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北方英雄史诗带随着外国文艺理论的传入,史诗(EPIC)这一概念逐渐被我国学者所认同和接受。在国外,史诗(EPIC)一词,并无严格的概念含义。它常指描写英雄业绩的长篇叙事诗。作为文学术语,它既包括书面作品,也包括口头作品。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运用史诗把他们大量歌颂英雄丰功伟绩的传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学者们常常把史诗与出现于英雄时代的有关英雄的口承诗歌等同起来。在我国,“史诗”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称谓。维吾尔人民称“史诗”为“达斯坦”(DASTAN叙事诗之意);柯尔克孜人民称之为“交毛克”(J…  相似文献   

2.
在《突厥语词典》中,保存了几首有关英雄“童阿”(tona)的史诗,其中有一首悼念的诗。此诗见于《突厥语词典》维文译本第一册58—59页,根据诗意,我将它译成汉文如下:英雄的童阿真正离开了人间?难道让无情世道这样留存万年?  相似文献   

3.
包中 《理论界》2008,(1):141-142
在被称为“英雄史诗”的《伊利亚特》中,对英雄主义的描绘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而在这些“英雄符号”中,“勇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构成史诗中的独立主题,从中反映出希腊特定背景下的思想与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4.
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在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继承并发展了蒙古族古老的文学传统,把蒙古族英雄史诗推向了一个发展成熟的阶段。在这部史诗中,对于诸位英雄特别是主人公洪古尔形象的刻划,从内容到表现手法可概括为三个“神”字,即神祗般的英雄,神话般的环境、神妙的艺术之笔。由此《江格尔》塑造出了一个在蒙古族各类史诗中优秀、杰出的英雄形象———洪古尔  相似文献   

5.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与蒙族《江嘎尔》、藏族《格萨尔》合称我国三大民族史诗。 《玛纳斯》广义是泛指在我国柯尔克孜族中流传很久的一部英雄史诗的总名,其狭义又是专指该史诗的第一部名称。全部史诗描写玛纳斯一家几代英雄的业绩。在柯族人民中,称演唱《玛纳斯》的艺人为“玛纳斯齐”,柯族同胞婚丧嫁娶或节日。玛纳斯齐昼夜说唱,甚至连续数日。《玛纳斯》内容涉及传说、历史、人情、风俗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流传在柯族人民中间的一部“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6.
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一部巨型民间口头创作。它最初产生于我国新疆卫拉特蒙古人民之中,后来逐渐流传到我国、苏联和蒙古三国的蒙古语族人民中,并在各地的流传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已成为这三国蒙古语族人民共同的珍贵文学遗产。除此之外,《江格尔》还在毗邻地区突厥语族的图瓦人和阿尔泰人中有一定的影响。《江格尔》就是这样在一处产生,以四面散射方式流传和发展的巨型英雄史诗。《江格尔》产生发展于古老的蒙古英雄史诗或阿尔泰语系民族史诗传统的基础上,因而它继承了古老的史诗传统,并与《玛纳斯》、《阿勒帕密斯》等英雄史诗,成为阿尔泰语系人民史诗的高峰。本文着  相似文献   

7.
<正> 如果把英雄史诗《格萨尔》比作一条浩瀚的大江,而史诗中的众英雄和勇士则是江中的一朵朵浪花。《霍岭大战》是史诗这条江中引人瞩目的支流,诸多浪花在其中奔腾跳跃,最美丽壮观、最使人倾心的一朵浪花就是岭国的大英雄嘉察。 嘉察的生命是短暂的,却是辉煌的、瞬间的生命之火放射出无比耀眼的光芒。史诗用不算太多的画面,为我们重笔描绘了这一个完整的、闪光的、具有性格美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8.
我国三大英雄史诗比较研究郎樱《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是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也是世界史诗宝库中的瑰宝。这三大史诗是典型的东方史诗,它们具有区别于西方史诗的共性;与其他东方史诗相比较,我国三大史诗与它们也不尽相同;由于这三大史诗分属于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最初是根据生活在青藏高原安多地区岭尕地方的历史人物岭·格萨尔王的事迹创作而成的。近百年来,在国际“格学”研究中,探讨这一史诗形成的时代,是人们常常提到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弄清这一史诗最初形成的时代,即史诗产生的上限年代,首先必须弄清史诗主人公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弄清了历史人物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格萨尔》史诗产生的上限时代也就可以肯定了。为了弄清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对岭·格萨尔的生年进行一番探讨,这是很必要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著名理论家梅列金斯基在他的<英雄史诗的起源>一书中,从人类学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综合考察世界英雄史诗现象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史诗从原始到经典"的结论,认为"国家建立"是古典英雄史诗和经典英雄史诗的分水岭;主张从源头分析史诗的成因,提出神话概念共同存在于古代神话和童话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国的相关研究重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哈萨克民间英雄史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民间英雄史诗中,有着哈萨克古时从氏族到部族、后来形成民族所经历的大动荡、大变迁艰难曲折历史情景的真实画面。哈萨克民间英雄史诗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哈萨克民间英雄史诗在着力于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同时,在使史诗的真实性不因加入幻想成分而产生迷乱的前提下,为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大都涂上了浓厚的神奇色彩。哈萨克民间英雄史诗在篇章结构上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哈萨克民间英雄史诗在铺叙陈述部分很讲究诗句的韵律,大都采用阿肯常用的普通韵。  相似文献   

12.
<蒙古英雄史诗大系>第一至四卷已由民族出版社于2007~2009年陆续出版.<蒙古英雄史诗大系>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集成,是20~21世纪蒙古族英雄史诗资料建设的里程碑,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大汇集.  相似文献   

13.
论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文化内涵(续)葛根高娃,乌云巴图三、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政治制度内涵政治制度的范畴,诸如官制、社会等级等在史诗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是说唱者们对所观察到的正在趋于成熟的政治制度的一种艺术性的反映。对官制的反映主要体现在对...  相似文献   

14.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绝句是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代留学日本时所写的一首述志诗。这首诗的首句“大江歌罢掉头东”,报上最初发表时是“大江歌罢棹头东”,不是“掉头东”,后来见到张鸿诰先生保存的周总理亲笔手书,才知是“掉  相似文献   

15.
卢卡契在《小说理论》中指出,小说渊源于史诗的传统,但在精神特质上又绝不同于史诗,它“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史诗,在这个时代里,生活广阔的包罗万象的整体性已不复存在;在这个时代里,生活的内在意义已成为问题。然而这个时代仍然按照整体性的方式在思考。”在卢卡契看来,小说是“为神所弃的世界”的史诗。小说中英雄的心理是恶魔式的,小说的客观性在于一种业已成熟的人类的认知,即意义从来不能穿透现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叙事民歌中反复出现的"风水宝地出英雄"母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元素,这一母题是蒙古族故土风水信仰与英雄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源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地母信仰与汉、藏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中的英雄神奇诞生母题,是在具有史诗传统的科尔沁地区特殊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新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了徐国琼“论《格萨尔》与《格斯尔》‘同源分流’的关系”一文,是一篇关于《格萨尔》的比较研究文字。本文阐述了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传》(北京版)的内容梗概及其不同于前期阶段蒙古英雄史诗的一些描写特征,对于了解《格斯尔传》,和开展《格萨尔》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英雄史诗(民间俗称“镇压蟒古思的故事”或“平魔传”)主要是由操马头琴的民间艺人“朝尔齐”演唱的古老民间艺术,产生和繁荣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初级阶段。由于蒙古各部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域的差别,各类史诗又带着各不相同的时代印记和地方特色。东蒙古(包括呼伦贝尔、哲里木、昭乌达盟等地)流传的短篇史诗比较简单古朴,但数量很多,反映的大致是狩猎经济过渡到畜牧经济的历史面貌。西蒙古(主要是新疆)以长篇传记史诗《江格尔》而驰名中外,它是奴隶制初期史诗高度发展的艺术硕果。  相似文献   

19.
论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变异金海英雄史诗,是人类特殊历史发展阶段──"英雄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艺术从前艺术到真正艺术的转变。英雄史诗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和其他一切文学现象一样有着自己萌芽、形成、发展、变化以及逐步消亡的客观历史过程。有关蒙古族英雄...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论述中提出的“人民史诗”“中国精神”“‘剧中人’和‘剧作者’”“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等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的文艺理论范畴,强调了以人民为本位并用史诗笔法去书写人民英雄,以中华民族培育发展起来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为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文学创作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具有新时代品格的文艺理论范畴体系。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