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组织因其在实现社区垃圾分类有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广受关注,但现有研究对社会组织究竟如何开展社区垃圾分类仍缺乏深入的揭示与归纳。从政策介入与社区类型两个维度构建出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选择的分析框架,并以过程追踪方式对爱芬环保介入的四个不同类型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及选择逻辑。研究发现:(1)相对于政府的强制性,社会组织的柔性和灵活性更能够在社区动员中不断调适其行动策略来适应不同情景,进而有效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2)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经历了从说服、参与、赋能到授权的转变,在参与方式和内容上发生显著变化;(3)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具有权变性,受政策介入和具体情境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区新鲜事     
《社区》2011,(28):20-21
社区有个垃圾分类“形象大使” 家住杭州市新金都城市花园6岁的小豆豆在这个夏天里喜欢上了倒垃圾的任务,家里一有垃圾,小家伙会一边督促奶奶将垃圾分好类,一边乐呵呵地拎着垃圾袋跑下楼。这个改变彳寻归功于小区家门口的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小象分分。  相似文献   

3.
在指出科学分类是垃圾资源化利用首要前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自身的变化规律、处理技术要求和居民的可接受程度,指出应将垃圾干湿分类收集,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的构想,即设立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三个子系统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垃圾的大量增加,而未经分类回收的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我国城市垃圾正以平均每年8%-9%的速度增长,且仍处于混装收集阶段,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环境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涉及法律以及公共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很难在短时间内推行严格的垃圾回收和处理制度。基于这一社会现实,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分类回收对策,即通过富有中国特色的"承包责任制"法将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约束固化到明确的责任主体,然后通过层层承包、层层负责的方法从源头上建立有效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从而从下而上逐级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主要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必然要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垃圾分类回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出路.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难以实施的症结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理论研究缺乏和政府的工作力度不够.日本具有很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即国家政府重视、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完备、有切实可行的削减目标以及对居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教育等,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一纸文件,让垃圾分类产业站到了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6月6日,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强制垃圾分类时代"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大的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是破解“垃圾围城”和提升城市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对垃圾减量化、资源再利用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武汉市近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探索调查发现,尽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进入强制分类时代,但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仍然存在体系运行不畅通、强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地以及社区居民行动意识匮乏等实践困境。因此,完善垃圾分类运行体系,逐步推进源头垃圾分类;细化垃圾分类政策内容,丰富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发挥社会文明引领作用,提高居民自愿分类动力;真正构建科学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区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意义重大,但我国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取得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本文将垃圾分类看作“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套制度,借助制度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影响垃圾分类效果的外部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社区异质性和人口流动性引致的人口结构困境、“政府-物业”关系及其博弈形成的实施主体困境、自觉投放与实名监督效果差异引发的监督成本困境、年龄组居民环境行为差异为表征的环境“认知-行为”脱节困境共同构成了社区垃圾分类的结构性困境。  相似文献   

10.
社区新鲜事     
《社区》2011,(19):20-21
社区有个垃圾分类"形象大使"家住杭州市新金都城市花园6岁的小豆豆在这个夏天里喜欢上了倒垃圾的任务,家里一有垃圾,小家伙会一边督促奶奶将垃圾分  相似文献   

11.
朱艳萍 《社区》2010,(16):8-9
今年2月,杭州市城管办进行了一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调查,在对1686名市民的调查问卷中,99%的市民认为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杭州城市环境;97.82%的市民赞成实施垃圾分类。市城管办根据民意,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并针对不同的垃圾分类方式,专门设计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今年3月,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正式启动。湖滨街道从垃圾分类现状、垃圾分类难点等问题着手。结合居民日常生活实际,探索出以户为单位的“实名制”垃圾分类模式,并在涌金门社区染坊弄小区和青年路小区见仁里实行了首批试点。  相似文献   

12.
谢芳 《社区》2001,(Z2)
美国称得上是一个垃圾大国,仅纽约市每年产出的垃圾就有2400万吨,其中有一半是居民的生活垃圾。每一个纽约人平均每天产出垃圾5磅(约2.25公斤),这个数字恰好是日本、瑞典、德国、西班牙、瑞士和挪威居民每天丢弃垃圾的两倍。可以说,垃圾回收和处理是纽约市政部门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但是,即使在这个产出垃圾最多的城市,它的大多数社区的环境也还是比较干净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政府、企业、社区居民之间对于环保达成了一定共识。具体地说、第一,政府制定了“严刑峻法”,规定每一个社区居民、企业必须遵守环境保护法、垃圾回收法,违者重罚。第二,社区居民将参与  相似文献   

13.
正表弟从日本留学回来,我为他设宴洗尘。饭后,我给他一盒温热的牛奶。喝着香浓的牛奶,表弟给我讲起了他在日本时关于牛奶盒的故事。日本一直实行精细的垃圾分类制度。表弟刚到日本时,就收到一本厚厚的垃圾分类处理手册,详细说明了如何在指定日期的指定时间,把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日益增加的垃圾是中国先进城市的当务之急。越来越多先进国家已摒弃掩埋和焚化等处理废弃物管理方式,采取减少资源消耗、抑制源头废弃物产生之源头管理措施,并强调回收再利用管理,积极推动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工作之废弃物预防性策略。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家或城市的经验,来制订一系列处理垃圾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露一 《社区》2010,(9):59-59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低碳技术的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回收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其回收与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与利用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的国际通用原则,加强源头处理,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建立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运营产业化,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选取31个省级地方政府层面的73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系统的时空结构、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适配以及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状况。结果发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主体行动之间存在着适配性、协同性问题:在一级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上以权威性工具为主,其次是社会性工具,再次是经济性工具;在次级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方面,各有侧重,政策系统内部结构呈现出不均衡态势;地区间在政策工具使用的时间和空间序列上存在不协同、变化差异较大、波动性显著的特性。因此,优化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的选择,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整体性功能,保持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平衡,拓展与创新地方政策工具内涵。  相似文献   

18.
小红 《社区》2005,(17):38-38
年前去日本伴读,租房子后第一件事自然是清理垃圾。在日本扔垃圾是要分类的,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可燃烧垃圾和不可燃烧垃圾。每家都有一本垃圾回收日历,上面写有各类垃圾的处理时间,比如说在规定的扔可燃烧垃圾日,你只能扔可燃性垃圾。扔垃圾要在早上8点之前,过后就不能扔了。丈夫早上出门上班,顺便把垃圾扔出去,也算是帮妻子做了一件家务事。在垃圾袋上写有每家的名字,我想目的应该是为了督促大家做好垃圾的分类吧。垃圾袋必须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以便看清楚里面的垃圾是否合乎要求。可有些大型的垃圾,比如旧沙发之类,是不能扔在家附近的垃…  相似文献   

19.
李岩 《社区》2004,(21):33-33
河南的一位读者来信问:前几天我们社区居委会给社区的全体居民写了一封信,倡议大家为了保持社区环境的美好,实行垃圾分类。对此,有的邻居认为这样做太麻烦,又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而大部分邻居都是支持的,但缺乏相关的知识,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在保持社区环境中的作用。答:社  相似文献   

20.
陈宝刚 《社区》2012,(7):12-13
2011年底,河南省商丘市寒气袭人。一早,商丘市白云街道党工委下辖的社区党支部成员,以及办事处下辖的7个社区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的负责人,骑上自行车深入到各个社区,对各社区的党建、环境卫生、社区服务等工作进行现场查看和点评,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典型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难点在一线突破"……这样的办公方式,该街道每月一次。据统计,通过现场办公已受理群众诉求100多件,及时解决了清理垃圾、安装门牌、修路清淤、办理医保低保等多项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