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1):142-145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的科学指南。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对古典及当代社会行动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提炼出为被已有的社会行动理论所忽视,且为行动者开展行动所必需的两种能力:对行动的控制力及在行动中展现出的协调力,并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性的界定。行动者的控制力包括:(1)个体行动过程的前三个阶段(包括主动需求阶段,确定目标与动机阶段以及意图与筹划阶段)中所体现的知识和意见的真实性;(2)体现在行动过程第四个阶段(即作为阶段)中的个体行动能力;(3)当行动的效果与期望不一致时行动者对行动本身的修正。协调力包括:(1)行动者与自身的协调与平衡;(2)行动者与其他行动着的主体的平衡,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行动单位之间的转换时的平衡;(3)行动者与更广泛的社会系统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移就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认知机制,还是词义演变的动因之一.在分析移就的心理动力、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移就造成形容词意义转移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作者还考察统计了英汉情感形容词在词典中的意义,以及在语料库中的与名词搭配时的意义,用数据证明了形容词意义转移的事实.指出在二语习得和跨语言交际中应该运用移就机制,动态地理解词义,创造性地使用词汇.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12):133-137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从美学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在逻辑由其现实、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四个方面有机构成。从现实逻辑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回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的合理尝试;从历史逻辑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理论逻辑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可以用"力本身的方向、大小及作用点"的理论模型来进行阐释;从实践逻辑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根据一定的美学原理,把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升华为一定社会的普遍理想与共通情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关四平  陈默 《求是学刊》2003,30(5):101-105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史诗性的悲剧作品,书中各色人物的悲情倾泻,既加重了作品的悲剧氛围,又冲刷掉了他们身上的神性光环或鬼域色彩,显露出活生生的"人"的鲜明个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书中人物悲情与认识内容此呼彼应,珠联璧合;人物悲情与道德观念表里互衬、水乳交融;人物悲情与悲剧题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等诸多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具有典范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灵华 《社科纵横》2008,23(3):110-111
意象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更嬗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美学内涵."意象"一方面具有无限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幅度,审美意义具右多层次性;另一方面其理论在"意"与"象"、"形"与"神"、"意"与"境"等二元互动关系中构成,赋予其文论内涵及其审美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的工具理性、物质欲望、消费意识等极度膨胀,这种利欲关系不断引导着人们只关心一己利害,而丧失了人类的普遍情怀;只热衷于追求当时当下的物质享受,而不再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生存的终极眷念,忘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美育对抵制当今社会物欲对人的控制,消除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人的异化,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兆骞不仅是清初东北流人及流人文学的突出代表,在当时还成为一种引人嘱目的现象即"吴兆骞现象",这一现象关乎他的时代,关乎那个时代士人的生存与命运,关乎那个时代文学创作及心声.清初东北流人文学是特殊文人在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创作的具有特殊生活体验和生命感受的特殊文学.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战略深入实施过程中,新农人已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中坚力量,科学评价新农人农村电商创业胜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该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理论分析和专家访谈,将新农人农村电商创业胜任力分为创业能力、知识结构、乡土情怀、能力潜质、心理特质和个人品行6个维度。在此基础上,设计新农人农村电商创业胜任力调查问卷,通过SPSS和LISR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构建新农人农村电商创业胜任力评价模型,并以安徽部分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培育新农人农村电商创业胜任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尚慧萍 《社科纵横》2014,(10):141-143
意趣是诗论中广泛使用的审美范畴,在宋代被引入词学批评中,在张炎《词源》中与清空、骚雅并列成为三大词学范畴,丰富了我们对词体的理解和对词作创作的认识。意趣范畴在词学中的内涵主要指词作中表现出的词人的不同凡响的胸襟怀抱,着眼在词作立意的清新脱俗、宏远澹宕。它在词论中的形成是词诗化的理论体现。  相似文献   

11.
金雅 《浙江学刊》2006,(3):216-219
崇高是梁启超呼吁民族艺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艺术崇高之美的审美鉴赏与理论表述,是梁启超崇高美理念的集中体现。梁启超的崇高美理念具有坚实的民族历史文化语境,吸纳呼应了西方近代崇高美理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2.
刘芳 《社会工作》2008,(14):30-32
“理性生态人”是指以实现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为目标而进行活动的人。社区作为“理性生态人”存在着三个维度的结构,即明确的社区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的社区生态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社区生态管理行为。与此同时,社区作为“理性生态人”表现出三个层面的功能,即凸现社区的公共性质,促进社区管理改革的进程和丰富社区管理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论政治素质的内涵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人的政治素质的高低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准确把握政治素质的内涵和特征是提高人的政治素质的前提。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政治素质具有阶级性、内在性、综合性、相对稳定性、层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的升级过程 ,是农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包括准宏观和准微观两个经济层次上的变革。较之传统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 ,具有组织一体化、关联紧密化、生产集约化、分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等特征。是对传统农业进行彻底变革 ,使其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组织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马驰 《学习与探索》2006,42(3):11-16
马克思不仅终生关注人的自由和解放,而且关注社会中个人的解放的程度."人的全面发展"也提醒人们注意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有改造人的灵魂的作用,但它对接受者又并非耳提面命,而是潜移默化;不是诉诸人的理智,而是打动人的情感.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一个有着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文艺工作者,应时刻不忘文艺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7.
18.
赵凤远 《求是学刊》2007,34(6):131-134
作为我国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先秦儒家侧重于谈论人与社会的关系相比,庄子侧重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揭示和合精神所具有的生态审美内涵,即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理念、阴阳和合的生态动力机制、自然素朴的生态自由精神。其生态和合观中所蕴涵的敬畏自然、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等思想可以成为现代生态道德的价值依据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时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包括生活、价值、理想三个层面.在生活层面上,人文关怀以消除贫困为奋斗目标;在价值层面上,人文关怀以达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奋斗目标;在理想层面上,人文关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由生活层面到价值层面再到理想层面,人文关怀不仅要实现自身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而且要达到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贾小琳 《社科纵横》2006,(11):122-124
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的印象派革新了传统的色彩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印象派艰难曲折地向中国传播,现已在中国社会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就印象派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以及中国社会所认知的审美意蕴等问题作概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