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如何选择有效的环境规制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环保支出、环境税收和环保补贴三种环境财税政策对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支出政策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碳排放作用不显著;环境税收政策对东部地区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印证了"绿色悖论"观点,在中、西部地区则效果不显著;环保补贴政策对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形成"倒逼效应",政策作用程度为:中部>东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环境财税政策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显著作用程度不同,但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环境税收>环保补贴>环保支出.  相似文献   

2.
GDP与外贸数据的扭曲夸大了中国外贸依存度及外贸失衡度。GDP的扭曲主要来自汇率法与购买力平价法估算的差异;贸易数据扭曲包括:关境统计的重复计算以及由产权问题导致的国际贸易物流与资金流的不一致。对2007年我国实际外贸依存度及其失衡度的重估显示:2007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从官方统计的68.02%下调为31.59%,外贸失衡度也从官方统计的10.13%下调为2.11%。所谓"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3.
蒙古国对外经贸战略及中蒙经贸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是一个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外贸、外资和外援在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蒙古国在实行多支点的对外政策的同时,建立了多元化的对外经贸格局,并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中国已连续多年是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国,进一步扩大中蒙经贸合作是一项对双方各自发展都非常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开放型经济 推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及各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衡量国际上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指标主要有两类 :其一是开放政策指标 (包括外贸政策、外资政策、汇率政策、经济体制 ) ;其二是开放进展度指标 (包括进出口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生产依存度。根据这些指标 ,我们可以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开放度进行衡量。(一 )中国经济开放度的总体衡量从开放政策指标来看 :(1)我国关税税率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 ,且透明度低 ;(2 )我国的外资政策是非常积极的 ,但在一些部门特别是服务部门存在严重的市场准入和经营准入的限制 ;(3)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 ,资…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也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基于LMDI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变化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均具有较大的累积贡献;经济发展效应远超过了能源结构效应;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素表现为唯一的负效应。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有效控制工业碳排放的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6.
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外贸依存度也显著提高。从外贸规模上看,中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高的大国,但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处于这种地位的中国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经济更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在这种环境下,社会责任标准就可能会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性民间贸易壁垒。因此,国内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认真分析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的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省分行业的加总数据研究了中国加入WTO之后,不同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发现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高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我们对于外贸依存度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国际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中部和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地大于东部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出口集聚现象的细分和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利用Heckman模型检验了由出口活动的空间集聚引发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出口集聚对本土企业出口决策及企业出口密度均具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出口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因出口企业所有权和行业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本土出口企业集聚之溢出效应高于外资企业,行业内出口企业集聚之溢出效应高于行业间出口企业.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相关数据的检验还显示,出口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在三大地区间亦各不相同,这与三大地区外贸发展的"梯度式"差异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010和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在全国25个省的5121个城镇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城镇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持久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正效应要大于暂时性收入和家庭资产,不确定性收入对家庭的消费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参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对家庭消费具有正效应,而现阶段参加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却有显著的负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对于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高于高消费家庭;不确定性收入对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中高消费家庭。医疗保险对中高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的正效应要大于低消费家庭,而失业保险则正好相反;养老保险对我国中高消费城镇家庭的消费支出负效应要高于低消费家庭。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评估指标,采用动态因子分析和二次加权测算,对中国省级外贸可持续发展动态演进进行评估发现:(1)次贷危机后中国省级外贸可持续发展速度呈现显著的差异:重庆、河南和四川年均增速较高;广东、上海、北京、陕西和吉林呈稳定增长;江苏、湖北、浙江等9个省份呈小幅波动态势;其余13个呈下降趋势。(2)危机后东部省份仍是中国外贸发展的核心地区,在外贸规模、竞争力和外贸社会效益上的评估结果明显好于中、西部省份,但在外贸结构、外贸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的优势并不明显,而重庆、四川、河南和陕西凭借后发优势却取得较好的成效。(3)危机前,中国东部省份外贸结构、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优于中、西部省份,但危机后东、中西部省份已没有明显差异,且重庆、四川、河南在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此,一要充分利用东部省份经济辐射效应大的优势,推进自贸区的扩展效应;二要充分发挥重庆、四川、河南和陕西等外贸发展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是评估外资进入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以2008—2018年中国258个地级市工资水平为切入点,从产业链位置的视角考察了外资异质性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外资促进了被投资地工资水平的提高,但空间影响效应随外资类型各异。基于外资位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位置,从外资项目类型来看,独资类FDI对工资水平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非独资类FDI对工资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从外资性质来看,鼓励类FDI均抬高了地理邻近地区的工资水平,允许类和限制类FDI对工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基本为负,这为我国研究制定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及相关模型的建立,对2002年至2012年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行测算分析,所得其对外开放度同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结论主要有: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稳步增长,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部六省内部差距大,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与其GDP间存在强烈相关关系;对外开放度较低的省份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更大。借助模型所得结论对中部六省现阶段所存在的,诸如中部六省内开放度不平衡、各省份应如何利用本地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给出了抓住政策机遇、学习其他地区经验、挖掘地区潜力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使用制造业1999~2006年的面板数据,从整体和分行业角度检验了FDI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及其渠道.研究发现,尽管整体上FDI水平、人力资本和后向溢出渠道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人力资本交互项的结果表明其作用还很有限.分行业检验发现,在中高技术行业中,当期FDI的溢出效应都不明显.而且由于内资企业员工向外资的单向流动,反而产生了反向溢出.研究结果还表明,不论从整体角度还是分行业角度,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对内资企业生产率提升都很微弱.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过程既是产业和人口集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能源大量消耗、碳排放高度集中的过程,加快促进城镇绿色低碳转型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生活消费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回顾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对2000-2007年间的最低工资水平就业效应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低工资的提高并没有造成就业总量的损失.国有集侉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这三大不同性质经济体的最低工资就业效应性质不同,外资经济呈现负效应.制造业、餐饮业和建筑业三大行业的最低工资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建筑业呈现正效应.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G-3汇率波动剧烈,这种波动对我国内外资企业出口影响效果不同。检验结果表明,G-3汇率波动对我国的出口存在负效应,其中欧元/美元汇率波动对外资企业出口负面影响较为显著,而日元/美元汇率波动则对内资企业出口具有较大的负面效应,造成影响不同的原因在于内资企业与外资在华企业在出口行为上的不同。为了应对G-3汇率波动,我国外贸经营企业应在调整产品出口结构、积极创建品牌优势和提升国际直销能力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若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04年文化产业国家标准统计数据分析,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效应反差较大:一是总体上大致呈现一种悖论效应:各地发展规模与盈亏效益成反比;二是东中西部间正负效应形成对应:人员效应为中西部弱负效应,资产效应为大都市(以东部为主)负效应,市场效应为东部负效应,规模效应为中西部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经过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造成的碳排放量占到全球碳排放量的28%,明确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地区差异、动态演进规律和是否存在收敛性是制定切实有效减排政策的必要前提。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和核密度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全国畜牧业碳排放量均在2006年达到顶峰,畜牧业碳排放总体差异呈现出波动性小幅度增长,区域内差异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畜牧业碳排放核密度估计都存在明显的右拖现象,核密度函数中心呈现先右移后左移的现象,全国和中部具有明显的梯度差异,而东部和西部则呈现"单极化"的趋势;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畜牧业碳排放不存在δ收敛和β收敛。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地区差异显著,各级政府要重视这个典型事实,深挖差异的来源,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来促进畜牧业碳排放量减少,着力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提升畜牧业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过去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外贸依存度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相对较高的程度,同时也要辩证看待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此外,本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进行了探讨。最后,作者提出要适当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实现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理性看待对外依存度攀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丰富了各国经济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也给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带来了质的飞跃,度量对外依存度必须在已有外贸依存度的基础上设计和增加使用诸如资本对外依存度、技术对外依存度、资源对外依存度和劳动力对外依存度等概念和指标,并概括、提炼和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对外依存度范畴和指标。从这样的视角来考察,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固然处在全面攀升的现实区间,但整体对外依存度远没有外贸依存度那样高,其上升的速度和幅度,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快和那样大。对外依存度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对外开放的必然产物,符合国际发展的一般趋势,且与世界平均对外依存度大体相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无法扭转的。其现实风险只能通过内强综合国力和经济安全意识,外强参与国际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来化解,而无法、也不可能通过降低对外依存度来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