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永恒主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尤为重要。然而以什么样的发展观去指导发展,则是谋求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因为不同的发展观决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发展观问题是一个必须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一所谓新发展观是相对于传统发展观而言。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发展都以传统发展现为指导,确立各自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一些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也程度不同地把传统发展观作为本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说,传统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占据统治地位并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2.
坚持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区域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发展观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指导方针已得到确认,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理当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体现科学的发展观是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和完善带有方向性的一项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应当体现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层面,更应体现在这一制度和政策的具体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它扬弃了抽象人本主义发展观和单纯物本主义发展观,科学阐释了"人"与"物"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物役性"现象及其根源和消解路径。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其中包含丰富的非均衡思想。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强调发展必然是坚持中国基础,从而赋予这一思想鲜明的实践特征、时代特色。其中,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是贯穿邓小平发展观的一条主线;强调非均衡发展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渐进的推进,是非均衡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正视过度非均衡的消极影响并积极探索其解决路径,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和实践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在新的条件下客观、全面解读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坚持并完善非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的理论特色、范畴体系和统领地位值得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7.
发展观的演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海燕 《理论界》2005,(5):14-15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就始终面临着发展的难题,并且一直为发展而作着不懈地努力。虽然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但是人们对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影响着发展道路的选择。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观,将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正确的发展观将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错误的或片面的发展观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发展观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五代不同…  相似文献   

8.
科学行政发展观引领下的高校行政学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行政发展观是一切行政工作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高校管理工作必须符合科学行政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高校行政学术化是科学行政发展观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以管理人员学者化、管理工作科学化、管理为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校管理理念。科学行政发展观引领下的高校行政学术化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有利于制衡内部权力关系,有利于提升管理干部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从而推动高校和谐发展,引领高等教育到达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发展     
刘家征 《理论界》2005,(4):12-13
面对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危机、社会分配不公等等现实矛盾,人们不得不认真总结前进历程的经验教训,不断推进对发展的新认识,做好发展这一主题。一、理性面对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共同的主题。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主题是不变的,但是作为发展的具体形式是变化发展的。发展观作为一种理念,是对发展的具体形式即发展模式的反映,反过来对发展模式又会产生深远影响。发展观是具体的历史的,时代主题不同,发展观也不一样。固守一成不变的发展观是不可想象的。发展,说起来简单,似乎谁都懂得,其实不然。辩证法往往就是这样,伟大来自平凡,简…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与自然观密切相关。自然观的不同往往导致发展观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带来不同的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传统发展观的自然观误区使其引导下的实践活动给人类带来了生态价值危机和生存发展困境。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基础,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观。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范式,科学发展观成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的根本指南,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直接指向人类的生态文明前景。  相似文献   

11.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和决策机构,其意义更为重大。只有树立并且落实了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有效地避免发展进程中的失误和弯路,保证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顺利地发展,早日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制约着人们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谋求发展的社会实践。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发挥的实际功能和作用。它是政府成本扣除后的社会总体收益的集中反映,是评判政府治理水平和动作效率的重要依据。发展观决定绩效观。用不同的发展观引导政府,会产生不同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绩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确立正确的政府绩效观,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苗耀辉 《理论界》2005,3(3):23-24
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它充分体现了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相结合;经济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结合;国内与国外发展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与“物”的发展相结合;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相结合等内涵。  相似文献   

14.
吴兆雪  王梅 《学术界》2005,(1):64-71
一定的发展理念是一定的发展观的内核所在。从发展理念和精神深层看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内涵 ,是科学发展观对以往发展理念的历史性提升。因此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当代中国发展观中存在的问题,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注重发展的整体性、人的发展和发展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一个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概念.从宏观层面上说,发展一般是指国家或社会由落后向先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转化的进步过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观依据人们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大体上表现为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四种演化形态.科学发展观具有迥异于以往任何发展观的崭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价值的规定性、发展内涵的人本性、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和发展路径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任何一种发展观均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而不同的发展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和失衡正是由于人们对发展价值观的选择不当所造成的。要消除社会发展的危机,必须对发展目标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是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由国家经营的工业、农业、金融和商业性质的企业。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新加坡国有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借鉴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地深化了对发展的认识 ,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贯彻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发展观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要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转变政府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施城镇化战略,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