致分析其词义泛化的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行业语词义泛化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缦胡”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传奇中的"缦胡"是个名物词,生疏难解,词义历来聚讼纷纭。我们探源溯流,从训诂、词义演变、出土文物等角度证明其为"带裙边的头盔"。  相似文献   

16.
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萌"从日语"燃え"和"萌え"到汉语"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探究汉日同形汉字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是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过程,汉日网民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推动汉字的意义不断演变,使得汉日同形汉字具有共同特征;受制于本土社会文化等因素,同形汉字语义演变轨迹在汉日语境下也经常产生偏离,成为汉日同形汉字的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词汇语义的角度,运用义素分析的方法,对居延汉简中的量词词义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语境义变是量词词义演变的原因之一。名量词是由名词演变而来的,在量词词义演变过程中,名词的具体指称意义被淡化,只是保留有指称事物类别的义素,它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量词义位中,用来标示量词的计量范围。  相似文献   

18.
词义的演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试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着手对词义的演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词义的演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试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着手对词义的演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和汉语共有的九种基本色彩中,"白"与"黑"是不同于其他七种色彩词(红、绿、黄、蓝、褐、紫、灰)的两个无彩词。这两个词的词义在两种语言中表现出共性和个性特征。本文试从共性和个性角度对它们的词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有助于理解两种语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